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微绣是
江苏省无锡市的中国传统工艺美术品。无锡地处江南水乡、盛产
丝绸,无锡的刺绣简称”锡绣”,发展相传有2000多年历史,特别在明清时期,
锡绣盛兴,家家有绣棚,是曾经广泛流传的中国
民间工艺和家庭副业。在长期历史发展过程中,创造了丰富多彩的针法,积累了不少优秀的传统技法。曾在第一次
南洋劝业会上获得金牌。解放以来,特别是1981年以来,对“锡绣”进行研究,并在继承传统针法的基础上创新,创造了《精微绣》。精微绣的艺术特色主要表现在卷幅微小、构思巧妙、绣技精湛。今锡绣已经和
绘画一样,是代表一种历史传承的
技艺,保护它就是保存一种人类历史的印记。
历史由来
作为一种古老的传统民间艺术,精微绣是根据唐代苏鹗著《杜阳杂编》卷中文字记载的启发,经过反复研究、探索、试制发展而来的。精微绣已作为
无锡刺绣的特色,闻名海内外。
精微绣顾名思义是精致微小的双面刺绣,精微绣的艺术特色主要表现在卷幅微小,构思巧妙,锈技精湛。作品往往在很小的画面中,精心构画丰富多彩的文字和图案,经由刺绣艺人用双面绣技法精工绣制,无论细若蝇毫的文字,还是寸人豆马,都显得形神兼备、意趣无穷,令人爱不释手。人物服饰上所绣花纹和字体,须借助放大镜才能看清。精微绣问世后,得到国内外艺术界、收藏家人士的赞赏,并在全国工艺美术展览中多次获奖,被誉为我国刺绣艺苑的一株奇葩。
精微绣主要采用双面绣技法,但与一般双面绣相比,其用针、用线、用料、用色更为讲究,技术要求更高、难度更大,刺绣细部时甚至要将一根丝线细分到七十至八十分之一。一幅作品从绘画设计开始,要先将画白描在纸上,再描到绢面上,然后配针法、配色。
“以狗要用施毛绣,刻画出狗毛茸茸的感觉;骆驼则用乱针绣,不能太乱,刻画出骆驼皮毛的感觉;人物的衣服则用套针绣,才能有丝绸的质感。像人的眉毛,常常只能是凭感觉才能描绘。”
正因为难度如此之大,要掌握这种技艺,不仅靠的是几十年的苦练,还需要悟性与天分。观众看到的是一幅幅精美典雅的刺绣作品,其传承的技艺却经过数百年、上千年积淀,浓缩在传承人的一身绝技中。
历史发展
“女红”千百年来均为实用品刺绣,以折枝花果、吉祥图案为主要题材,有戳纱绣(回文彩锦绣)、挑花绣、堆纱绣、列针绣等刺绣针法。刺绣家丁佩于清道光元年刊行我国第一部刺绣专著《绣谱》,书中写道:“昔年春日,舟过梁溪,斜照满山,风光成彩。”回家后立即用“退红绒参以牙色,绣成遥山一桁”,只见“山椒新绿成林,溪中碧水鳞次”,“顿觉耳目一新”,不禁自叹“此画家所未到也”。由此诞生“观赏绣”:一种格调高雅,充满艺术意趣的“闺阁中之翰墨”,世称“闺阁绣”。锡山绣工会将“闺阁绣”推向社会和商品市场,使锡绣名闻天下。
清
光绪二十三年(1897)春,李佩黻、李韵和妯娌创办“锡山绣工传习会”,于北门泰定桥王敬修堂宅内和南门三下塘华氏延绿阁开设两处传习所,至翌年共有102位少女入会学习刺绣。其中有慕名而来的日本女士金原村子、美国女士孙宗彭。李氏妯娌的丈夫华文川、华文汇兄弟,均善书画,主张以画入绣,“通画理而刺绣之技乃工”,据此自编讲义《刺绣篇》和《修身篇》,创 “填色稀铺法”、“轮廓切马鬃法”,使中国传统绘画中的大面积烘染和远景在绣品上再现。1908年,清农工商部以“精制绣品、新法改良”,授予李佩黻特设一等奖牌。其时,无锡竞志、振秀、鹅湖等多所女校也开设刺绣科。1908年以后,锡绣作品先后获天津实业劝工场银牌奖、比利时布鲁塞尔
