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棕(学名:Borassus flabellifer L.)是棕榈科糖棕属植物。叶大型,顶部呈丛生状,掌状分裂,近圆形;叶柄两侧有齿状小刺;雌雄异株,花瓣匙形;开花期为5—7月,果期为8—9月。因其可以制糖而得名糖棕。
植物学史
因其可以制糖而得名糖棕。
形态特征
植株粗壮高大,乔木状植物。一般高13-20米,可高达33米,直径一般45-60厘米,最粗可达90厘米。
叶大型,掌状分裂,近圆形,直径达1-1.5米,最宽可达3米,有裂片60-80,裂至中部,线状披针形,渐尖,先端2裂;叶柄粗壮,长约1米,边缘具齿状刺,叶柄顶端延伸为
中肋直至叶片的中部。
雄花序可长达1.5米,具3-5个分枝,长约35厘米或更长,每分枝掌状分裂为1-3个小穗轴,
小穗轴略圆柱状,顶端稍狭,长约25厘米;雄花小,多数,黄色,着生于小穗轴上
小苞片的凹穴里,
萼片3,下部合生,花瓣较短,匙形,雄蕊6,花丝与
花冠合生成梗状,
花药大,长圆形;雌花序长约80厘米,约有4个分枝,长30-50厘米,粗壮,小穗轴长20-25厘米,雌花较大,球形,直径约2.5厘米,每小穗轴约有8-16朵花,螺旋状排列,退化雄蕊6-9。
果实大,近球形,压扁,直径10-15 (-20)厘米,外果皮光滑,黑褐色,
中果皮纤维质,
内果皮由3(-1)个硬的分果核组成,包着种子。种子通常3颗,
胚乳角质,均匀,中央有1空腔,胚近顶生。
生长环境
糖棕喜生于干燥地区。喜阳光充足、气候温暖的生长环境,较怕寒冷,生长适温为22-30℃,越冬温度不能低于8℃,对土壤的要求不严,但以疏松肥沃的壤土为最好。多生长在南方向阳干燥的庭院、园林、路旁及缓坡上。
分布范围
原产亚洲热带地区和
非洲。印度、缅甸、柬埔寨等地有分布;中国华南、东南及西南省区有引种。中国云南西双版纳有栽培。
繁殖方法
糖棕一般以种子繁殖为主。
栽培技术
假植
植株选择:为了能即时展现较好的景观效果,可考虑选择树龄10-15年、株高7-10米,即将或刚进入开花结果期的糖棕大树。选择植株生长旺盛、株形整齐端正、丰满匀称,冠幅伞状,叶鞘保存完好,叶片无干尖、焦叶沿,无病虫害、无损伤的糖棕大树,以保证植株最佳的景观效果。选择处于曝光环境佳的糖棕,避免荫生苗,可提高移植成活率。选择粘性土壤中生长,地下水位低的植株,可确保植株土球不易松散,且具有较强耐旱力。选择交通便利,方便车辆和机械作业的植株,可降低成本,减少植株损伤,提高移植成活率。移栽糖棕植株确定后,用油漆做好标记,以便识别作业。
断根假植:糖棕地生苗,须断根假植1-2个月,使其充分适应移植要求,可提高成活率,降低成本。具体做法如下:
运前处理:
运输
吊装:在做好护茎的基础上,应使用吊袋包裹土球,又在树茎中部系上吊带,以便尽可能保护树体,避免损伤,以及保持吊装过程的平衡。
护干:运输中应使用沙袋垫住糖棕茎干,以免因茎干架空受到上下颠簸而损伤。
遮荫喷水:运输过程中要用遮荫网盖顶,以减少日光灼伤和树体蒸腾作用。每晚各浇透水1次。
种植
糖棕大树运至种植现场后,要抓紧时间完成种植。具体种植工序和技术要求如下:
种植穴准备:种植前应挖好种植穴,规格为深1.2米、宽2米的圆穴。种植穴应使用40%氧化乐果乳油稀释1000倍+50%
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稀释500倍溶液喷施杀菌消毒。
基质准备:用河沙、粘土和椰糠或牛粪,按4:4:2的配比充分混合制备种植土。种植前先回填种植土至穴底设计标高,并每20厘米分层压实。
种植施工:糖棕大树置入种植穴后,先将包裹土球材料去除,再用国光根盼稀释150倍+国光根灵稀释150倍喷透土球,以促进萌发新根。通过机械和人工辅助扶直植株。结合水夯分层回填种植土,回填土面低于地面2-5厘米。距离土球外围10厘米,匀称分布,垂直埋置透气管2-4根,可起到根部透气,根部追肥、施药和灌水,和观察积水的作用。环树茎基部修筑圆凹形积水坑,可防止水肥流失。
主要价值
糖棕植株高大魁梧,树冠如巨伞,叶大扇形,雄株可产糖汁,雌株果实累累。叶鞘呈人字形附着树干,既可观赏、又可采糖,具有很高的观赏价值和经济价值。糖棕是热带特有的优良观赏树种,具有浓郁的热带气息,可应用于城市主干行道和庭院孤植或片植。
印度等国利用糖棕粗壮的花序梗割取汁液制糖、酿酒,果实、种子、肉质根均可食用。糖棕做药材时具有止血止疼的重要作用,还可以保护前列腺,起到降血压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