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文字
絮,汉语一级字,部首为糸,读作絮(xù),其本义为粗丝绵。
详细释义
古籍释义
广韵》息御切《集韵》《正韵》息据切,𠀤音楈。《说文》敝緜也。《释名》絮,胥也,胥久故解落也。《急就篇注》渍茧擘之精者曰緜,粗者曰絮。今则谓新者为緜,故者曰絮。《前汉·文帝纪》九十以上赐帛,人二疋,絮三斤。《注》师古曰:絮,绵也。
又《史记·绛侯世家》太后以冒絮提文帝。《注》应劭曰:陌额絮也。晋灼曰:《巴蜀异物志》谓头上巾为冒絮。
又《广韵》抽据切《集韵》楮御切《韵会》摛据切,𠀤音悇。《礼·曲礼》毋絮羹。《注》絮,犹调也。《释文》谓加以盐梅也。
又《广韵》乃亚切,音䏧。《集韵》企夜切,音㰤。丝棼也。
又《广韵》《集韵》𠀤尼据切,音女。姓也。《前汉·张敞传》敞使贼捕掾絮舜有所案验。
又《集韵》《韵会》𠀤人余切,音如。姓也。
又《集韵》女加切,音挐。义同。
参考资料
康熙字典.汉典.
.千篇国学.
国务院关于公布《通用规范汉字表》的通知.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
最新修订时间:2025-03-08 11:44
目录
概述
详细释义
古籍释义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