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91年,法国国民代表大会通过了以长度单位米为基本单位的决议。1875年5月20日,由17个国家代表在巴黎签订了“米制公约”,从而为米制的传播和发展奠定了基础。组织的宗旨是为了保证在国际范围内计量单位和物理量测量的统一,建立并保存国际原器进行各国基准的比对和技术协调,建立
国际单位制并负责改进工作,从事基础性的计量学研究工作。
国际计量大会(CGPM)?国际计量大会由米制公约缔约国的代表参加,是米制公约组织的最高组织形式,每四年召开一次大会,第一届国际计量大会召开于1889年。国际计量委员会(CIPM)
国际计量委员会是米制公约组织的领导机构,由缔约国的18名成员组成,受国际大会的领导,每两年召开一次会。国际计量局(BIPM)国际计量局是米制公约组织的常设机构,是计量科学研究工作的国际中心,其机构设在法国的巴黎。咨询委员会:目前共设有八个咨询委员会,是国际委员会下属的学术机构。
国际计量大会的任务是:①讨论和采取保证
国际单位制推广和发展的必要措施 ;②批准新的基本的测试结果,通过具有国际意义的科学技术决议;③通过有关国 际计量局的组织和发展的重要决议。
国际计量委员会的任务是:负责起草和执行国际计量大会的决议,指导和直接 监督国际计量局的工作。CIPM下设10个咨询委员会(见附2),任务是就BIPM的研究 工作方向、CIPM直接作出的决议或提交计量大会批准的决议向CIPM提出建议。 国际计量局的任务是:①建立主要物理基准,保存国际原器,建有保存国际计 量原器及标准的实验室、陈列室等;②进行国际间国家基准比对;③组织交流计量 技术;④进行并协调有关
基本物理常数的测定工作。
1977年5月10日我国致函
法国 政府,宣布加入米制公约组织,1977年6月16日法国政府复照确认。 从1979年起国家计量局顾问
王大珩教授当选为国际计量委员会委员。1995年 10月第20届国际计量大会上正式改选我国代表、
中国测试技术研究院副院长高洁研 究员为CIPM委员。 我国参加米制公约组织的活动有: (1)参加各次国际计量大会和计量委员会会议,参加各咨询委员会召开的大部分 会议; (2)参加BIPM组织的国家基准国际比对; (3)与BIPM比对基准仪器。 我国历年都向米制公约组织交纳会费,近年每年会费约9万美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