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卫生革命
19世纪后半叶从欧洲开始的革命
第一次卫生革命是针对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传染性疾病寄生虫病展开的,是19世纪后半叶从欧洲开始的,通过控制传染源预防接种、改善环境等措施,以控制传染病的流行。
情况
目标:以传染病、寄生虫病、地方病以及营养不良症为主要防治对象。
结果:疫苗、抗菌素、杀虫剂、消毒剂相继发明;改善了生活环境。
在人类种族繁衍和社会发展史上,曾经受到了鼠疫、霍乱、天花等烈性传染病的困扰,开始一直处于束手无策、坐以待毙的境地,显得十分无能为力。其中让人类饱受死亡折磨的当属被称为“黑死病”的鼠疫。历史上首次鼠疫大流行死亡总数近一亿人;第二次大流行欧洲死亡2500万人,占当时欧洲人口的四分之一;第三次大流行全球死亡达千万人以上。此次流行传播速度之快、波及地区之广,远远超过前两次大流行。
面对鼠疫等烈性传染病的肆虐,人类掀起了第一次卫生革命浪潮。借助于生物医学的迅猛发展,世界一些国家和地区纷纷制定国家卫生措施和环境卫生工程措施,研究有效疫苗和生物制品制备,推行广泛的免疫接种计划,以及消毒、杀虫及灭鼠计划,取得了极为显著的成效。
从19世纪末到20世纪50年代,仅仅半个世纪,人类就在地球上消灭和基本控制了天花、麻风、鼠疫、霍乱等烈性传染病,在与这些瘟疫的斗争中大获全胜。随着长期笼罩欧洲的一个传染病圈的消失,人类第一次卫生革命首先在发达国家完成,继而把胜利成果推向广大的第三世界。
历史背景
鼠疫大流行
第一次发生于公元6世纪,起源于中东,流行中心在近东地中海沿岸。经埃及南部塞得港沿陆海商路传至北非、欧洲,几乎殃及当时所有著名国家。这次流行持续了五六十年,流行最盛期每天死亡万人,死亡总数近一亿人。这次大流行导致了东罗马帝国的衰落。
第二次大流行发生于公元14世纪,其起源众说不一。此次流行此起彼伏持续近三百年,遍及欧亚大陆和非洲北海岸,尤以欧洲为甚。欧洲死亡两千五百万人,占当时欧洲人口的四分之一;意大利和英国死者达其人口的半数。据记载,当时伦敦的人行道上到处是腐烂发臭的死猫死狗,人们把它们当作传播瘟疫的祸首打死了。然而,没有了猫,鼠疫的真正的罪魁祸首——老鼠,就越发横行无忌了。到1665年8月,每周死亡达两千人,一个月后竟达八千人。直到几个月后一场大火(历史上称“伦敦大火灾”),烧毁了伦敦的大部分建筑,老鼠也销声匿迹,鼠疫流行随之平息。这次鼠疫大流行就是历史上称为“黑死病”的那一次。
第三次大流行始于19世纪末(1894年),它是突然暴发的,至20世纪30年代达最高峰,总共波及亚洲、欧洲、美洲和非洲的六十多个国家,死亡达千万人以上。此次流行传播速度之快、波及地区之广,远远超过前两次大流行。这次流行的特点是疫区多分布在沿海城市及其附近人口稠密的居民区,家养动物中也有流行。
当鼠疫在欧洲各地蔓延时,依文化不同人们想出了各种方法企图治愈或缓和这种令人恐惧的症状,使用通便剂、催吐剂、放血疗法、烟熏房间、烧灼淋巴肿块甚至把干蛤蟆放在上面,或者用尿洗澡。当时法国的一位医生曾经夸口自己的医术如何高明,通过17次放血疗法终于治好了一位律师朋友的病。“倘若要是他落入什么江湖医生之手,恐怕早就一命呜呼了。”他对一位朋友夸口道。而法国另一位德高望重的外科医生古依-乔亚克则建议,医生可以通过凝视受害者的简单方法来捉住疾病。而宗教则把瘟疫发生的原因归结为是由于人类自身的罪孽引来了上帝的愤怒。在德国一些狂热的基督徒认为是人类集体的堕落引来了愤怒神明的惩罚,他们穿过欧洲的大小城镇游行,用镶有铁尖的鞭子彼此鞭打,不断地哼唱着“我最有罪”。而在德国的梅因兹,有1.2万犹太人被活活烧死。在斯特拉斯堡则有1.6万犹太人被杀。
面对瘟疫,米兰大主教无意中找到了一种阻挡瘟疫蔓延的有效办法:隔离。当瘟疫快要蔓延到米兰时,大主教下令,对最先发现瘟疫的三所房屋进行隔离,在它们周围建起围墙,所有人不许迈出半步,结果瘟疫没有蔓延到米兰。在随后的几百年中,地中海沿岸,“隔离”已经成为了人们司空见惯的事情。
霍乱流行
第一次始于1817年,当时霍乱起于印度,传到阿拉伯地区,然后到了非洲和地中海沿岸欧洲边境;
