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虏,汉语词语,读音为suǒ lǔ,南北朝时南朝对北朝的蔑称。索指发辫,古代北方民族多有发辫,故称。
释义
南北朝时南朝对北朝的蔑称。索指发辫,古代北方民族多有发辫,故称。
出处
唐·刘知几《史通·断限》:“自五胡称制,四海殊宅。江左既承正朔,斥彼魏胡。故氐羌有録,索虏成传。”
《资治通鉴·魏文帝黄初二年论》:“宋魏以降,南北分治,各有国史,互相排黜,南谓北为索虏,北谓南为岛夷。”胡三省注:“索虏者,以北人辫发,谓之索头也。”
宋·陆游《闻虏乱有感》诗:“近闻索虏自相残,秋风抚剑泪汍澜。”
章炳麟《箴新党论》:“索虏入关以后,党人已绝,而臭味所遗,百年未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