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并发症是指长期患有糖尿病后可能出现的各种并发症,包括心血管疾病、神经病变、眼部疾病、肾脏疾病等。糖尿病患者由于血糖长期不稳定,会损伤各种组织和器官,导致并发症的发生。因此,预防和及早治疗糖尿病并发症非常重要。糖尿病并发症的主要症状取决于影响的组织或器官。心血管疾病的症状包括胸痛、心律失常和疲劳;神经病变可能引起感觉异常、疼痛和肌肉无力;眼部疾病主要表现为视力减退和眼部感染;肾脏疾病的典型症状是尿量增多和蛋白尿。糖尿病并发症本身并不具有传染性,糖尿病患者需要通过生活方式和药物治疗来控制血糖,以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治疗糖尿病并发症的方法主要包括控制血糖、血压和血脂,改善生活方式,遵医嘱进行药物治疗以及定期检查。控制血糖是防止糖尿病并发症发生的关键,可以通过饮食控制、运动和药物治疗来实现。针对不同的并发症,还需要针对性地控制血压、血脂和保持合理的体重。此外,良好的生活方式,如戒烟、限酒、保持健康的饮食和适量的运动,也对预防并发症非常重要。定期进行眼部、肾脏和神经系统的检查,有助于早期发现并发症的迹象,及时干预治疗。近年来,一些最新研究表明,转录组学、蛋白质组学和代谢组学等高通量技术的应用,有望发现并发症的早期生物标志物,从而提前预防和治疗糖尿病并发症。
分型
糖尿病并发症高达100多种。
按发病的部位分
常见的糖尿病并发症有糖尿病心血管并发症、糖尿病脑血管病、糖尿病肾病、糖尿病眼病、糖尿病足、糖尿病神经病变等。
按发病的急缓程度
可分为急性并发症和慢性并发症。
糖尿病急性并发症包括有低血糖、酮症酸中毒、非酮症高渗性昏迷、乳酸性酸中毒等。
糖尿病慢性并发症包括糖尿病神经病变、糖尿病性胃轻瘫、糖尿病肠病、糖尿病神经源性膀胱病、勃起功能障碍、糖尿病肾病、糖尿病性心脏病、糖尿病足、糖尿病性骨质疏松、糖尿病并发感染、糖尿病性皮肤病等。
病因
发病原因
糖尿病并发症主要与患者长期糖代谢紊乱、微血管病变、神经营养因子缺乏以及氧化应激损伤等因素有关,血糖控制不佳、高血压、高血脂、患病时间较长、年老等是糖尿病并发症的危险因素。
诱发因素
不同的糖尿病并发症有不同的诱发因素。
酮症酸中毒的诱因
糖尿病高渗性昏迷的诱因
主要包括
发病机制
糖尿病急性并发症的发病机制低血糖
大多是由于糖尿病患者没能协调好饮食、运动和用药三者的关系所致,如降糖药服用剂量过大,用药后延迟进餐或没进餐,两餐间或睡前没及时加餐、空腹大量饮酒、运动量增加却没有及时加餐等。
酮症酸中毒
当糖尿病患者在胰岛素严重缺乏时,机体不得不通过分解脂肪来获取能量,在此过程中人体会生成一类酸性物质——酮体,大量酮体聚积会导致酮症酸中毒。
乳酸性酸中毒
当糖尿病患者出现感染、酮症酸中毒、高渗性昏迷等各种原因导致组织缺氧,引起乳酸生成增加,或肝病引起乳酸利用和清除减少,导致乳酸性酸中毒,多见于伴有全身性疾病或服用双胍类药物患者。
糖尿病慢性并发症的发病机制糖尿病神经病变
糖尿病神经病变与长期“糖代谢紊乱”、“微血管病变”、“神经营养因子缺乏”以及“氧化应激损伤”等因素有关,其中高血糖是最基本的病因,高血糖不仅会毒害神经细胞,还会引起机体的外周微血管病变,导致神经缺血、缺氧进而造成神经损害。
糖尿病神经源性膀胱病
长期高血糖会损害支配膀胱和尿道的神经,导致膀胱逼尿肌或尿道括约肌出现功能障碍,进而引起排尿功能障碍。
糖尿病性胃轻瘫、糖尿病性肠病
