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拉孔会战
拜占庭-波斯战争中的一次战役
索拉孔会战,发生于公元586年,是拜占庭-波斯战争中的一场战役。拜占庭帝国皇帝莫里斯一世麾下的名将菲利皮库斯在此役中大破波斯大将卡尔达里干,暂时消除了萨珊波斯的全局进攻能力。
背景介绍
早在公元572年,由于皇帝查士丁二世拒绝缴纳年度贡金,立刻引起波斯方面的极为不满。这主要是因为万王之王的私人产业比较有限,无法对帝国全境的基层实施垂直征税。因此,来自罗马的固定收益,就成为其供养王室军队的重要保障。经过几任统治者的不断效仿,进而演变为历代君主的一份外交成绩单。以至于当对方不愿继续提供,自己在国内贵族圈中的脸面也会受到损伤。
不过,亚美尼亚人的大规模叛乱,还是严重打乱了萨珊王朝的军事部署。对此异常关注的拜占庭势力,也开始同中亚腹地的突厥汗国取得联系,完全有可能构建起一个针对波斯的国际联盟。这迫使霍尔木兹四世采取强硬手段,主动对位于美索不达米亚北部的拜占庭城镇发起进攻。甚至很好利用了对方的麻痹大意,将始终挡在自己前进路线前的达拉要塞占领。此后,双方的交锋便趋于停滞,并且都不愿意就此接受眼前的现实。
到了公元582年,莫里斯一世靠兵变登上东罗马皇位,随即便开始着手应付边境问题。在前期的和谈尝试无果后,派自己的妹夫菲利库克斯担任前敌指挥,准备对波斯军队展开大规模反击。菲利皮库斯是莫里斯麾下的帝国双璧之一,与后来横扫阿瓦尔人的普利斯库斯将军齐名。
菲利皮库斯为追求战术突然性,选择放弃行动迟缓而战力每况愈下的步兵,只以纯粹的骑兵分队执行骚扰任务。很快就给两河平原与亚美尼亚山区的敌军都造成巨大压力,并引来对方主力的针对性报复。
前奏
公元586年爆发的索拉孔之战中,波斯人仍然是进攻一方。波斯大将卡尔达里干(意为“黑鹰”)率领近2万人的波斯军队向拜占庭帝国的边境发起进攻,由北方的高加索山区进入两河平原。途径有本方步兵驻屯的达拉要塞,准备对附近的罗马对手实施突然打击。
莫里斯一世早已派遣大将菲利皮库斯作为东方大统帅、美索不达米亚前线总司令严阵以待,拜占庭军队始终停留在城市南部的阿尔扎蒙河边活动,借机阻止萨珊人靠近区域内的最大水源。
萨珊波斯人没有因为水源被敌人控制而丧失决战胜利的信心。他们一如往常,调动了优势的资源。波斯人动员了向萨珊王朝效忠的阿拉伯部落,派了大量的骆驼来为他们的军队携带和输送饮用水,并打算在拜占庭军队休息日(星期天)那天发动突然袭击。
然而,菲利皮库斯手下的阿拉伯籍佣兵在侦察时抓住了几个波斯士兵,知道了波斯人攻击的日期,这天降的大好消息让菲利皮库斯得以有时间准备迎战,在索拉孔平原布阵等待萨珊军队。
双方的军队都以骑兵为主,包括弓骑兵、枪骑兵与一部分具装重骑兵,在兵力上,波斯人明显占优势。拜占庭统帅菲利皮库斯根据侦察兵的情报来布阵,将他的军队布置在高地,面对萨珊军队前进的方向,他的左翼有丘陵保护。
拜占庭的左翼由腓尼基公爵艾里菲拉达斯统领,并包括一支由Apsich指挥的匈人轻弓骑兵队伍;中央阵线则由老希拉克略统领,他的儿子就是后来伊拉克略王朝的开创者希拉克略皇帝;右翼是由维塔鲁斯统领的精锐骑兵。最后还有主帅本人的少量侍从,在后方的第二线充当总预备队。
经过
萨珊军划分为左右中三阵,右翼统领是来自锡斯坦苏伦家族的墨鲍德斯,麾下主要是东方的塞种游牧民后裔,左翼统领是卡尔达里干的侄子阿佛拉特,属下多半来自米底里海沿岸平原省份,卡尔达里干则亲自坐镇中军,指挥来自波斯本土和亚美尼亚的骑兵力量。尽管没有安排第二线预备兵力,但波斯人后方还存在有不少阿拉伯驼队。靠他们构成的临时营地,保护着整支部队的军饷与全部私人财产。
萨珊军队离开他们的骆驼补给队之后,稍作停顿,便快速向拜占庭军阵发起进攻,三路人马齐头并进。当他们靠近时开始发射箭矢,拜占庭骑兵同样用弓箭技巧还击,一时间天空被飞箭罗织成的大网遮蔽。拜占庭士兵已早早地据有高地,使自己的箭矢射程要稍稍超出对方。
