粗朴寺(Thick temple)是位于西藏的寺庙。
地理位置
粗朴寺位于堆龙德庆县境内,距拉萨约七十公里。
历史沿革
粗朴寺于1187年由一世噶玛巴都松钦巴修建,初建时寺庙规模不大。二世噶玛巴继位后从元朝政府得到一笔拨款进行了扩建,形成较大规模,但在1410年毁于地震。1414年,明成祖又拨下一笔专款,在五世噶玛巴主持下又得以重建。20世纪70年代
噶玛噶举派也被称作黑帽派,因1256年蒙古汗哥赐予二世噶玛巴一顶金缘黑帽而得名。从此以后,逐渐形成以粗朴寺为中心的黑帽转世传承系统。1259年忽必烈继位,忽必烈是萨迦派八思巴的信徒,故大力推崇萨迦派。因噶玛巴不愿为忽必烈做事而被囚禁。噶玛巴被释放后回到楚布寺,他的晚年全力投入粗朴寺的整修和扩建工作,死于1283年。逝世前,他在粗朴寺开创了活佛转世的宗教习俗,后来被西藏的其它教派推而广之。
八百多年中,已传承至第十七世噶玛巴,是藏传佛教一个影响很大的教派。1992年9月27日,第十七世噶玛巴活佛伍金卓堆·赤列多杰的坐床典礼在粗朴寺隆重举行。这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以后中央政府批准的第一位转世活佛。 朝圣者和游客如果运气好的话,可以得到十七世小活佛噶玛巴的摸顶--这一仪式每个月才可以举行一次。据说,被摸顶者一生可以免于灾祸。
寺内景点
粗朴寺坐北朝南,南、西、北三面环山,以杜康大殿为中凡,背山面水,河南岸高山北麓筑有一座高大的展佛台,主殿四周环绕着4个扎仓,并以经堂、神殿、僧舍及喇章、静室外等建筑群组成一座雄壮观的古老佛刹。
进寺门前便是一个大广场,面积1520平方米。广场中央矗立着一方石碑,这就是著名的“江浦建寺碑”。此碑立于9世纪墀祖德赞时期,碑文中说:“乃于堆龙之江浦建神殿,立三宝之所依处。”9世纪初由尚·蔡邦达桑聂多(吐蕃权臣)建造的江浦神殿早在朗达玛灭法时毁坏,但建寺石碑(高256厘米,宽48厘米,厚18厘米,上刻古藏文:正面46行、侧面21行)却被完整地保存下来,并移至粗朴寺内。如今这一珍贵的文物成了粗朴寺悠久历史的佐证,是研究吐蕃时期政治、经济、宗教、文化不可多得的重要历史资料。
穿过广场登上24级石阶,便是有6根立柱的明廊。从明廊进去便是粗朴寺的主要主要建筑杜康大殿,高三层,布局呈正方形,面积614平方米,由经堂和佛殿等组成。经堂中心升起一层,构成33.6平方米的高敞天窗用以采光。这里是全寺僧侣集会、诵经的活动场所。经堂内装饰华丽、雕梁画栋,帏幔交织,五光十色;经堂四壁绘有
十六罗汉等壁画。
从经堂后面拾级而上是桑杰多贡佛殿(高约9米),殿中央供有释迦牟尼、无时寿佛和第十六世噶玛巴活佛的塑像。佛殿两旁为通壁大佛龛,龛中供奉着一千余尊佛像。殿侧有第十六世噶玛巴活佛的灵塔。
杜康大殿第二层楼中部为大经堂天井,靠南有一排房子共3间,正中一间是第十七世噶玛巴活佛为朝拜信徒摸顶之处,面积84平方米,基佐右两间戽分别为司徒活佛和杰曹的卧室。
杜康大殿第三层楼大平台外,靠北有两间房子,一间名“贝康”即藏经室,长13.6米,宽6.4米,高4米余,北墙经架壁立,盛放着各类经典;贝卓康东面那间房子是第十七世噶玛巴的卧室。除杜康大殿外,其西面还有一座两层建筑的扎仓、5个护法神殿,以及强仔康、印经堂、接待室等。
粗朴寺的西侧有两座白塔:前塔为方形塔座,上为宝瓶状塔身;后塔的塔座、塔身皆为方形,形制古朴。据《贤者喜宴》记载:西夏第五代皇帝仁宗崇信信佛法,曾派使者入藏迎请楚浦寺的大师都松钦巴往西夏传法。都松钦巴即派巴往西夏传法。都松钦巴即派他的弟子格西·藏索哇去西夏,被仁宗封为“上师”。当都松钦纠在粗朴寺修建白登哲蚌宝塔时,西夏仁宗特献赤金璎珞及幢、盖等饰物。都松钦巴圆寂后,在其焚化处又建造吉祥聚米塔,格西·藏索哇又以金、铜包裹此塔。这一时期的来往成为西夏与
西藏佛教交往的一段佳话。
粗朴寺背后的加日吐切琼博山腰处,有一座白色建筑物——卓康,系粗朴寺僧人修炼之处。一般修炼时间为三年三个月三天。修炼期间不准外出,也不能与外界任何人接触,他们的食品有专人从一个窗洞中传递进去。此外,寺内的古迹还有噶玛巴朝佛的影像石、金鱼朝圣的石纹自然图案,以及后山上第一世噶玛巴修道的岩窟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