万国博览会一等金牌奖,意大利都阆万国博览会金牌奖。1910年,清农工商部在南京举行“第一次南洋劝业会”,“锡山绣工会”20人获团体金牌奖、荡口华璂获个人金牌奖,还获78个银牌奖,奖牌数居全国之首。1915年在美国旧金山“
巴拿马太平洋万国博览会”上,“无锡全邑得奖五十种,得奖之多几与省会相抗衡”。锡绣全盛期由此形成,“锡绣盛称于世,不惟国人知之,薄海内外靡不知之”。
锡绣代表人物华璂出身于荡口华氏世家,有深厚的书画家学渊源,她的风景绣以西洋绘画为稿本,大胆突破传统针法,运用独特的列针法、琐和针法,绣线用多色绞合,不拘泥于密针细线,通过数百种色线呈现明暗层次和天地万物中的自然光彩。她的针法是为苏绣“乱针绣”之先导。她编著的《刺绣术》于1938年由商务印书馆出版,10年间共发行4版,其艺术理论与李佩黻“绣工会”所编讲义《刺绣篇》一脉相承,强调“新绣法通于画理”,而又有发展,提出“其要在合光线”,准确把握透视。在中西文化交流中,锡绣自觉地获得了创新发展。
1959年,无锡市工艺美术研究所锡绣研究组系统整理了锡绣的百余种传统针法,并于1981年创制“精微绣”,迎来了锡绣艺术史上的第二个鼎盛期。代表作品《
丝绸之路》,尺绢画幅,绣有24人、21匹骆驼、4匹马、5头小毛驴、3条猎犬及种种器物,寸马豆人,毫发毕现,其精微处已无画稿,是艺人心手合一的绝技,叹为观止。
2007年6月9日,无锡精微绣在北京中华世纪坛展示时,温家宝总理拿起放大镜俯身观赏,并给以极高评价。
特点
精微绣的绣稿选择上要充分体现精、微的特点。恰当地运用各种针法,体现精微绣的艺术特色。色彩处理是精微绣的重要环节。灵活运用不同粗细的丝线绣制作品,是创作中的关键。
一幅《丝绸之路》的精微绣作品。这是一幅38厘米长、18厘米宽的作品,就在这幅小小的绢面上绣了21匹骆驼、24个人物、3条狗、5头驴、4匹马,要用上几百种颜色。
双面精微绣《金鸣池争标图》,画面只有手帕大小,初看,画面中有各种不同的建筑物,许多赛龙船、跳舞的欢乐场面,细细地看,还有四百多个姿态各异的人物,非常生动。
《百寿图》这幅作品,虽然画面并不复杂,但在寿星的衣服上绣有一百多个不同的寿字图案,同样给人以精致的感觉。通过刺绣的精细加工,作品就更加引人入胜了。
发展现状
进入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后,由于市场、体制等因素影响,锡绣渐渐从高点滑落,其突出表现之一就是人才的流失。
成立于1958年的中华绣品厂当年曾是锡绣的生产大户,该厂是在合作社的基础上建成的,厂里有一批刺绣老艺人。1973年,中华绣品厂设立技校,招收了几十名学员。当时有六个学员跟老艺人华慧贞、陈希清、华织素学习刺绣,其中就有后来的精微绣名家赵红育、吴鸣文等。改革开放后,中华绣品厂作为开放单位,经常有外宾参观。为适应发展旅游事业的需要,该厂在七十年代末招收了一批员工,其中有二三十人专门从事刺绣工艺品的制作。十多年之后,来参观的人少了,绣品自然也就少生产,从事锡绣的人数至1993年便锐减至五六个人,到1995年更是一个不剩。
赵红育、吴鸣文、张铭、曾友华、李军等几位锡绣传人,均没有正式收过徒弟。有人称,即使自己愿意教,恐怕也没有谁想学吧,何况“师傅”都自身难保,学会了出路在哪里?
