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古以来就有“五伦”,父子,君臣,夫妇,长幼,朋友。《
孟子·滕文公上》“使契为司徒,教以人伦: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义。”“五伦”就是这五种社会关系和相应的道德操守,“第六伦”就是指素不相识的人之间的关系,以及应持有的态度。
自古以来就有“五伦”,父子,君臣,夫妇,长幼,朋友。《
孟子·滕文公上》“使契为司徒,教以人伦: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义。”“五伦”就是这五种社会关系和相应的道德操守,“第六伦”就是指素不相识的人之间的关系,以及应持有的态度。
1981年3月15日,台湾李国鼎先生应台湾“中国社会学社”之邀,分析了台湾地区三十年来因经济发展,而使传统“五伦”的道德规范在
工业社会中遭遇的种种困难,于是提出了“第六伦”的观念,作为新的道德准绳,使素昧平生的第三者,能同居于被善意尊重和关爱的地位。讲词见报后,立即引起反应,专文、社论、座谈不断见诸报章、杂志。3月28日,李先生又发表了《经济发展与伦理建设——第六伦的倡立与国家现代化》的专文,把第六伦的构想做了更完整的陈述。3月18日吴惑(孙震)先生发表一篇短文《群己关系——为第六伦命名》,因为李国鼎先生在15日的演讲中,并没有说明要如何称呼“第六伦”,孙先生建议可以称为“群己”关系。
参见韦政通《
伦理思想的突破》(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年9月1版1印),书后所附:《新伦理的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