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翁学士书
清代姚鼐创作的散文
《答翁学士书》是清代文学家姚鼐创作的一篇散文。
作品原文
答翁学士书(1)
鼐再拜,谨上覃溪先生几下。昨相见承教,勉以为文之法(2),早起又得手书,劝掖益至(3),非相爱深,欲增进所不逮(4),曷为若此?鼐诚感荷不敢忘。虽然,鼐闻今天下之善射者,其法曰:平肩臂,正脰(5),腰以上直,腰以下反句磬折(6),支左诎右(7);其释矢也,身如槁木(8)。苟非是,不可以射。师弟子相授受,皆若此而已(9)。及至索伦蒙古人之射(10),倾首,欹肩(11),偻背(12),发则口目皆动,见者莫不笑之。然而索伦蒙古之射远贯深而命中(13),世之射者,常不逮也。然则射非有定法亦明矣。
夫道有是非,而技有美恶。诗文,皆技也,技之精者必近道。故诗文美者,命意必善。文字者,犹人之言语也。有气以充之,则观其文也,虽百世而后,如立其人而与言于此,无气则积字焉而已。意与气相御而为辞(14),然后有声音节奏高下抗坠之度,反复进退之态(15),彩色之华。故声色之美,因乎意与气而时变者也。是安得有定法哉?
自汉、魏、晋、宋、齐、梁、陈、隋、唐、赵宋、元、明及今日,能为诗者殆数千人,而最工者数十人。此数十人,其体制固不同(16),所同者,意与气足主乎辞而已。人情执其学所从入者为是(17),而以人之学皆非也;及易人而观之,则亦然。譬之知击棹者欲废车(18),知操辔者欲废舟(19),不知其不可也。鼐诚不工于诗,然为之数十年矣。至京师,见诸才贤之作不同,夫亦各有所善也。就其常相见者五六人,皆鼐所欲取其善以为师者。虽然,使鼐舍其平生而惟一人之法(20),则鼐尚未知所适从也。
承先生吐胸臆相教,而鼐深蓄所怀而不以陈,是欺也,窃所不敢。故卒布其愚(21),伏惟谅察(22)。
作品注释
(1)翁学士:翁方纲(1733—1818),字正三,号覃溪,晚号苏斋,直隶大兴(今属北京市)人。清代著名书法家、金石学家;精于鉴赏,尤长考证,著名碑帖多经他题跋;官至内阁大学士。著有《两汉金石记》、《汉石经残字考》、《复初斋文集》等。
(2)勉:勉励。
(3)劝掖:勉励扶持。
(4)不逮:不足,缺陷。
(5)脰(dòu豆):脖子,颈。
(6)反句磬折:腰向后弯曲。“句”同“勾”,弯曲。磬折:弯腰。
(7)支左诎右:左腿支撑,右腿弯曲。“诎”同“屈”。
(8)身如槁木:注意力集中,全身不动如枯木。
(9)授受:老师教,学生学。授:给予。受:接受。
(10)索伦:地名,清代属黑龙江,今内蒙古自治区有索伦旗,在呼伦贝尔盟中部偏西。
(11)欹肩:肩臂倾斜。
(12)偻背:弯背。
(13)贯:穿入。
(14)相御:交相为用,结合。
(15)反复进退:文章的波澜曲折。
(16)体制:文章、诗歌的格局、体例。
(17)人情:人心、世情,社会风气。执其学所从入者为是:把自己入门时所学的东西看作是正确的,即从学谁入门,就认为谁的正确。
(18)击棹:用棹击水,指划船。
(19)操辔:骑马驾车。辔:驾奴牲口的缰绳。
(20)舍其平生:舍弃平生所从事的。法:师法,学习。
(21)卒布其愚:终于说出自己的愚见。布:说出,讲明。
(22)伏:表敬副词,常用在动词前,表示尊敬,如“伏闻”、“伏惟”等。
翻译