如果糖尿病患者长期血糖控制不佳,高血糖会损害支配胃肠道的神经,导致胃肠功能紊乱。
勃起功能障碍
糖尿病会损伤阴茎勃起相关的神经和血管功能,进而引起勃起功能障碍,此外,糖尿病患者常有焦虑、紧张等不良情绪,可导致心理性勃起功能障碍。
糖尿病肾病
主要是由于糖尿病微血管病变所致,典型改变为微循环障碍和微血管基底膜增厚。
糖尿病眼病
是由于长期糖代谢紊乱对眼底血管、神经、晶状体、玻璃体等组织的损害所致。
糖尿病足
神经病变和血管病变是内因,感染和创伤是外因,神经病变可使糖尿病患者足部感觉迟钝,进而容易受伤,血管病变可使足部组织缺血、坏死,感染则使病变恶化更难控制。
糖尿病性骨质疏松
糖尿病并发感染
糖尿病性皮肤病
主要与糖代谢紊乱、微循环障碍、神经病变、皮肤感染、药物过敏等因素有关。
流行病学
糖尿病发病后 10 年左右,将有 30%~40% 的患者至少会发生一种并发症。超过 50% 的糖尿病患者,死于心脑血管方面的并发症;1型糖尿病病史超过15年者,视网膜病变的患病率为98%;2型糖尿病病史超过15年者,视网膜病变患病率为78%;大约有 10% 的糖尿病患者死于肾脏病变;糖尿病足的发生率,1型糖尿病约为2.6%,1型糖尿病约为5.2%;截肢的患者是非糖尿病的 10~20 倍。高渗性高血糖状态多见于 60 岁以上老年 2 型糖尿病患者:超过 50% 的患者可能并发糖尿病神经病变。
糖尿病并发症一旦发生,很难治愈,但是可以通过严格控制血糖,积极改善局部症状来延缓糖尿病并发症的进一步恶化。糖尿病并发症没有传染性,目前尚无关于因糖尿病并发症死亡的官方权威流行性调查数据。
症状
不同的糖尿病并发症,症状不同。
常见的糖尿病急性并发症症状
低血糖
轻者表现为饥饿感、心慌、出汗、手抖、面色苍白、软弱无力等症状,重者可神志不清、昏迷甚至死亡。
酮症酸中毒
糖尿病典型症状加重如极度口渴、多饮、多尿、全身乏力等;消化道症状明显如厌食、恶心、呕吐、腹痛等;神经系统症状如头晕、头痛、表情淡漠、嗜睡、烦躁;脱水症状如口舌干燥、眼窝深陷、尿量减少等;重者可有休克症状如四肢湿冷,血压下降等;患者呼吸加深加快,呼气中有烂苹果味。
乳酸性酸中毒
患者症状无特异性,轻者可有乏力、恶心、头昏、嗜睡;重者可有呕吐、腹泻、头痛、头昏、全身酸软、口唇青紫、呼吸深大、血压下降、心动过速、意识障碍甚至昏迷。
糖尿病高渗性昏迷
多见于60岁以上的老年人,典型症状为严重脱水表现和中枢神经系统损伤,往往有严重的意识障碍。
常见的糖尿病慢性并发症症状
糖尿病神经病变
感觉神经病变时,轻者有肢端麻木感、蚁行感、针刺感、灼热感、发冷感、踩棉花感等,接触物品时有戴手套、戴袜套样感觉,重者对冷、热、痛等刺激毫无感觉,有的病人表现为自发性疼痛,似刀割火燎,夜间加重,让人彻夜难眠,病变最初局限于手指或脚趾,之后逐渐向上发展,症状昼轻夜重。
运动神经病变时,患者可有面瘫、眼睑下垂、眼睑不能闭合、口角下垂等症状;自主神经病变时,患者可有一系列心血管系统、消化系统、泌尿系统症状,如心跳加快、体位性低血压、消化不良、排尿异常、生殖系统异常、皮肤出汗异常、无症状性低血糖等。
糖尿病性胃轻瘫
可有腹胀、恶心、呕吐、腹痛、餐后早饱和体重减轻等症状。
糖尿病肠病
表现为顽固性腹泻或便秘,腹泻为顽固性夜间腹泻或餐后腹泻,有些患者可表现为便秘与腹泻交替出现。
糖尿病神经源性膀胱病
患者有尿潴留和尿失禁两种类型,尿潴留表现为尿等待、尿流慢而无力,重者可有排尿困难及尿潴留;尿失禁患者表现为尿频、尿液滴沥不尽、憋不住尿等。
糖尿病性肾病
患者早期无明显症状或仅表现为微量白蛋白尿,后期可有高血压、高血脂、蛋白尿、贫血、下肢浮肿、眼睑及面部水肿等症状,重者可有全身性浮肿。
