类鼻疽假单胞菌(P.pseudomallei)又名惠特莫尔氏假单胞菌,为革兰阴性、两端浓染短杆菌,存在于土壤中,在东南亚及澳洲多见,常寄居水和土壤中,能经创伤引起人的类鼻疽和感染马、牛、绵羊、猪、狗、猫等动物。与鼻疽假单胞菌有共同抗原,鼻疽菌素试验能产生交叉反应。
类鼻疽假单细胞菌本病病原体为类鼻疽
伯克霍尔德菌(Burkholderiapseudomallei),本菌被Whitmori和Krishnaswami确定。因其形态与培养特性类似鼻疽杆菌,血清学上又有明显交叉,将其命名为类鼻疽杆菌(Pseudomonaspsedomallei),后又将其改名为类鼻疽假单胞菌。1993年国际上根据其新发现的生物学特性,将其定名为类鼻疽伯克霍尔德菌。类鼻疽杆菌为短而直的中等大革兰阴性球杆菌,长1~2μm,宽0.5~0.8μm,多单在,偶成对或丛集,不形成荚膜及芽孢。一端有三根以上鞭毛,故运动活泼。普通染色常见两极浓染,用感染脏器样品制备的压印片染色时,可见菌体周围有不着色的白圈,即所谓伪荚膜。本菌为需氧菌,能在普通培养基上生长良好,加入甘油可促进生长。在4%甘油营养琼脂上培养24h,形成正圆形,中央微隆起,呈光滑型菌落,48~72h后变为粗糙型,表面出现蜂窝状皱褶,并呈同心圆状,培养物有强烈的霉臭味。本菌生化反应特性活泼,能分解葡萄糖、乳糖、麦芽糖、甘露醇、左旋核糖及蔗糖等,产酸不产气,但不分解左旋木糖。
本菌含有两种主要抗原,一为特异性耐热多糖抗原,另一为与鼻疽杆菌相同的不耐热蛋白质共同抗原;其次还有
鞭毛抗原。根据其不耐热抗原的有无,又可分为两个血清型:Ⅰ型菌具有耐热和不耐热两种抗原,主要分布于亚洲地区;Ⅱ型菌只有耐热抗原,主要分布于澳大利亚和非洲地区。类鼻疽杆菌在外界环境中的抵抗力较强,在粪便中存活27天,尿液中17天,腐败尸体中8天,在水和土壤中可存活1年以上。在自来水中也可存活28~44天,据观察该菌在约含40%水的土壤中经726天仍存活。加热56℃,10min可将其杀死,各种消毒剂常用浓度迅速杀灭本菌,但苯酚和
甲酚皂溶液的杀菌效果不理想。一般选用5%的氯胺T(chloramines-T)作为常规的消毒剂。
在血平板上经24小时培养呈细小菌落,48小时后菌落增大至中等大小,灰黄色,外形似车轮状或菊花样。菌落周围呈半溶血状态。在液体培养中,初为混浊生长,后形成皱褶菌膜。在麦康凯平板上为分解乳糖的红色菌落;在SS平板上生长不良;在含2%和3%NaCl
营养琼脂平板上不生长。所有生长菌落的平板均有浓烈的异味。菌体形态为革兰阴性、两端浓染短杆菌,单极端有1~4根鞭毛。2.生化反应:氧化酶、
磷酸酯酶、硝酸盐还原酶阳性,色氨酸、尿素、DNA酶、乙酰胺酶、枸橼酸盐、H2S、水杨素、丙二酸盐、七叶苷、亚碲酸盐、VP、赖氨酸、鸟氨酸、鼠李糖及ONPG均阴性。3.血清学试验:分离菌株与标准类鼻疽假单胞菌诊断血清凝集反应阳性。分离菌株与病人血清亦凝集反应阳性,效价1∶160。
白细胞总数正常或增多,
中性粒细胞数增加。经防污染采样技术获得的痰标本,诊断价值较大。痰涂片发现革兰阴性球杆菌可成为诊断的重要线索。
类鼻疽病(melioidosis)的临床表现变化无常,潜伏期少则2~3天,多则数年,起病可急可慢,虽最常累及肺部,但人体内几乎每一器官均可侵犯,因此,误诊率极高。肺类鼻疽病为最常见感染类型,表现为原发性或血源播散性肺炎。前者最易误诊为肺结核,除临床表现相似外,X线胸片是导致误诊的重要原因,其多侵袭上叶,呈实变或浓烟样浸润,并可有薄壁空洞(2cm~7cm)。少数病人并发胸腔积液、
胸膜粘连及肺门
淋巴结肿大。至于类鼻疽败血症及多部位脓肿的诊断,如无病原学根据,则更为困难。Puthucheary等复习了50例类鼻疽病人资料,发现76%的病人有基础疾病,如糖尿病、白血病或实体肿瘤及
系统性红斑狼疮等。泰国报告类鼻疽假单胞菌是该国肝脓肿的主要病原菌之一。因此,凡生活在疫区(热带、亚热带),有上述基础疾病者,患有原因不明发热,或抗结核治疗无效的“肺结核”病,或化脓性疾病均应考虑本病,应及时作病原学检查,包括渗出物、脓液等作涂片、培养和免疫学试验,尽快确诊。
类鼻疽病治疗的关键在于抗菌。文献报告类鼻疽假单胞菌对氯霉素、
哌拉西林、头胞噻肟、
头孢他啶、西力欣、
复方新诺明敏感,并推荐头孢他啶作为治疗重症如败血症的首选药[3]物。根据我院
药敏试验,头孢他啶敏感率仅为13.3%,而
替卡西林、
阿莫西林及泰能则更为敏感,应作为首选治疗药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