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文字
篚,汉语三级字,读作篚(fěi),指古代盛物的竹器,圆形的盛物竹器。
现代释义
基本字义
篚fěi
⒈ 古代盛物的竹器。
基本词义
◎ 篚 fěi
〈名〉
(1) 圆形的盛物竹器 [round bamboo basket]
厥贡漆丝,厥篚织文。——《书·禹贡》
洗有篚。——《仪礼·士冠礼》
设膳篚。——《仪礼·燕礼》
受肺脊实于篚。——《仪礼·士虞礼》
(2) 又如:篚箧(竹编的小箱)
古籍释义
康熙字典
《广韵》《集韵》《韵会》府尾切《正韵》方尾切,𠀤音匪。《广韵》竹器。方曰筐,圆曰篚。《孟子·注疏》篚,以竹为之,长三尺,广一尺,深六寸,足高三寸,上有盖也。《书·禹贡》厥篚织文。《仪礼·士冠礼》有篚。《注》篚,竹器如笭者。 《正韵》通作匪。《韵会》亦作棐。《汉志》赋入贡棐。《注》师古曰:棐与篚同。
说文解字
【卷五】【竹部】篚
车笭也。从竹匪声。敷尾切
说文解字注
(篚)车笭也。释器曰。舆、革前谓之鞎。後谓之笰。竹前谓之御。後谓之蔽。按此对文则别之。散文则不别。诗言簟笰。毛曰。簟、方文席也。笰、车之蔽也。周礼巾车。蒲蔽棼蔽等。蔽卽笰也。故郑引翟茀以朝作翟蔽以朝。竹前竹後、许所谓车笭也。广雅曰。筤谓之?。又曰。阳门、簈篁、雀目、蔽簹也。皆谓车笭。笭之言棂也。言其昤曨也。茀、诗硕人从艸。载驱从竹。从竹者误也。茀之言蔽也。篚是正字。茀是假借字。如仪礼今文作厞。古文作茀。厞茀同字。从竹。匪声。?尾切。十五部。按依许匡匪之匪不从竹。在匚部。从竹者专谓车笭。
参考资料
康熙字典.汉典.
说文解字.汉典.
孔庙祭祀.曲阜文博网.2012-11-16
最新修订时间:2024-05-16 09:35
目录
概述
现代释义
古籍释义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