糖尿病性眼病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可引起眼前黑影、视物闪光感、视力减退、视野缩小等症状,发展到最后可导致失明;糖尿病性白内障可引起视力下降;糖尿病性青光眼可导致眼压升高,眼痛剧烈,视力急剧下降;糖尿病性屈光不正可引起视物模糊;糖尿病性眼肌麻痹可引起上睑下垂、眼球活动受限、复视等症状。
糖尿病性心脏病
由于存在自主神经病变,糖尿病性冠心病往往症状不明显,患者可仅有头晕、乏力、胃肠道症状等,即使发生急性心梗,部分患者也没有明显的胸痛;糖尿病性心肌病初期可有胸闷、心悸、气短等症状,晚期可有呼吸困难、不能平卧等症状;糖尿病心脏自主神经病变可引起心率过快、体位性低血压等症状。
糖尿病足
足部皮肤可有发红、疼痛、水肿、水疱、感染、溃疡等症状。
糖尿病性骨质疏松
早期常无症状,随着病情进展逐渐有腰背疼痛、驼背变矮、四肢无力、小腿抽筋等症状,严重者容易骨折。
糖尿病性皮肤病
包括一系列皮肤病变,如皮肤瘙痒、皮肤感染、糖尿病性皮疹、丹毒样红斑、糖尿病性水疱病、皮肤坏死、糖尿病性黄瘤病、黑棘皮病等,不同皮肤病有不同的特征性症状。
就医
糖尿病并发症较多,不同并发症表现出的症状也不尽相同,患者应积极控制血糖,关注身体变化,如果出现以下症状,均需及时就医。
糖尿病患者如果出现心慌、出汗、手抖、面色苍白等症状,需警惕低血糖的可能。
就诊科室
内分泌科
诊断依据
低血糖
当糖尿病患者出现饥饿感、心慌、出汗、乏力等症状时,需高度怀疑低血糖,应立即测血糖。
低血糖症的诊断标准:非糖尿病人血浆葡萄糖<2.8mmol/L或糖尿病人血浆葡萄糖<3.9mmol/L即可诊断。
糖尿病高渗性昏迷
诊断主要依据:
糖尿病神经源性膀胱病
在排除其他疾病的情况下,如果患者有糖尿病史及排尿困难、尿潴留、尿失禁等症状,B超显示残余尿量异常增多,排除其他原因引起的泌尿道症状后,可诊断糖尿病神经源性膀胱病。
糖尿病性勃起功能障碍
诊断主要依据:
糖尿病肾病
诊断主要依据:
早期糖尿病肾病的诊断标准如下:如果糖尿病患者在3个月内连测2~3次,尿微量白蛋白排泄率均达20~200μg/min或24h尿白蛋白定量均达30~300mg/24h,同时排除了导致蛋白尿的其他原因,可诊断为早期糖尿病肾病(微量白蛋白尿期)。
糖尿病性骨质疏松
凡糖尿病患者伴有腰背疼痛、乏力、驼背、身材变矮甚至骨折等症状,同时伴有尿钙排泄升高,提示可能存在糖尿病性骨质疏松,经过骨密度检查发现骨量减少可确诊。
相关检查
怀疑糖尿病并发症时,主要需做血糖检测,血、尿、二便常规,B超、心电图等检查,不同的糖尿病并发症有不同的重点检查。
体格检查
医生一般会检查患者的体温、血压、呼吸、脉搏等生命体征,怀疑不同的糖尿病并发症时,会重点做不同的体格检查,怀疑糖尿病眼病时会检查患者的视力情况,怀疑糖尿病足时需进行糖尿病足的视诊、触诊,以检查患者是否有感觉障碍,怀疑糖尿病性皮肤病时,检查患者的皮肤状况等。
实验室检查
影像学检查
病理学检查
肾活检:是诊断糖尿病肾病的金标准,取肾组织做病理学检查,如发现糖尿病肾病的特征性病理改变,则提示存在糖尿病肾病。
治疗
糖尿病并发症的治疗目标是防治并发症继续进展,减少并发症带来的不良影响,主要采取药物治疗和必要的手术治疗。
急性期治疗
糖尿病急性并发症一旦发生,大多病情危急,需立即进行救治。
低血糖
意识清醒的轻症患者可立即进食高糖食品如糖果、甜饮料、饼干、面包等,15分钟后症状不缓解可重复进食一次,对于昏迷的重症患者,不要喂食喂水,以免误吸导致窒息,应立即给予高浓度葡萄糖溶液静脉输注。
