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讲多练是一个教学术语,在教学中,“多练”是让学生充分动口、动手、动脑,从事阅读、表达等活动,使他们在获得字、词、句、篇等语文基础知识的同时,练就听、说、读、写等基本技能。这是学科学习基础工具性质所决定的:要掌握语文这个工具,不能全凭教师讲解,也不能单靠对知识术语的记诵,非依靠“多练”不可。这也是中学阶段发展学生智力所必需的:要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思考力、想象力,更非依靠“多练”不可。
“精讲 ”是为了帮助学生掌握课文内容的内容和形式,并提高练的
效率,所以要求教师的讲课做到:
练的方式多种多样。综合性的书面作文、口头作文是练,其它像朗读、默读、听写、答问、查字典、抄词语等也是练。“多练”既包括一定的数量要求,也包括一定的质量要求,要根据不同阶段的教学目的和不同的教学对象,运用最有效的训练方式,以求切实地培养技能,发展智力。
精讲多
练是一个完整的概念,他要求既重视讲的作用,又保证练的需要,把讲和练的作用结合起来,发挥师生两方面的积极性。就讲和练的关系说,精讲既为了给多练腾出时间,更为了给多练提供指导。所以,要全面地对待精讲多练:”讲“,要避免注入式、满堂灌、凌空说教、烦琐讲解,但并不是单纯追求讲得越少越好;”练“也不是提倡”题海战术“,多多益善,而是要在精讲指导下求的切实的效果。精讲多练并不固定讲和练的时间比例和先后程序,它的具体安排,应该因学生、因课文、因教学阶段而异。如果是讲授新知识,可先讲后练;如果是从旧知引入新知,可先练后讲。同一篇课文,在低年级学习时可能需要教师做较多的讲解指导,在高年级学习时就可扩大学生练的幅度;但如果课文不是十分深奥,学生在理解上并不十分困难,那么即使在低年级,也可多安排一些练的活动,教师只作必要的点拨指导。这种种安排,看似形式各异,灵活多变,实则都有一个共同的出发点和一致的检验标准,这样才有利于切实提高语文教学的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