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来楼
清代建筑物
紫来楼位于广东饶平县樟溪镇乌溪村,始建于明末,扩建于清初。明嘉靖年间,钟氏祖先从福建丁洋搬迁至此,创乡定居。至明末,为保族人安居乐业,以免受兵乱、盗贼之苦,建造了“紫来楼”。后来随着宗族的不断壮大,便在清初扩建外围,名曰“拱赐”,形成二围土楼。
围楼形制
紫来楼是二环围土楼,楼二层,高6.8米,土楼大门向东,面积2348平方米,直径57.4米。共有房屋五十四间(内围十八间,外围三十六间,首层为居室,二层为储备粮草之用),二围二大门,楼内中心处辟有广场,场中心有一直径2米的八卦图,水井三口(内围一口,外围二口),楼内外各有祖厅一间,用于安置祖先神位。各楼房后墙上方均开一枪眼,外围门二侧各开一炮眼,以抵御外侵。
该楼外墙以灰、砂、土夯筑而成,内墙则用田泥,外抹贝灰;其平面为环形,内外环均由多角构成圆形,且内高外低,层次分明;房屋后墙体墙角之间均用铁钩连接,坚实牢固;内围祖厅设置双层屋顶夹层,可容四十多人藏身,逢危急,可保无恙。
围楼特点
该楼总体布局与客家土楼相同,既有客家土楼的“八防”特点,又有自身独具的建筑风格,有较高的历史价值、艺术价值和科研价值。整楼防御功能齐全,由于内外楼建造年代不同和主次之分形成内高外低,在潮汕土楼造型中实属罕见,可谓明清建筑艺术完美结合中潮汕土楼民俗文化之精粹,古建筑之瑰宝。
围楼保护
紫来楼现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参考资料
紫来楼.南方网.
明清古寨.饶平县人民政府.
最新修订时间:2025-01-15 09:14
目录
概述
围楼形制
围楼特点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