酮症酸中毒
治疗原则是恢复血容量、纠正失水、降血糖、纠正电解质及酸碱紊乱,去除诱因,防治各种并发症,包括大量补液、胰岛素治疗、补钾治疗、纠正酸中毒、针对病因治疗等。
糖尿病高渗性昏迷
迅速补足水分是抢救成功的关键,其他治疗措施还包括快速大量静脉补液;胰岛素治疗;纠正电解质紊乱;去除引起高渗性昏迷的诱因等。
乳酸性酸中毒
发生率低,但死亡率高,以预防为主,一旦发生需积极治疗。寻找诱因(双胍类药物、胰岛素不足等),针对诱因治疗;缺氧患者给予吸氧;休克患者积极扩容;小剂量碳酸氢钠静滴纠正酸中毒等。
药物治疗
由于个体差异大,用药不存在绝对的最好、最快、最有效,除常用非处方药外,应在医生指导下充分结合个人情况选择最合适的药物。
不同类型的糖尿病并发症需要使用的药物不同,药物治疗的关键在于找准病因,对因治疗,并辅以适当的对症治疗,以延缓并发症的进展,减轻并发症对患者的健康影响。
糖尿病神经病变
糖尿病性胃轻瘫
尚无特效药物治疗,首先是积极治疗原发病,控制血糖水平,其次是给予神经营养药物,如甲基维生素B12以改善胃肠道神经病变,第三是缓解症状,可使用促进胃动力的药物如胃复安、吗丁啉等。
糖尿病肠病
糖尿病神经源性膀胱病
糖尿病肾病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糖尿病性眼外肌麻痹
首先要严控血糖,其次是应用改善微循环的药物如羟苯磺酸钙,以及营养神经的药物如甲基维生素B12等。
糖尿病性心脏病
除用药严控血糖外,还要生活方式干预,积极用药降压、调脂、抗血小板,常用降血脂药物有他汀类、贝特类等,常用抗血小板有阿司匹林等。
糖尿病足
治疗往往需要内分泌科、骨科、血管外科、矫形科等多学科参与,大体可分为全身治疗和局部治疗,全身治疗包括控糖、降压、降血脂、扩血管、抗感染、戒烟以及营养支持等。
糖尿病性骨质疏松
以药物治疗为主,常用药包括钙剂、维生素D、二膦酸盐、降钙素、雌激素以及甲状旁腺素等,以弥补钙和维生素D的缺乏,防治骨折。
糖尿病性皮肤病
手术治疗
糖尿病并发症发生后,大多症状轻者不需要手术治疗,少数较严重者需要手术治疗。
糖尿病神经源性膀胱病
如果有严重尿潴留,且经保守治疗无效,可考虑手术治疗,行膀胱造瘘术或膀胱颈切开术,以防长期尿路梗阻引起肾功能受损。
糖尿病性勃起功能障碍
如果药物治疗及心理治疗无效,可考虑阴茎假体植入、阴茎血管动脉搭桥等手术治疗。
糖尿病肾病
肾衰竭患者需进行透析或移植治疗。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对于较严重的糖尿病视网膜病变,需通过激光及手术治疗。
· 激光治疗:每侧眼睛至少要打4~5次激光才能完成全视网膜光凝术的疗程。激光治疗虽不能根治糖尿病视网膜病变,但可以延缓视网膜病变的进展,保护残存视力,防止失明。
· 手术治疗:如果患者眼底出血较多,或视网膜剥脱,则需尽早手术治疗,使视网膜复位。
糖尿病性冠心病
如果保守治疗无效,必要时可手术治疗,如冠脉支架置入术、冠状动脉搭桥手术等。
糖尿病足
足部出现感染坏疽时需要定期清创换药,严重的足部坏疽需要做截趾、截足甚至截肢手术。
中医治疗
部分中医药对糖尿病并发症的防治有一定作用,如肾益化湿颗粒、金水宝等中成药对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可有一定作用,但患者在用药前需咨询正规医院的内分泌科医生,以免药不对症,或者药物的副作用损伤身体。
其他治疗
预后