我恭敬的给覃溪先生您写信(再拜,谨上覃溪先生几下应是信件开头的敬辞)。昨天相见,承蒙您的教诲,用作文章的方法勉励我;今早起来又收到你亲手写来的信,鼓励帮助更加周到,若不是非常爱护我,希望我在不足之处得到长进,怎么会这样做呢?我确实感激厚望,不敢忘怀。虽然如此,但我听说现在天下擅长于射箭的人,他们的方法是:肩膀放平,脖子摆正,腰以上挺直,腰以下像石磬一样向后弯曲,左腿支撑,右腿弯曲;将箭发射出去的时候,身体一动不动像枯槁的树干一样。如果不是这样,就不能射箭。老师弟子之间递相传授,都是这样而已。至于索伦人、蒙古人射箭,歪着头、斜着肩、弓着背,发射的时候嘴和眼睛都动,看到的人没有不笑他们的。然而索伦人、蒙古人却射得远,射得深,射得准,世上射箭的人,往往比不上。那么,射箭没有固定的法规,也就很明白了。
道有正确的,有不正确的,技巧有高明的,有不高明的。诗文,都是技巧。技巧精妙的一定和道相近。所以诗文作得好的,命意一定很好。文字,如同人的语言。如果有精神气质充实其中,那么看他的文章,即使千百年之后,也会觉得像这个人站在这里跟他说话一样;没有精神气质,就只是堆砌字句而已。文章和文气互相制约而成为文辞,然后才会有声音节奏高低起伏的法度,反复进退的姿态,色彩斑斓的光华。所以声韵藻色的美,都是适应意和气而随时变化的。这样怎么可能会有固定的法则呢?
从汉、魏、晋、宋、齐、梁、陈、隋、唐、赵宋、元、明一直到现在,能够作诗的恐怕有数千人,而诗作得最好的,不过几十人。这几十人,他们的诗文体制固然各不相同,所相同的地方,不过是意和气能足以统帅文辞罢了。人之常情都执着于自己入门学习的东西,以为它们是正确的,而认为别人所学的都是不正确的。如果换上别人来看,也会是这样的。譬如会划船的人希望废除车马,会驾驭车马的人希望废除船只,却不知道这是不可以的。我确实不擅长于写诗,但作诗也有几十年了。到京师,看到各位才士贤者的诗作各不相同,也各有各的长处。就是那经常见面的五、六个人,都是我希望能吸取他们的长处而以之为师的。虽然这样,但要让我舍弃我平生所掌握的东西而仅仅去效法一个人,那我还不知道要去跟从效法谁人。
近来承蒙先生真心地教导,而我却把心中所想深藏起来不告诉您,就是欺骗您啊,这是我不敢做的,所以最终把我的愚见陈述出来,请您体察谅解。
作品赏析
方苞论“义法”之“义”,限于宋儒性理之学,刘大櫆加以发展,提出神气问题,姚鼐集方、刘之说,强调“意”、“气”、“法”的统一,而以“意”、“气”为主宰。“诗文美者,命意必善。”这里的“意”,指文章主旨,不出方苞所谓“义”的范围;至于“气”,则主要指心胸气质,是较有个性的东西。语言文字以“气”充之,则作者心胸毕见,千古之后,读其文仍如见其人;语言没有“气”,不过是字眼的堆砌,毫无意趣。至于“法”,姚鼐强调活法而反对“定法”,主张诗文之法“因乎意与气而时变”,不主—格,故作者强调学习古人应“取其善以为师”,而不主张拘泥于一人之法。
作者简介
姚鼐(1731一1815)清文学家。字姬传,一字梦谷,室名惜抱轩,安徽桐城人。乾隆二十八年(1763)进士,官至刑部郎中。主讲江宁、扬州等地书院历四十年。曾受业于刘大搬,是“桐城派”古文家的代表人物。治学以经为主,兼及子史。工诗文。为文主张义理、考据、辞章合而为一;作诗兼采唐宋,以清雅为宗。著作有《惜抱轩集》。
参考资料
最新修订时间:2023-08-31 01:16
目录
概述
作品原文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