骁勇的拜占庭重骑兵等到敌方终于靠近上坡位置,才纷纷俯冲而下,他们比起波斯骑兵有着更加精良的装备和优秀的战技。罗马军队右翼很快击垮了萨珊军队的左翼,并开始向波斯人的主战线迂回。但这时候,意外突然发生了,几乎使得拜占庭军队因此陷入惨败的境地。
一些右翼骑兵分队的拜占庭骑兵自作聪明,离开右翼编队,去攻击处于后方的波斯骆驼辎重队。一方面,他们认为这样可以切断对方的水源补给,另一方面,那里还有大量金银珍宝等用于战后赏赐的物资。
波斯人将骆驼辎重队放置在拜占庭骑兵可以观测到的地方,除了缩短输送补给水所需的距离之外,可能也有诱敌的目的。在高加米拉战役中,亚历山大大帝曾经以大流士三世的家眷为诱饵,诱使打穿马其顿阵线的波斯突击队直取后方辎重营而去,而不是实施背击。这场战役的惨痛回忆数千年来一直在波斯人心头阴魂不散,或许波斯人此次正要师法亚历山大大帝的故智。
部分右翼骑兵的违抗军令擅自行动,没能将负责看守物资的阿拉伯人逼退,却导致右翼重骑兵突击力量的削弱,当在充当真正主力的萨珊中央分队稳住阵势之后,立刻与拜占庭军队形成了相持局面。
在这千钧一发的时刻,菲利皮库斯作为帝国双璧之一,展现出了他的名将风采。他命令一位可靠的贴身卫士戴着自己的样式独特的头盔,骑着不披铠甲的快马冲到前方重整右翼。这名卫士避开了敌人的散兵追上右翼攻击波斯辎重队的骑兵,他们看到主帅的头盔与卫士手中明晃晃的战刀,想起菲利皮库斯平时的威严,才意识到如果继续放肆妄为,等待他们的将是军法的严惩,于是他们立刻恢复秩序,调转马头从侧面攻击波斯人。
中央阵线的波斯骑兵已经利用这段空档,集结了力量反击,不但中央的骑兵们在对冲中众寡不敌,就连右翼骑兵也在试图打击波斯中军侧翼时被击退。强悍的萨珊中路骑兵已逐步向上推进,大有从正面直接形成突破的可怕架势。
菲利皮库斯眼见局势危急,下令中央阵线的骑兵们下马,用骑矛和大圆盾组成一道“盾墙”,后排骑兵则在盾墙之后乱箭齐发。
从这批拜占庭战士的全能性和纪律来看,他们很可能是菲利皮库斯本人的私兵为核心构建的精锐部队。他们组成滴水不漏的盾墙,墙后弓弩激射如同漫天花雨,波斯骑兵纷纷在人喊马嘶中轰然倒地。
已经及时撤退回来的轻装弓骑兵,也在侧面补充着拜占庭军队的远程火力。
即便波斯人冲击到正前方,拜占庭中军的阵线也顽强抵御,绝不后退一步。这些骑士下马作战时体现出的作为重步兵的军事素养令人叹为观止。
虽然左翼腓尼基公爵率领的骑兵最晚同当面的锡斯坦人展开交锋,却很快因战力不及而自动向后撤退。但忙于推进的萨珊部队也没精力关心边上的丘陵情况。一直隐藏在山地后方的匈人部队,趁机从高处策动侧翼强袭,拜占庭左翼的骑兵趁着中央缠斗的机会和迂回的匈人轻骑兵合力夹击,击溃了当面的波斯人右翼。显然胜负都取决于中央了。
这场时间的赛跑中,波斯人以优势兵力仍然无法突破罗马军队的中军,而重整的拜占庭右翼已经返回。
结果
在如同坎尼会战的两翼夹击下,许多萨珊骑手还因奋力仰攻而消耗了更多体能,最后就不可避免地出现动摇,纷纷调头朝着下坡位置溃逃而去,波斯军队如同推金山倒玉柱一般轰然崩溃,全面瓦解。拜占庭军队奋勇追杀,一路上还缴获了波斯人储存水源的骆驼队伍,使得波斯逃兵们纷纷因为缺水而倒毙于路,有些在长期干渴后找到了水源,却因为狂饮导致水中毒而死。
卡尔达里干侥幸从合围圈中逃出,带着少数残部跑到附近的另一座小山上据守起来。菲利库克斯也曾下令对那里发起过几轮试探性进攻,还是因不清楚对方的具体身份而选择放弃。但凭借自己先前的成功指挥,他已暂时消除了萨珊波斯的全局进攻能力。
评价
586年的索拉孔会战与公元533年战神贝利撒留征服汪达尔王国特里卡梅伦战役十分相似,步兵在整场战役中几乎没有发挥作用,完全是骑兵敲定胜负。而萨珊重骑兵面对罗马骑兵的优势,这时早已荡然无存了。
参考资料
最新修订时间:2023-08-31 01:34
目录
概述
背景介绍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