第二次在1826-1837年,从阿富汗分三路穿过俄罗斯到达德国,又从德国带到英国东北的森德堡。至少有14万人死亡,一些小村庄几乎全村覆灭。1832年被爱尔兰侨民传到加拿大,在同一时候又达到美国;
第三次流行时间特别长,1846-1863年,1848年到达北美并波及整个北半球;20年不到,霍乱就成了“最令人害怕、最引人注目的19世纪世界病”;第四次世界性大流行是在1865-1875年,通过一艘从埃及到英国的航船流传开来的;
第五次和第六次分别发生在1883-1896年和1910-1926年。
从1817年到1923年的百余年间,霍乱6次大流行,造成损失难以计算,仅印度死者就超过3800万。
1961年后霍乱又开始第7次大流行。这次起于印度尼西亚,然后传到亚洲其他国家和欧洲;1970年进入非洲,百年不见霍乱踪影的非洲从此深受其苦。世界卫生组织统计说,2001年非洲霍乱患者占了全球的94%;1991年霍乱袭扰拉丁美洲,一年内就造成40万病例和4000名死者,仅秘鲁经济损失就达7.7亿美元。
霍乱的滋生地是印度。在古代,由于交通限制,医学史家形容“霍乱骑着骆驼旅行”。19世纪初期,霍乱还只局限在当地。此后,世界经济贸易的发展打开了历史性的霍乱封锁线。对于19世纪初的人类来说,这种可怕瘟疫发生、传播和控制都是一个谜。每天,在英国的城市和乡村,都有灵车不断地往墓地运死人,工厂和商店里没有人的活动,人们到处寻找药物,作最后无力的挣扎。宗教领袖们把病魔的蔓延看作上天对“人类的傲慢”所作的惩罚,许多人为自己的“罪孽深重”而祈求宽恕。当患者从肠痉挛到腹泻,到呕吐、发烧,在几天甚至几小时后面临死亡时,人们能够感受到的,除了恐惧,还是恐惧。
然而,在第五次霍乱到达了埃及时。当时应埃及政府邀请德国细菌学家科勒在当地进行了研究,发现了霍乱的致病菌——“逗号”杆蓖即霍乱弧菌,1905年他获得了诺贝尔医学奖。并逐渐总结出:霍乱之所以多年后卷土重来与环境恶化、卫生设施落后、居住条件恶劣、营养不良等因素有关,主要在于它缺少清洁饮用水。
现有的霍乱疫苗只对部分人有效,并且由于疫苗有毒副作用,一些国家禁止使用。但霍乱不算最可怕的传染病,目前全球每年新增大约30万起霍乱病例,病死率仅1%。霍乱很容易防治,只要不饮污水、不吃生冷不洁食物就不会感染。
霍乱是由霍乱弧菌引起的烈性肠道传染病,发病急,传播快,属国际检疫传染病,也是我国法定管理的甲类传染病之一。自古以来,印度恒河三角洲是古典生物型霍乱的地方性流行区,有“人类霍乱的故乡”之称。从1817年至1923年的百余年间,共发生6次世界性大流行,每次大流行都曾波及我国。
1992年10月,由非O1群的一个血清型——O139霍乱弧菌引起的新型霍乱席卷印度和孟加拉国的某些地区,至1993年4月已报告十万余病人,现已波及许多国家和地区,包括我国,有取代埃尔托生物型的可能,有人将其称为霍乱的第8次世界性大流行。
鼠疫、霍乱等传染病的流行,也催生了许多优秀的文艺作品。如《屋顶上的轻骑兵》,法国作家让·齐奥诺著作。小说描写一个逃亡的意大利轻骑兵上校来到法国南部,正赶上一场蔓延的霍乱,也邂逅了一位高贵美丽的法国少妇,两人开始了千里同行的旅途。途中到处碰到官兵对感染者的追杀。两人在患难中渐生微妙的情愫,而少妇最终还是没能逃过瘟疫的阴影。小说后来被改编成电影,由法国著名女影星朱丽叶·比诺什主演。
此外,文学史上也不乏有为了躲避瘟疫而写出来的文学名著。众所周知,《十日谈》就是通过躲避黑死病的10个青年男女所讲述出来的故事构成的。无独有偶,1830年秋天,由于霍乱流行,普希金被困在父亲的领地波尔金诺达3个月之久,得以安心写作,结果完成了诗体长篇小说《叶甫盖尼·奥涅金》、《高加索的囚徒》、《茨冈》和一系列抒情组诗,成为文学史上的一段佳话。
在18世纪前后,欧洲各国积极加强基础卫生设施的建设,如上下水道的改进,并且重视对垃圾的处理,加上普遍进行杀虫和消毒,使鼠疫等一度严重危害人类生命的传染疾病得到了有效的控制。鼠疫等传染疾病在发达国家已基本消失,只是在非洲贫困地区还时有发生,可以说第一次卫生革命已经取得了胜利。
天花
天花的流行。在人类历史上,天花和黑死病、霍乱等瘟疫都留下了惊人的死亡数字。曾经每年夺走300万至400万条人命。
