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虫名,为半翅目,
缘蝽科。分布于中国各地。危害作物有高粱、粟、玉米、水稻、烟草、向日葵、红麻、青麻、大麻等。以成、若虫刺吸种子穗部未成熟籽粒的汁液,影响产量、质量。
成虫体长6~7mm,体草黄色,有浅色细毛。头略呈三角形,头顶、前胸背板前部横沟及后部两侧、小盾片基部均有黑色斑纹,触角、足有黑色小点。腹部背面黑色,第5背板中央生1卵形黄斑,两侧各具较小黄斑1块,第6背板中央具黄色带纹1条,后缘两侧黄色。卵长0.8mm,椭圆形,初产时血红色,近孵化时变为紫黑色,每1卵块有卵10多粒。若虫初孵血红色,卵圆形,头部尖细,触角4节较长,胸部较小,腹部圆大,至5~6龄时腹部肥大,灰绿色,腹部背面后端带紫红色。
华北年生2—3代,以成虫潜伏在杂草丛中、树皮缝、墙缝等处越冬。翌春恢复活动,先为害杂草或蔬菜,7月间春谷抽穗后转移到谷穗上产卵,每雌产卵40一60粒。卵期3—5天,若虫期10一15天,共6龄。2—3代则产在夏谷和高粱穗上,成虫活动遇惊扰时迅速起飞,无风的天气喜在穗外向阳处活动。
因地制宜种植抗虫品种。尽量机耕后再播种,如为重茬播种,必须事先清洁田园。秋收后也要注意拔除田间及四周杂草,减少成虫越冬场所。根据成虫的越冬场所,在翌春恢复活动前,人工进行捕捉,效果很好。出苗后及时浇水,可消灭大量若虫。成虫发生期喷撒2.5%敌百虫粉剂1.5kg/亩;或喷洒下列药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