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次革命:通心》是2010年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的图书,作者是许金声。
内容简介
本书是一本兼具社会学与心理学双重理论与应用价值的专著。“通心”的意义巨大。本书大胆地“测:人类交往的第三次革命将是“通心”,而这一革命的促进者更多的应是心理学界以及心理学工作者。“公平”、”民主”、“法制”等理念的革命性意义偏重指涉社会结构以及制度层面。而“通心”涉及的是人本身以及人的素质。在强调”人类交往的第三次革命:“通心”时,着重的是“通心”的理念和方法在促进人类交往变化中的巨大作用。其对人际交往革命的历史性回顾、梳理,以及通心理论的全面阐述,具有较高的社会学与心理学的双重理论与应用价值。
作者简介
现为北京市社会科学院应用心理学研究中心执行主任,社会学所研究员,北京市社会科学院学术委员会委员。
爸妈在线学术委员会主任,爸妈在线全人心理学院院长,爸妈在线通心理论研究所所长。
中国最早研究人本心理学、
马斯洛心理学、健康人格理论研究学者之一,也是较早倡导心理咨询,并且做心理咨询工作的人之一。2010年被
中国心理学会评定为“心理学家”。
目录
序言
您是第几只猴子?
第一章
关键词:人类交往、革命、通心
第二章
人类交往的第一次革命:活字印刷术
第三章
人类交往的第二次革命:互联网
第四章
人类交往的第三次革命:“通心”
第五章
“通心”理论的主要内容
第六章
“通心”与孔子
第七章
“通心”与佛陀
第八章
“通心”与老子
第九章
“通心”与耶稣
第十章
“通心”与马斯洛
第十一章
“通心”与弗洛姆
第十二章
“通心”与卡尔·罗杰斯
第十三章
“通心”与马丁·布伯
第十四章
当代哲学的转向:从主体性到主体间性
第十五章
从“通心”理论看非暴力运动
第十六章
“通心”与当今中国
第十七章
寻找地球外生命
第十八章
心理学的使命:如何普及通心?
图书前言
猴子启示人类
按照
进化论观点,人是由猴子进化来的。人是比猴子更高级的动物。猴子既然有奇妙的事情,对于人来说应该有更难以预料的奇迹。
网上这篇广为流传的文章《100只猴子效应》,充分说出了我现在对“通心”的感觉,激发我进一步思考有关“人类交往将经历第三次革命:通心”的问题,推动我使这一思想更加具体化、更具有操作性。下面就是这篇文章:
100只猴子效应
【点题】
达到临界点后,群体内部分个体的行为可以迅速转化为群体的一致行为——这种转变并非一定要经过“学习”过程,而是“群体共鸣”的结果。
【定义】
所谓“一百只猴子效应”是指:当某种行为的数目,达到一定程度(临界点)之后,就会超时空的限制,而从原来的团体散布到其他地区。对组织而言,只要认同某种观念或行为的人,达到一定程度的时候,自然而然就会风起云涌获得更多人的认同、支持。
【问题的提出】
这是一个很有趣的故事。上世纪50年代初期,京都大学灵长类研究所的一群科学家,在研究日本九州宫崎县幸岛上的猴子,他们给猴子一种从来没吃过的洋芋。起初那群猴子一直在观望——该不该吃那些沾满泥巴的洋芋。后来终于有一只猴子,把洋芋带到海边洗干净之后吃了。其他的猴子看到这只猴子这样做之后,也纷纷加以仿效。
很奇妙的,当到了第一百只猴子在模仿清洗时,却发生惊人的变化——从来没有学习过洗洋芋的猴子,突然在一夕之间,几乎都学会了这种新的方式;也就是说,其他不知道如何洗洋芋的猴子,虽然没有跟已经学会的猴子接触,可是竟然也知道这个方法。
更令人惊讶的是,没隔多久,洗洋芋的新行为竟横越海洋,传到对岸大分县高崎山的猴子,可是这两群猴子完全没有任何关连或接触。
【原理】
英国的科学家谢瑞克(Rupper Sheldrake)认为:不断重复的行为会形成一种记忆,即不经思考也能够反应。一百只猴子的重复动作,形成了一种“磁场区域”,其他没有学习过的猴子与这个“磁场区域”产生“共鸣”,而学会了这些行为。
