紊乱学
学科
紊乱学,研究紊乱现象及其规律的综合性学科。
简介
对紊乱现象的研究始于20世纪60年代。科学家爱德华·洛伦茨发现,初始的细微差别经过无数的中介,最后会变得面目全非,这种现象在自然界和社会生活中比比皆是。洛伦茨称之为“对初始条件的敏感依赖”。美国康奈尔大学物理学家菲根鲍姆在70年代中期对紊乱学进行了系统的研究,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菲根鲍姆发现的第一个常数是,一个系统在趋向紊乱时周期倍增的精确速度是4.669201609。1978年,法国的流体实验证实了这一理论,紊乱学的意义因此向科学界显示出来。美国政府不惜巨资资助这项研究,洛斯阿拉莫斯国家实验室还建立了一个专门的研究中心。1984年,瑞典哥德堡举行的诺贝尔学术讨论会曾讨论了这一学科的研究。紊乱学以宇宙间的紊乱现象为研究对象,揭示紊乱的规律,探索紊乱的格局。当前紊乱学还停留在对具体对象的研究上。菲根的姆领导的康奈尔大学研究小组主要从事对秋千的研究。马萨诸塞理工学院的理查德·科恩领导着对心脏跳动的研究。罗伯特·萧则对自来水滴淌过程中的紊乱现象进行了大量的研究。
方法及意义
紊乱学的研究方法是电子计算机模拟方法,从紊乱现象的周期性反复找出其数学关系,揭示发生紊乱的规律和紊乱的格局。
紊乱是自然界和社会中的一个普通现象,紊乱学的研究必将产生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长期以来,人们习惯于对客观世界有秩序有规律运动的研究,紊乱学为科学研究开辟了一个新领域,使人类有可能了解宇宙中细微现象的来龙去脉,深化人类对客观世界的认识。
参考资料
最新修订时间:2024-02-22 15:08
目录
概述
简介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