粉红凤头鹦鹉是凤头鹦鹉科凤头鹦鹉属的鸟类。粉红凤头鹦鹉体长35厘米左右,喙灰白色,眼周裸皮粉色或灰褐色。胸部和脸部是粉红色的,下体配以灰色的翅膀和尾羽,头部具不发达冠羽。脚灰黑色。雌鸟虹膜呈红棕色,雄鸟、幼鸟虹膜则是暗黑色。幼鸟刚出生时覆盖一层浅粉色的绒毛。
粉红凤头鹦鹉共有3个亚种,体长35-36厘米,体重270-350克,鸟体为暗粉红色,前额、头冠以及颈部为带点白色的浅粉红,翅膀以及尾巴为灰色;下腹部、肛门附近、二级
覆羽、臀部以及尾巴上方的内侧羽毛均为浅灰白色,三级飞羽中灰色和暗灰色,尾部的顶端是比较暗的浅灰色,尾巴的底面是均匀的棕色,喙角彩色,鸟喙为腊白色。雄鸟虹膜黑棕色,
雌鸟虹膜则为红色;腿灰色。
粉红凤头鹦鹉喜欢栖息在森林地带、草地、半干旱的地区、牧区、公园,人类活动的庭院和城镇都见的到其踪迹。在澳北地区,频繁的活动于山林,而在澳南,它们更倾向于住在平原温带森林。在夏季,多见于林地,主要是在凉爽,阴凉的河流附近。在冬天,愿意生活在比较干旱的林地在海拔比较温和的地区。一年期间,也走访了市区的公园和花园。 这种鸟喜欢开放的区域,几乎总是避免茂密的森林。
粉红凤头鹦鹉平常聚集成很松散的群体一起活动,有时会在某些牧场聚集近千只的大群,叫声尖锐粗哑,时常和
大葵花凤头鹦鹉一起行动。是杂食动物,消耗各种各样的植物种子,如燕麦、小麦或许多百草。此外,还摄取昆虫和它们的幼虫,浆果,嫩芽,花和桉树的种子。喝水的方法有很多,要么站在池塘泥壤处的吞下一大口,或用燕子的方式在飞行中吞水,也可以选择降落在池塘中间,将喙在水中浸入。喜欢在地上觅食。尤其喜欢在农人耕种的谷类作物以及
向日葵田觅食,因此常常造成农作物庞大的损害。人工繁殖鸟个性活泼好奇,即使野生鸟抓来都相当容易驯服,是很多人喜爱的宠物鸟,但是在性成熟以后可能会个性转变而具有攻击性。
粉红凤头鹦鹉在澳大利亚南部的繁殖期是7-12月,北部则是2-6月,在澳大利亚中部则视降雨量而定。如果食物充足气候适中,一年可以繁殖两次。巢一般建在离地面2至20米以上的桉树的树洞里,巢的入口处周围用树皮掩饰。一次可产下2-6枚卵,孵化期间约25天,雏鸟7或8周周羽毛可以长成,在野外曾经有和
米切氏凤头鹦鹉以及
长嘴凤头鹦鹉杂交的纪录。
在人工饲养下采用木板钉制巢箱时,每年4-8月繁殖,巢箱最好以大树干掏一个直径20厘米的洞代替,巢的大小为长40厘米、宽25厘米、高25厘米。在巢的边角和巢洞边要钉上铁皮以防它们将巢箱啃坏。巢内提供不少于3厘米厚的刨花或粗木屑。在种鸟繁殖、孵化期间应注意环境的安定,尽量减少外界的干扰,避免惊吓。以免惊动亲鸟后弃巢,影响孵化和育雏。在繁殖期应加喂牡蛎粉或骨粉无机盐等,每天提供少量饼干(或烤面包片),育雏期间应每天加喂煮熟的鸡蛋。冬季繁殖期室内的温度应保持在20℃以上,相对湿度在45%~50%为宜,要保持室内空气流通。饮水要时常更换以保持清洁。
该物种分布范围广,不接近物种生存的脆弱濒危临界值标准(分布区域或波动范围小于20000平方公里,栖息地质量,种群规模,分布区域碎片化),种群数量趋势稳定,因此被评价为无生存危机的物种。
列入《
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 2012年濒危物种红色名录ver 3.1——低危(L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