最早有纪录的天花发作是在古埃及。公元前1156年去世的埃及法老拉美西斯五世的木乃伊上就有被疑为是天花皮疹的迹象。最后有纪录的天花感染者是1977年的一个医院工人。1980年5月世界卫生组织宣布人类成功消灭天花。这样,天花成为最早被彻底消灭的人类传染病,同时,人类对天花的了解也是最少的。
从最初出现到被彻底灭绝,伴随着天花3千多年的历程发生了太多的故事。清朝的顺治和康熙两位皇帝与天花的关系因为没有明确的历史记载而更引起大家的兴趣。顺治皇帝年轻有为,但早早传位于年仅8岁的康熙,其中原因众说纷纭。有说顺治皇帝是看破红尘,出家五台山,后来成了高僧。有说是天花使顺治皇帝英年早逝。而至于当时年幼的康熙何以脱颖而出坐上了皇位,更是与天花息息相关。清朝初期,满人入关不久,气候的变化,加上与汉人交往增多,得天花者很多,皇室也未能幸免。有了顺治早逝的前车之鉴,已经感染过天花的康熙在皇位的竞争中占有了优势。
不管这些历史的故事是真是假,天花曾给人类带来的巨大灾难是可以想象的。因此,在天花已经销声匿迹的今天,了解天花病毒仍然必要。
天花由同名病毒——天花病毒引起。
天花之所以在历史上造成如此之大的伤害与天花的特性密切相关。天花病毒繁殖速度快,而且是通过空气传播,传播速度惊人。带病毒者在感染后1周内最具传染性,因其唾液中含有大量的天花病毒。但是直到病人结疤剥离后,天花还是可能透过病人传染给他人。
感染天花病毒后的潜伏期平均约为12天(7-17天)。感染后的初期症状包括:高烧、疲累、头疼及背痛。2-3天后,会有典型的天花红疹明显地分布在脸部、手臂和腿部。在发疹的初期,还会有淡红色的块状面积伴随疹子而出现。病灶在几天之后开始化脓,直到第2个星期开始结痂。接下来的3-4周慢慢发展成疥癣,然后慢慢剥落。
天花病毒有不同的品种,对人类会造成不同程度的感染。大多数的天花患者会痊愈,死亡情形常发生在发病后1或2周内,约有30%的死亡率。
到目前为止,对天花还没有确定有效的治疗方法。感染天花的病人通常是以支持疗法进行治疗,例如静脉注射电解质、营养品或以药物控制高烧或疼痛,同时也会以抗生素来预防感染天花病毒后随之而来的细菌感染问题。采用接种的方法来预防天花由来已久。中国历史上的名医孙思邈用取自天花口疮中的脓液敷着在皮肤上来预防天花。到明代以后,人痘接种法盛行起来。1796年,英国乡村医生爱德华·詹纳发现了一种危险性更小的接种方法。他成功地给一个8岁的男孩注射了牛痘。天花疫苗也不是用人的天花病毒,而是用牛痘病毒做的,牛痘病毒与天花病毒的抗原绝大部分相同,而对人体不会致病。
应该引起注意的是:世界卫生组织表示,已经根除了超过20年的天花可能会因为生物恐怖袭击而卷土重来。如果任何国家发现天花,那将是国际紧急事件,他还要求独立的专家委员会向卫生组织提供处理天花的建议。世界卫生组织已设立了一个小组,包括曾参与根除天花行动的人员,为各国提供咨询。此外,这个小组也开始与制药商进行接洽,以便了解多少厂商愿意生产天花疫苗。
卫生革命
新中国在解放初期开展的秋季种痘、消灭了性病以及爱国卫生运动的巨大成果,是第一次卫生革命胜利的典范。我们在世界卫生组织宣布消灭了天花之前16年就消灭了天花;我们在解放初期就消灭了性病。刚刚站起来的中国人民在“动员起来,讲究卫生”的号召下 ,一举粉碎了敌人细菌战争,有效地控制了多种烈性传染病和寄生虫病,创造了人间奇迹。国际知名科学家组织的调查团在《新中国保健事业和卫生运动的备忘录》中评价说:“中国所进行的卫生教育运动,其范围之广泛也许是举世无双的”,“这个运动是受五万万人民全心全意支持的,这样规模的卫生运动是人类有史以来从未有过的”,“像这样就能用很简单的方法得到不可置信的结果”,“他们就在现有的条件下进行卫生宣传工作,经验证明这样做是完全能解决问题的”。通过第一次卫生革命,我国的疾病谱、死因谱已经发生了根本变化。因传染性疾病死亡的人数已大大减少。这就是说,我国死亡顺位已接近西方发达国家,我国目前总死亡率中约有一半是因有害健康的生活方式所引起的。
参考资料
最新修订时间:2023-08-31 06:14
目录
概述
情况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