在在中国重庆綦(qí)江区古南镇河坝村一社发掘的化石中,中国地质大学(北京)与
加拿大艾伯塔大学古生物学团队发现了一个恐龙
新属新种———果壳綦江龙,研究结果发表在了北美《古脊椎动物学》期刊上。
化石复原
綦江龙化石复原后,体长约16米,颈部较长,接近体长的一半,而四肢相对较短。
从1994年挖掘到第一块綦江龙的碎骨,到綦江龙成为新物种的研究成果,历时20年,綦江龙的神秘面纱终于揭开。
蜥脚类恐龙是恐龙时代的陆地统治者之一,它们成群结队,身长最大的超过45米,共同的特征就是粗壮的四肢支撑着如大酒桶般的身躯,有着很长的脖子和尾巴,所以也称之为长颈龙类。
从綦江龙长长的脖子和其他特征,研究人员断定它为蜥脚类恐龙中的
马门溪龙类。马门溪龙类最大的特征是脖子的长度竟然占了体长的一半,而马门溪龙类也是亚洲的
侏罗纪晚期特有的蜥脚类恐龙。
綦江龙显示,在侏罗纪时期,亚洲的长颈龙产生了独特的差异化。除了中国,目前在其他地方还找不到颈部这么长的恐龙。
在四川地区的
侏罗纪晚期发现过多种
马门溪龙类,但是綦江龙是年代最新的马门溪龙类。这表明直到侏罗纪的最晚期,这种长脖子恐龙还漫游在四川盆地。而基于较好的保存,綦江龙的许多骨学解剖特征区别于其它马门溪龙类,如耻骨前凹在远端末端比腹侧更靠前等,经过
分支系统学的比较分析,研究人员将綦江龙命名为
新属新种。
这只新种恐龙告诉我们,这些颈部极长的物种是在孤立的环境下演化出来的。马门溪龙在亚洲其他蜥脚类灭绝时,演化出了多种不同的形态。但马门溪龙类为什么没有迁移到其他大陆,还是个谜。有可能它们曾经因为被巨大的天然屏障(如海洋)隔绝而孤立发展,之后陆地重新连结在一起时,又在与入侵物种的竞争中败下阵来。
历时20年
秘密的揭开
1994年,原綦江县古南镇河坝村一社蔡长明在自家房屋旁边挖鱼池时,挖出一些类似牛骨头的石头,用麻袋装着送到县文物管理所,后经
重庆自然博物馆专家鉴定为
恐龙化石,由重庆自然博物馆收藏。
2006年,綦江县在申报地质公园时,请重庆川东南地质队进行地质遗迹调查。在大量的走访和地质调查的基础上,专家在蔡长明房屋旁又试发掘了4块恐龙背椎化石。鉴于技术和资金的原因,当时没有再继续发掘,只对发掘地进行了保护。
2009年8月,綦江地质公园申报国家地质公园成功。因建设綦江国家地质公园的需要,于2010年10月26日,请
甘肃地质博物馆的专业人员对綦江北渡恐龙进行专业发掘。除了肢骨外,恐龙的头骨、颈椎、胸椎、背锥、尾椎都比较完整,还有五颗牙齿化石。
2011年10月,
甘肃地质博物馆的专业人员开始对
恐龙化石进行修理。
2012年8月开始对恐龙化石进行制模、装架复原。11月6日,装架复原工作结束,“綦江龙”站起来了。
2012年11月底,权威古生物学者、皇家院士、加拿大艾伯塔大学菲利普·柯里教授与其学生邢立达、宫下哲人等开始对该恐龙化石进行研究。
2015年1月底,中国地质大学(北京)与
加拿大艾伯塔大学古生物学团队发现綦江龙为新种长颈龙。
藏有的秘密
1、四肢始终没有找到
可能是山洪冲积时和身体分离了
模型是根据化石原型采用1∶1的大小打造。然而,在整个挖掘、修复和研究过程中,始终没有发现这只綦江龙的四肢。
綦江龙的四肢哪里去了?四肢不见的最大可能就是被山洪冲积起来的时候和身体分离了。
正是因为身体和四肢相分离,邢立达告诉
重庆晚报记者,参与研究的宫下认为,中国是关于龙的古代神话的发源地。也许是中国古人偶然发现了一只长颈恐龙的骨架,但是因为没有四肢,就像綦江龙一样,然后想像出了那种传说中的“龙”这样的动物。
2、还没成年就死去
有尚未愈合的骨缝
化石产自四川盆地上侏罗纪沙溪庙组泥岩地层中,初步判断属蜥脚类恐龙的亚成年个体,复原后体长约16米,包括部分头骨,以及较完整的椎体序列,计有17枚颈椎,12枚背椎和约30枚尾椎化石。
綦江龙的化石包括不完整的颅骨、各部椎骨,以及肋骨等,这些骨骼都属于未成年个体。其成年个体会更长很大,可能能达20余米。
推断它是亚成年个体是有原因的,成年龙没有骨缝,而亚成年的龙有尚未愈合的骨缝。
3、或被肉食恐龙袭击了
化石周围找到7颗肉食恐龙牙齿
为何这只恐龙没有成年就死去?研究专家在它的化石周围发现了7颗不属于綦江龙的化石牙齿,而这7颗牙齿属于肉食恐龙的牙齿。
生前或者死后,这只恐龙可能遭受过肉食恐龙的袭击或者啃食。
据这个发现,这只恐龙极有可能是在生前受到过肉食恐龙的袭击。它的尸体面积很大,长期暴露在外,肯定会遭受很多肉食动物的啃食。有这样的可能性是,它当时被肉食恐龙袭击后,它挣脱了袭击,并逃离到了一个相对安全的地方。然而,最终因为流血过多,死掉了。
从化石挖掘后的形态看,这只恐龙的颈部和尾部是呈现折叠状的,可以推断恐龙死后,遭遇过一场特大山洪,山洪水的冲击太大,才能让它的颈部和尾部呈现折叠状。
头和颈部相连很罕见
与庞大的身体相比,蜥脚类恐龙的脑袋很小,很难完整保存为化石,而綦江龙保存了头骨的一部分,这是非常幸运的。能找到头和颈部相连的恐龙化石几率是很小的,也是很罕见的。那么,为什么綦江龙化石的头和颈部能相连呢?这其中有不少奥秘。
1、椎体坚硬 不容易断裂
綦江龙复原后体长约16米,其中颈部长达8米左右,包括部分头骨,以及较完整的椎体序列,共有17枚颈椎、12枚背椎和约30枚尾椎化石。
从环环相扣的椎骨关节看来,綦江龙的颈部应该相当僵硬,比较适合垂直移动,跟建筑用的起重机类似。
2、中空的 颈部长但却轻巧
在研究中他们还发现,与其他早期蜥脚类都不同的是,綦江龙等马门溪龙类的椎体充满气腔,所以尽管体型巨大,颈部还是相对轻巧。
颈椎是中空的这一身体特征,反映了綦江龙的进化是符合生存需要的。它是
食草动物,颈子越长,它就能吃到更远更高的食物。
3、死后迅速掩埋 遭破坏可能性小
王丰平认为,这只恐龙在死后被较迅速地掩埋是能让其得以较完整保护的主要原因。邢立达表示,被较为妥善地保护起来的原因是多样的,这个推断也不失为化石的头盖骨与颈椎相连的可能性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