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庆福,1921年,简庆福出生于
香港商人家庭,原籍
广东中山。年幼移居上海,入学就读。 20世纪40年代,简庆福入
上海美术专科学校学习
绘画,先后从师于
刘海粟、
张充仁大师。在
张充仁画室结识热心摄影的同学
刘旭沧,受刘的影响开始摄影创作。1948年回
香港、
澳门,参加当地摄影活动,并成为香港摄影学会高级会员,年仅30岁时获得
美国摄影家协会基石级会员荣衔。
个人履历
1951年,简庆福在新加坡国际摄影比赛上初次获奖,那是幅1946他初出茅庐在
澳门拍摄的习作《向前进》,从此一生与摄影结下了不解之缘。
1952年,黑白作品《奔在自由之路》又获
香港摄影学会第七届国际沙龙影展铜奖。
1953年拍摄的《水波的旋律》获
香港摄影学会第八届国际沙龙影展金奖。这是“0”的突破,华人首次在该影展获得金奖,轰动
香港摄影界。
自1952年起,他的
《黄山云》、《奔在自由之路》、《水波的旋律》、和《
西红柿》等在
香港摄影学会的影赛中,连续四年被全体会员评选为最佳作品。从此他名声鹊起,有口皆碑。之后不再参加摄影比赛,经常被聘请担任国际、国内许多重大影赛的评委。
1958年作为
香港特邀代表赴北京,出席
中国摄影学会(后改名为:中国摄影家协会)会务活动,后长期出任该会的国家、国际影展的评委等。
个人影展
简多次举办过影展和出版摄影作品,重要的有:
1955年在
澳门沙龙摄影学院举办个人影展,同年此影展应美国路易士安那州国立艺术馆邀请,在美国展出。
1956年南非《Die Transvaler》报,专版介绍简的摄影创作;
1956--57年中国《人民画报》等大篇幅发表《海恋》等力作,这是新中国媒体最早介绍的一批
香港摄影作品;
1959年简和刘怀广、张汝钊等联合举办
香港首次彩色摄影展览;
1979--1981年在广州、上海和北京等地巡回举办个人影展;
1982年,捐赠给上海摄影家协会办公楼一座;
1980、1987、1998年三次出版《
简庆福摄影集》;
1993年简和
陈复礼、
何藩、张五常联合举办《往日时光》影展;
2000--2005年和连登良、
黄贵权联合举办《三人行》、《夕阳颂》、《乐晚情》等影展,这些展览在北京开幕后又到中国十余个省市巡回展出。
2000年发起、赞助出版《影艺春秋(香港摄影1900—2000)》大型史册,其中刊载简的代表作品多幅。
出版图书
职业生涯
2007年7月20日,
香港机场管理局机场管理总监伍翘楚(右)与知名摄影家简庆福(左)在“光影·画意”摄影展览上
从20世纪30年代起简庆福的摄影创作从未间断,走遍祖国大江南北、全球五洲四海,早期拍摄社会纪实摄影,后热衷于艺术风光创作,佳作众多,并热心支持各种摄影公益活动。
1941年开始钻研影艺。
20世纪40年代,简庆福入
上海美术专科学校学习绘画,先后从师于
刘海粟、
张充仁大师。在
张充仁画室结识热心摄影的同学
刘旭沧,受刘的影响开始摄影创作。
1948年回
香港、
澳门,参加当地摄影活动,并成为香港摄影学会高级会员,年仅30岁时获得
美国摄影家协会基石级会员荣衔。
1951年,简庆福在新加坡国际摄影比赛上初次获奖,那是幅1946他初出茅庐在
澳门拍摄的习作《向前进》,从此一生与摄影结下了不解之缘。
1952年,黑白作品《奔在自由之路》又获香港摄影学会第七届国际沙龙影展铜奖。
1953年拍摄的《水波的旋律》获香港摄影学会第八届国际沙龙影展金奖。这是“0”的突破,华人首次在该影展获得金奖,轰动香港摄影界。
自1952年起,他的《
黄山云》、《奔在自由之路》、《水波的旋律》、和《西红柿》等在香港摄影学会的影赛中,连续四年被全体会员评选为最佳作品。从此他名声鹊起,有口皆碑。之后不再参加摄影比赛,经常被聘请担任国际、国内许多重大影赛的评委。
1958年作为香港特邀代表赴北京,出席中国摄影学会(后改名为:中国摄影家协会)会务活动,后长期出任该会的国家、国际影展的评委等。
近年来致力于摄影艺术的研究,还经常在世界各地举办个人摄影艺术展览。
相关评论
从20世纪30年代起简的摄影创作从未间断,走遍祖国大江南北、全球五洲四海,早期拍摄社会纪实摄影,后热衷于艺术风光创作,佳作数不胜数。其中《水波的旋律》被中国文化部民族文化促进会选为20世纪中国经典摄影作品。
简庆福先生是中国摄影界德高望重的前辈。他为摄影创作百折不挠,苦心孤诣,行迹荒山野林、出没边陲村寨,奔走不毛戈壁,深入世俗市井,为掠取人间美景真情,跌伤过腰,颠翻了车,……但毫无怨言,乐此不疲。简认为:千万里追寻一个好画面,比自己作品得奖更有满足感。在创作思想上,简有胆有识,提倡创新。他气度俨然,胸襟开阔,其乐观直率的个性和真挚的感情,常常渗透于作品之中。
简庆福先生关心祖国摄影事业发展,待人慷慨豪爽,常常资助各种活动,而不要留名宣扬自己,知情者无不敬佩,称赞简老具有大家风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