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花香薷(Elsholtzia argyi Lévl.)是唇形科香薷属的草本植物。株高可达1米,茎四棱形,具槽,紫色,槽内被疏生或密集的白色短柔毛;叶卵形至阔卵形,先端短渐尖,基部圆形至宽楔形,叶柄具狭翅;穗状花序生于茎、枝顶端,由具八朵花的轮伞花序组成,苞片圆形,外面被白色柔毛及黄色透明腺点,花萼管状,萼齿钻形;小坚果长圆形,深棕色,外面具细微疣状凸起;花、果期9-11月。分布于中国浙江,江苏,安徽,福建,江西,广东,广西,湖南等省地,日本也有分布,越南有栽培。常生于山坡灌丛中,林下,溪旁及河边草地,海拔200米-1200米。一般为种子繁殖。
形态特征
草本,株高可达1米。茎四棱形,具槽,紫色,槽内被疏生或密集的白色短柔毛。叶卵形至阔卵形,长2-6厘米,宽1-3厘米,先端短渐尖,基部圆形至宽楔形,边缘在基部以上具圆齿或圆齿状锯齿,近基部全缘,上面绿色,被疏柔毛,下面淡绿色,沿叶脉被白色短柔毛,满布凹陷的腺点,侧脉5-6对,与中脉在两面微显著;叶柄长0.8-2.5厘米,具狭翅,腹凹背凸,被白色短柔毛。
穗状花序长2-7厘米,生于茎、枝顶端,偏向一侧,由具8花的
轮伞花序组成;苞片圆形,长宽约5毫米,先端骤然短尖,尖头刺芒状,长达2毫米,外面被白色柔毛及黄色透明腺点,常带紫色,内面无毛,边缘具缘毛;花梗长约1毫米,与序轴被白色柔毛。
花萼管状,长约2.5毫米,外面被白色柔毛,萼齿5,钻形,近相等,先端具芒刺,边缘具长缘毛。花冠玫瑰红紫色,长约6毫米,外面被白色柔毛,在上部具腺点,冠筒向上渐宽,至喉部宽达2毫米,冠檐二唇形,上唇直立,先端微缺,边缘被长柔毛,下唇稍开展,中裂片长圆形,先端通常具突尖,侧裂片弧形。雄蕊4,前对较长,伸出,花丝无毛,花药黑紫色。花柱纤细,伸出,先端相等2浅裂。小坚果长圆形,长约1毫米,深棕色,外面具细微疣状凸起。花、果期9-11月。
产地生境
紫花香薷分布于中国浙江,江苏,安徽,福建,江西,广东(马峦山(张寿洲等4937)、三洲田(深圳考察队357)、梧桐山(徐有财等1723)),广西,湖南等省地,日本也有分布,越南有栽培。常生于山坡灌丛中,林下,溪旁及河边草地,海拔200米-1200米。
育植技术
紫花香薷一般为种子繁殖。3月中、下旬至4月上旬分期播种, 5月上中旬进行移栽,半月后补苗一次,定植行距65厘米,株距60厘米,6月上旬除草、施肥各一次。种子发芽率可达75.2%,当平均气温达15℃以上,在水份适宜的条件下,约经40-60天即可成苗。苗高12-15厘米时移栽,成活率可达95-98%。植株定植到盛花期收割需170-180天,而留种植株生长可延至11月种子成熟。
主要价值
药用
紫花香薷全草都可入药,性微温,味辛。具有发汗解暑、利尿、止吐泻、散寒湿等功效,主要治疗感冒、发热无汗、黄疸、带下、咳嗽、暑热口臭、吐泻等症状。
观赏
紫花香薷形态野趣,花色艳丽,可用于花坛、花境种植观赏。
紫花香薷全株均能散发宜人的香气,能吸引大量蝴蝶,形成独特景观。花为紫色,是少有的冷色调花卉,美丽而鲜艳,花序牙刷形,姿态可爱,能吸引人的注目。花期在秋季,弥补了很多花卉已经凋谢的不足,为园林应用提供了很好的香花、彩花植物素材,具有很大开发价值。
作为花境植物配置。由于紫花香薷花色鲜艳、花姿可爱、全株具有香味,是形姿优美的花香植物,可吸引大量的蝴蝶蜜蜂。所以在园林上可作花境植物适宜配置在路缘,给游人以舒适的香味及增加逗引蝴蝶的乐趣。
滨水配置。由于具有一定的耐水湿能力,可配置在滨水地带,增强水边景观效果,特别是秋季开花时,紫色花增添周围单调环境色彩。
林缘配置。紫花香薷生长快速,能尽快成景。配置在林缘,不要规则地成行、成排栽植,避免死板和呆滞,可成带状、可自然散植,使乔灌木与低矮花草和草坪自然衔接,达到空间过渡自然。
山坡、疏林配置。紫花香薷具有一定的耐旱性,置于存水较少的山坡,与乔灌木搭配,丰富山坡空间、层次及色彩。其次紫花香薷还有一定的耐荫性,可配置在疏林下,或独立成片配置作为中下层结构,丰富中下层层次空间和色彩。
草坪配置。有些自然风景区,为了平衡生态效果,常种植不同面积的草坪起调节作用。为了防止人为践踏损坏,常在草坪周围种植低矮或中等观赏植物,起绿篱和一定的景观作用。紫花香薷形姿自然,常高一米左右,起到很好的衔接和绿篱和花篱作用。也可丛植于小面积草坪中心,自然成形,独成一景。
生态
紫花香薷具有其他花卉很少有的耐铜、锌等重金属污染的特性,可以在铜、锌污染的重金属工业区很好的生长,为那些污染区提供很好的植物材料,用作此处园林绿化素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