不同的糖尿病并发症预后不同。
治愈性
糖尿病急性并发症如果能及时治疗大多可以治愈,慢性并发症如果病变较轻,患者症状较轻,可有治愈的可能,如果病变较重,患者症状明显,大多难以治愈,只能通过及时治疗来延缓并发症的进展。
自愈性
糖尿病并发症大多无法自愈,一经确诊,需及时治疗。
根治性
糖尿病急性并发症如能尽早治疗,大多可以根治,糖尿病慢性并发症一旦出现,多难以根治。
严重性
不同的糖尿病并发症严重性不同,总体来说急性并发症大多病情危急,如不能及时治疗,可在短期内造成严重后果,慢性并发症大多会逐渐侵害机体各器官的功能。
低血糖
短期轻度的低血糖不会对人体造成太大伤害,但长期或严重的低血糖则会造成血糖失控、大脑受损、诱发心血管疾病等问题,严重的低血糖如果抢救不及时,患者昏迷持续过久可导致死亡。
糖尿病高渗性昏迷
糖尿病肠病
长期便秘会导致粪便毒素不能被及时排出,而是在体内被重吸收,加重病情;长期腹泻会导致机体营养不良及免疫力下降,严重腹泻还可诱发酮症酸中毒等急性并发症。
并发症
糖尿病高渗性昏迷如果诊治不及时,病情加重,后果严重,可出现一系列并发症:如血管栓塞、心力衰竭、肾功能衰竭、呼吸衰竭、应激性溃疡出血、血管内弥漫性凝血、脑水肿、严重心律失常、休克等,这些并发症多发于昏迷的患者。
发展史
直到1978年比利时医生Jean Pirart发布了30多年的开创性纵向研究发表后,医学界才充分认识到糖尿病与神经病变、视网膜病变和肾病等退行性疾病与血糖控制之间的确切关系。
在Jean Pirart医生长达25年的研究中,总共对4398名患者进行了大约21000次糖尿病相关检查数据,包括血液检查和神经血管评估此类检查。由于细致的方法和高水平的患者参与,Jean Pirart医生的研究在规模和持续时间方面都是前所未有的,该研究明确了糖尿病与并发症之间的明确关联,也提示了未来有望预防或降低并发症风险的前景和方向。
研究进展
2022第82届ADA年会的“大血管并发症”专题上报告了多项最新研究成果。青年起病的T2DM患者正在急剧上升,与T1DM患者相似的是β细胞功能衰减速度相对较快。糖稳态与血管并发症发生发展密切相关。脂肪肝与糖尿病常合并存在,促进糖尿病的发生发展。ADA年会口头报告中展示的有关大血管并发症的最新研究为综合管理青年起病的糖尿病患者、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发展带来了更多循证医学证据。
2022年底,EMPA-KIDNEY协作组开展的一项研究证实了恩格列净在糖尿病肾病或其他原因引起的慢性肾病患者中,具有保护肾脏和心脏的双重益处。更早些时候,非甾体盐皮质激素受体拮抗剂(MRA)、非奈利酮也被证实可为糖尿病肾病患者提供心肾双重保护。
2023年,随着临床对糖尿病肾病发病机制了解的深入,患者可选择治疗方式也有所增加。Nature Reviews Nephrology发表年度回顾,盘点了2023年糖尿病肾病治疗的4大关键性进展,糖尿病肾病患者可选择的治疗方式有所增加,同时识别糖尿病肾病进展的高风险人群策略也有所改进。这些进展都为糖尿病肾病未来的治疗提供了参考与洞见,给患者带去更多希望。
2023年,间充质干细胞作为一种具有多向分化潜能的成体干细胞,在组织修复、免疫调节等方面展现出引人注目的应用潜能。其在1型和2型糖尿病治疗方面也崭露头角。大量体外以及体内实验揭示了间充质干细胞在糖尿病治疗上有重要作用,为其临床应用奠定了基础。
参考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