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震后,在地图上把地面
震度相似的各点连接起来的曲线,叫等震线。画有等震线的地图称作
等震线图(isoseismal map),借由等震线图,可以观察一次地震各地区的破坏和地震能量传布的情形。
等震线是指在同一次地震中,
烈度相等各点的连线或不同烈度区的分界线。等震线通常为封闭曲线,环绕震中大致呈同心圈状分布,震中区烈度最高,向四周逐渐降低,震中区长轴的方向一般代表发震断层走向,等震线之间的距离与震级及
震源深度有关,一般
震源深度越大、间距越大。
等震线是在地震发生后通过宏观调查作出的,标绘等震线的图件称
等震线图。根据等震线的形态等资料可确定宏观
震中位置;估算震级、
震源深度、发震断层走向等等。
等震线的形状与地震构造断裂带和地面断裂密切相关,并与地形、土质等条件有关。等震线图多数呈椭圆形状。但实际上,由于建筑物的差异及地质、地形等因素的影响,等震线多为一些不规则的封闭曲线。等震线的绘制和数据取决于地震烈度。
地震(earthquake)就是地球表层的快速振动,在古代又称为地动。它就像刮风、下雨、闪电、山崩、火山爆发一样,是地球上经常发生的一种自然现象,地震本身的大小,用震级表示,地震时,地面震动强弱的程度叫
地震烈度。
震级代表地震本身的大小强弱,它由
震源发出的地震波能量来决定,对于同一次地震只应有一个数值。
烈度在同一次地震中是因地而异的,它受着当地各种自然和人为条件的影响。对震级相同的地震来说,如果震源越浅,
震中距越短,则烈度一般就越高。同样,当地的地质构造是否稳定,土壤结构是否坚实,房屋和其他构筑物是否坚固耐震,对于当地的烈度高或低有着直接的关系。
震级与
烈度,两者虽然都可反映地震的强弱,但震级是表示一次地震释放能量的多少,而一次地震释放多少能量则是一定的。至于一次地震在各地表现出来的不同影响,应该用不同的地震烈度来表示,而不能说是震级有了变化。
烈度不仅与
震级有关,同时还跟震源深度、距离震中的远近以及地震波通过的介质条件(如岩石的性质、岩石的构造)等多种因素有关。一般震源浅、震级大的地震,破坏面积虽然较小,但极震区破坏则较严重;震源较深、震级大的地震,影响面积比较大,但震中烈度则不高。例如,1990年2月10日,常熟-太仓发生了5.1级地震,有人说在苏州是4级,在无锡是3级,这是错的。无论在何处,只能说常熟-太仓发生了5.1级地震,但这次地震,在太仓的沙溪镇地震烈度是6度,在苏州地震烈度是4度,在无锡地震烈度是3度。
把许多破坏程度不同的等震线画在一个图上,就是
等震线图,它实际上就是等烈度线图。绘制
等震线图时,一般取地震烈度的差为1度。图上某一度线表示该烈度区的外边界。一般情况下,等震线的度数随震中距的增大而递减。但有时由于局部地形、地质情况的影响.也会在某一烈度区内出现比它高1度或低1度的异常区。
在
等震线图上,有时也存在局部烈度较高或较低的不规则地区。在基本烈度(指一个地区在今后一定时期内,在一般场地条件下可能遭受的最大地震烈度)高的地区内,会存在相对比较安全的地方,称之为“安全岛”。在基本烈度低的地区,也可以包含破坏较重的危险区。
等震线图在地震工作中用途很多,根据它可以了解一次地震中各地地面烈度的变化,并确定宏观震中位置,即地面上破坏最强烈的地点。根据震中区的形状,可以推断出产生地震的断层方向,一般地说,这个方向是平行于最强等震线的长轴。根据等震线图可以推算震源的深度。
2、把历次历史地震的等震线置于同一比例尺下,并在GIS平台上计算各等震线的长度和各烈度区的面积是一项创新。该项工作为等震线的研究、烈度衰减和等震线模型的研究提供了最基本的数据。在所绘制的数字等震线的基础上,对等震线的长、短轴进行了统计分析,最后完成了数字等震线模型量板表,用于查阅不同震级、不同烈度等震线的长度。
3、1966年以来强震的等震线长宽比、余震区长度的对比研究,认为强震等震线的长宽比、余震区长度都与
地震构造环境和震级相关。对于强震等震线的长宽比和余震区长度,地震构造环境和震级的影响相同的是,都与发震断裂是否位于活动地块边界,位于哪一级活动地块边界,是与边界方向一致的大断裂,还是配套小断裂等有关。最重要的是与活动断层的规模,尤其是与发震断裂的长度有关,也与震级有关。不同的是,强震等震线的长宽比明显受地表覆盖层的影响,而余震区长度与地表覆盖层关系不明显,似乎与震源破裂面长度的关系更密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