上述状况产生的原因由于身处社会转型时期、生活节奏加快、审美情趣多样化等各种因素交互作用的结果。要绣一幅精美的作品,它耗时,周期长,属于劳动密集型产品,又有一定的技术含量,劳动力成本一直在提高,所以绣品的售价较高。与此相对应的是,锡绣的价值主要体现在观赏、收藏方面,而一般老百姓还尚未到大量消费文化产品的阶段,加上外销又不畅,这就导致绣工工资低,绣工待遇不高则只能改行。 不少人对锡绣后继乏人深感忧虑,
高级工艺美术师赵红育就曾多次说过,锡绣可以说是“人未亡,艺将绝”,这话似乎有些危言耸听,很大程度上倒是真实的写照——无锡的刺绣和全国其它许多民间艺术一样,在生存和发展方面遇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锡绣虽说未到“最危急的时候”,但正在孤独老去却是不争的事实。
代表人物
赵红育
赵红育,女,生于1958年4月,汉族,江苏省无锡人,刺绣艺术家。 国家级
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 省级工艺美术大师。毕业于
南京师范大学美术系,研究员级高级工艺美术师。现任无锡市民间艺术博物馆工艺美术大师工作室主任、中国工艺美术学会会员、江苏省美术学会理事、无锡市工艺美术学会秘书长、常务理事,1996年江苏省政府授予“江苏省工艺美术名人”(刺绣)。
1973年,赵红育师从无锡著名刺绣老艺人高级工艺美术师华慧贞学习刺绣,1979年调入无锡工艺美术研究所从事刺绣研究和创作工作。在30多年的艺术生涯中,在继承锡绣传统的基础上,整理创作出戳纱针法一套87种,又有许多创新发展,在继承传统的“切马鬃绣”的基础上创新品种“马鬃绣”,作品入选全国工艺美术展览会。特别是首创成功的双面精微绣,作品卷幅微小,内容丰富,构图精巧,绣技精湛,与一般双面绣相比,技术要求更高,难度更大,在用针用线用料用色上更严谨讲究,尤其在绣刺细部时,须将一根丝线分成七十至八十分之一,局部细微之处,无法用笔勾勒,全凭手眼与心灵相通方能绣成。许多作品被国家领导人和外国元首、著名人士收藏。许多作品曾多次在美国、德国、法国、瑞士、日本、巴西、斯里兰卡、新加坡、新西兰、中国香港地区、中国台湾地区等国家和地区展览,得到高度评价和赞赏,并为海内外收藏家所追捧。
获奖情况:作品曾多次在全国、省市重大的工艺美术评比、展览中获金奖银奖。
作品双面精微绣《丝绸之路》被国家作为“中国工艺美术珍品”收藏于
中国工艺美术馆。
作品《百鸟朝凤》、《饮中八仙》获中国工艺美术品“百花奖”。
作品《百寿图》获全国旅游产品一等奖。
发绣长卷作品《古运河梁溪风情图》获“中国大世界吉尼斯之最”,并获江苏省大阿福金奖。
吴鸣文
吴鸣文,女,汉族,籍贯江苏,1957年出生,
高级工艺美术师,市级非物质文化
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从小受家庭熏陶,8岁起师从姑妈吴爱珠学习刺绣,至今已46年。1979年进无锡工艺美术研究所,在工艺大师华慧贞的指导下,从事双面精微绣研究。创作时用特细针,将普通花线劈为八十分之一,创作一幅5寸见方的作品,一般要用半年的时间。其作品以中国古典人物为主,纤毫毕现,精微至极。作品《丝绸之路》被中国工艺美术馆收藏,其他代表作品有:《
韩熙载夜宴图》、《击鞠图》、《游春图》、《琵琶行》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