【应用】
从组织学习的观点而言,任何新的学习或改变,都必须有人不怕失败,勇于尝试,先跳出来当第一只猴子,其他人才会跟着仿效。再者,在“团队学习”(Team learing)之前,先要有一个“学习团队”(Learing Team),由他们带头起示范作用,再逐步拓展影响范围。直至一个组织要有很多人认同之后,才会达到所谓临界点——产生快速的传播效果。依据日本管理大师船井幸雄先生的看法,有7%(约一成左右)的员工接受,就会有惊人的进展。当然西方的管理专家也有人认为,在推动企业变革的过程中,只要有超过20%的员工认同,领导阶层就可以大胆地进行变革。
我的感想
好一个“群体共鸣”!我相信这种情况:“达到临界点后,群体内部分个体的行为可以迅速转化为群体的一致行为。”至于这种转变是否真正可以不经过“学习”过程,能够发生这种情况的群体需要有哪些条件,也许还需要进一步的严格的研究。但“群体内部分个体的行为可以迅速转化为群体的一致行为”的现象是大量存在的。该文用了一个“群体共鸣”的概念。这也很有意思。如果猴子吃洋芋的这一行为可以产生“群体共鸣”的话,那么人类的“通心”行为就更不用说了!“通心”的能力是人类的“类本能”(即与本能类似,又不同于本能,有先天遗传因素,其表达又必须经过后天的学习)。人类的个体或多或少地、程度不等的都有过与他人“通心”,或者“被通心”的经验,一旦“通心”行为能够得到大力宣传,大家很容易产生共鸣。如果“通心”的理念和方法能够得到大力宣传,大家也很容易有兴趣地去学习。
该文写道:“对组织而言,只要认同某种观念或行为的人,达到一定程度的时候,自然而然就会风起云涌获得更多人的认同、支持。”这看起来有点像社会心理学所说的“从众心理”。但如果一般的观念或行为都能够引起“从众心理”的话,像“通心”这样的观念或行为就更应该如此了!“通心”的观念与行为具有这样的特点:
1. 它与人们的强烈的内在基本需要相连接,包括人们的归属、自尊、自我实现需要。它是人们在社会交往中满足这些需要的最优途径。在社会交往中,作为“被通心者”,他人与自己“通心”可以让自己真实地体验到这些需要的满足,从而得到成长。作为“通心者”,不管自己是为了满足什么目的,自己对他人的“通心”行为都会使自己这些目的的满足如愿以偿。这样,人们在满足自己需要的过程中,终将减少不通心的行为,走向“通心”的道路,因为不“通心”使大家碰壁,只有“通心”才能够改变大家的生存状态,提升大家的生存质量。
2. “通心”的行为具有“类正反馈效应”(即类似“正反馈效应”的效应)。也就是说,一个真正通心的行为,如果说不是必然导致的话,至少可以大量导致或者促进更多的通心行为的产生,包括“通心者”和“被通心者”的行为。对于“通心者”来说,一个真正通心的行为,会引起“被通心者”的愉快反应和感谢。这种愉快的反应和感谢会使他在一定条件下愿意以同样的通心的态度对待他人。对于“被通心者”,这次“通心”经历是一次学习,使他明白如何对待他人,就可以获得同样的效果。在日后他会模仿这种“通心”的行为。
3. “通心”的行为导致双方的成长。而成长意味着有更强的“通心力”。“通心力”的提高使我们在交往中更能够“通心”。
“从众心理”一词的使用一般带有贬义。“通心”的观念或行为由于具有以上这些特征,将赋予“从众心理”以新的正面的含义。褒义的“从众心理”将使“通心”的理论和方法得到迅速传播。
全人心理学关于“通心”的实践已经有了不少有趣的故事,包括从一个全人心理学学员开始,连带改变了家庭的许多成员的故事。该文写到这样有趣的现象:“没隔多久,洗洋芋的新行为竟横越海洋,传到对岸大分县高崎山的猴子,可是这两群猴子完全没有任何关连或接触。”——不管这是不是实际的情况;如果是实际情况,也不管这中间有什么奥秘——无论是在自然界,还是在人类社会,有时候都会发生类似“质变”的奇迹,而这个“质变”的详细过程是难以清晰观察和描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