簋街
北京市东城区东直门内大街
簋街,又称“鬼街”,位于北京市东城区境内,东起东直门立交桥,西至交道口东大街,全长1472米。
历史沿革
2000年,簋街开街,制作青铜爵,矗立在街道最东端的东直门立交桥桥头。
2008年8月1日,青铜爵被撤下,更换为青铜伯簋。
2016年9月,北京市东城区开始对簋街开展全面整治。
2017年5月1日,簋街正式开街。
建筑布局
北京有很多著名的小吃,像卤煮火烧爆肚羊蝎子等等,几年内,簋街又兴起了一条以麻辣小龙虾为特色的饮食链。馋嘴蛙重庆烤鱼则又一次成为了簋街饮食的主角。
作为国外的游客们,他们更喜欢簋街是由于这里毗邻大使馆,因此这里是他们了解中国饮食文化的一个好地方。在簋街你经常可以看到许多老外在这里聚集一桌。三五个中国人夹杂在中间,大家一起交谈,桌子中间可能是一个超辣的火锅或者飘出浓香的烤鱼。在这里外国人的饮食习惯也已经被中国的美食所同化,成功地将中国美食介绍到国外可谓功不可没。
簋街的经营很大程度上源自于市场的流行。原本应该坚持自身特色的簋街上食物种类已经越来越少,而一路走下去都是经营着一样的食物。这让许多习惯了夜晚到处搜食的夜游神们少了许多探索的乐趣。即使如此,我们还是可以在簋街找到不少全国各地的特色名吃。例如火锅、煲汤、粥类。总的来说,簋街还算是北京饮食业内一个极有特色的地方。当然作为我们可能更希望簋街能够更多的去经营来自其他地方的口味,让这种同一食品的比赛最终成为历史,带给大众和游客们更好的美食享受。
主要景点
东药王庙
东药王庙,俗称“药行会馆”,始建于明万历四十五年(1617年),原有山门一座,内有天王殿,面阔三间,灰筒瓦顶,前有月台,殿前有方座石碑一通,通高4.3米。现仅存红墙绿瓦的山门(后复建),门额上书有“敕建福世普济药王庙”。山门旁有一座经过整修但字迹不清的残碑,矗立在围栏中,旁边有一株古槐树。
历史文化
相传在清朝年间,北京的各个城门都有它专门的用途,不得随意使用。例如朝廷出兵就走德胜门,处决犯人走宣武门等等。东直门则是专门为了往北京城内运送木材并往城外运送死人用的。由于当时东直门属于城乡结合部,城门内自然形成了最初的早市,在东直门内贩卖杂物菜果的小贩们后半夜开始蹲点叫卖,黎明时期则四散开。这些小贩们以煤油灯取光,远处看上灯光朦胧,加上周围随处可见的棺材铺和杠房,很有令人毛骨悚然的感觉。故此地被人称为“鬼市”。而奇怪的是市场大潮开始后东直门大街两侧的很多商家店铺开始进行各种各样的生意,但是几乎都赔上了店老板的棺材本,甚至连唯一的国营百货商店也不得不关门歇业了,此地之邪令人甚是不解。但随后人们发现在这条街上只有开饭馆的生意能成功,而且这里的饭馆白天几乎没有人光顾,但是到了晚上却门庭若市车水马龙另有一番繁荣景象。至于是不是像当地老人们说的,到了夜里鬼们都要进城吃饭而形成了如此繁荣就谁也解释不清了。由于夜晚热市的形成,鬼街已经在北京家喻户晓,当然很多人也看到了这里巨大的商机,就连当地政府也是从开始的排斥强管到了后来的扶持,区商委还把这里命名为“东内餐饮一条街”。只是由于“鬼”字终究不雅,于是东城区委的工作人员们就开始冥思苦想的要为鬼街易名,但是在这里经营的老板们大都不同意,说害怕改了名就坏了风水,今后在这里的生意就没法做了。就在这时候工作人员发现了字典里有这个音同字不同的“簋”字,而且这个字还能和吃沾上边,于是开始大肆宣传并且还在东直门立交桥鬼街一侧的桥头做了一个“簋”的大铜塑像,于是就有了现在这个文明的“簋街”。
文化活动
2022年8月4日,簋街举办由北京市商务局主办,东城区商务局、东城园管委会、北新桥街道办事处、北新桥簋街管委会协办,北京烹饪协会、簋街商会、燕京啤酒集团承办的东直门商圈代表活动“簋街不夜节”。
旅游信息
地理位置
簋街位于北京市东城区境内。
交通路线
北京市内乘坐815、124路接到东直门内小街下车即到,或者乘674路到北新桥下车即可。
北京市内乘坐地铁5号线,在北新桥站下车前往。
最新修订时间:2024-10-05 13:44
目录
概述
历史沿革
建筑布局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