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峰寺
广东省揭阳市区榕城区梅云镇汤前村紫峰山上的寺庙
紫峰寺位於广东省揭阳市区西南端梅云镇汤前村紫峰山上,始建於元朝至正十一年,法脉属临济宗,1990年最后一次修整。寺内存有碑刻五块,并有一棵1650年植的芒果树。 紫峰寺现任住持耀概法师,52岁,广东省揭阳市人,1988年出家,师从光德法师,兼任广东省揭阳市佛教协会常务理事。
结构
紫峰庵,于民国年间,虽曾维修,但因长年风雨剥蚀,遂致墙倾壁裂,至“文革”期间,已是废墟一片,芳草萋萋。直到戊辰之岁(1988),在多方支持下,斥资百万,历经五载,重建紫峰寺。如今整座寺院,古色古香,庄严巍峨。往昔九弯十八曲的庵前路,崎岖难行,现也已建成长3华里,宽18米的紫峰水泥大道。在紫峰寺边,一块石碑刻有“紫峰春晓”四字,是近代名士郭笃士先生晚年之遗墨,右侧山边,有一“木鱼石”,中有一朱红大“佛”字,乃书画家林受益先生所书。旁有摩崖石刻“梵声”二字,为原书协主席胡天明先生所题。游人至此,似听到木鱼笃笃,梵声朗朗,钟鼓之声,常回绕于晨烟暮雾之中。
紫峰寺匾额“紫峰古寺”是释慧原法师所书,字体浑朴大方。大门有刘锦辉撰作的“紫峰”冠首联:“紫岭烟霞万象奇秀,峰山云海四时葱茏。”两边门壁上有淑宜子以“紫峰”题撰的鹤顶格联:“紫阁法宇宏开,梵经万诵,亿万众生沾福佑;峰山慈云永护,钟鼓千声,大千世界证菩提。”第二大门上匾额“紫峰寺”,为释智诚长老所书。正门两侧有二旁门。旁门匾额为“祗园”、“鹫岭”。“祗园”、“鹫岭”是释迦牟尼佛居住和传教圣地,用在这里,意即此处乃丛林净土。
古寺的主体建筑大雄宝殿居寺的正中,殿宇壮观,正中供释迦牟尼佛,两旁坐列十八罗汉。宝殿前方两侧,地藏阁、观音阁相对望两阁均是石殿佛龛,雕刻精美。寺内现有8副金漆楹联,均是现代名书法家所书。各厅中雕梁画栋,富丽堂皇。
景观
寺内淙淙水声,有泉水晶莹,甘洌清甜。此水何来,乃虾地岽峰地下之清泉也。真是:紫峰荔海闪金波,玉带清流奏凯歌。蝉鸣荔熟游人醉,疑是佛寺通银河。
紫峰古寺周围,历来名迹甚多,有保存完整的“北宋砖墓”、有大文学家欧阳修的表弟——彭延年的“震峰寿域”、有与揭阳城同建的“福田遗迹”、有600余年前,抗元遗迹的“寨岽登高”、有380年前,明皇族宗亲——朱洁子,携女朱丽儿,隐居避难的“明宗翠岭”、还有“南屏远眺”、“美女献花”、“茉莉挺秀”、“牡丹艳姿”、纱帽石、鹰翼埔、石书斋、石门坑、飞刀地等胜迹,故时人有诗赞:我爱紫峰美胜景,群山翠岭恋游人。名迹清幽册水秀,处处芳草绿如茵。
历史背景
紫峰寺原名紫峰庵,始建于元代至正十一年(1351),大门石匾书“紫峰庵”三字。据考,600余年来,明代的弘治、万历、天启和清代的顺治、康熙、乾隆、同治年间,都曾进行修建。明弘治十四年(1501)汤前村人史智(弘治二年己酉举人)倡修扩建,主体以大圆柱木支载,造型宏伟。清代乾隆年间,住持僧通顺同僧徒数年往外募捐,采用碧瓦朱甍拓修,民国癸酉岁(1933),谢鹤年任揭阳县长时,也曾令邑绅周伯初、周昌言等人暨七乡士绅进行维修。 紫峰古寺周围,山川钟灵毓秀,名山名地有狮耳听金钟、玉虾藏洞、金山覆鼎、振翼起凤、鲤鱼斗二蛇和牛头山、猪腿山、冬瓜山、石古篮等,各个景点皆形神俱佳,惟妙惟肖。特别是古寺所在地的卧狮衔剑,其狮头、狮腰、狮尾真是有其形且有其神。故明代洪武年间,揭阳县令蔡善见紫峰庵周围层峦叠翠,古木参天,茂林修竹,环境清幽,每当晨曦初露,梳雾烟绵,红日腾波,美不胜收,怡清悦意,如步入仙境、梦乡,遂把它列为揭阳八景之一,名曰“紫峰春晓”。此一景名,历经260余年,直至崇祯五年,知县陈鼎新民紫陌山的“紫陌春晴”一景代之。
参考资料
紫峰山.百度地图.
最新修订时间:2022-06-02 00:16
目录
概述
结构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