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感
2011年徐云导演励志影片
《第5感》,原名《嘻哈的日子》,是由西安理工大学一批怀有电影梦想的在校大学生独立完成的一部校园歌舞励志影片,于2012年3月16日面向全校公映,且于3月20日在互联网上映,由该校艺术与设计学院动画系学生徐云执导。
演员表
职员表
电影剧情
他,是一名好学的大学生,他,是一名个性的艺术生,他同时也是一名固执的梦想追逐者。他,就是李功达,小名唤作-小达。
他,对事执着,坚持不懈,比较顽固,他也比较“友善”。可是,他也比较“自以为是”。在一日的学校街舞社纳新广场表演上,小达听闻,便很潇洒的骑着脚踏车前来观摩。因为一次“小车意外”而巧遇了丁玲和珍珍。
随着动感的音乐和舞者们的舞姿,李功达便起好学之心,幻想着自己也有一天能像他们那样,能够独具一支舞,秀舞献技。这时,他便自傲的想加盟街舞社。可是,被舞者小贝学长给拒之门外,被在场眼镜男的同学们笑话了一番。不甘失败,李功达便四处寻求舞蹈资源,独自练习,因此也与丁玲相熟。当自己再次尝试舞蹈的时候,发现自己自傲的心理带给他的便是失败。
如何再对自己的学舞开始寻回自信,如何在“小车意外”中坚持不懈?又如何能在小舞台上实现自己的心中梦想?让我们共同为校园执梦者加油,给予期盼和希望。
拍摄背景
背景
2010年和2011年是网络微电影快速发展的两年。像《老男孩》、《父亲》等众多微电影在网络上被热捧,随着互联网视频平台的快速发展,微电影火速升温,同时也影响了高校影像文化艺术的发展。《第5感》正是在这样的背景和环境中,以集合专业学生为目的摄制专业水准的校园电影为理念,在电影专业人士的支持下,突破理工类高校单纯的DV创作活动,而诞生的一部跟随主流文化的一部以学生为主导的,自编、自导、自演、自制和资金完全自我承担的校园电影,从而促进校园文化氛围更佳的多元化和与时俱进,也更佳体现了该校艺术与设计学院在艺术类专业领域,以学生自主学习和实践所做的努力和创新。
导演
徐云,浙江青田人,2009年9月考入西安理工大学艺术与设计学院动画系,大一时期与同系同学合作校史纪实片《光辉岁月》并创立学生原创团队VS数字影像技术工作室,同年与高中同学拍摄第一部实验性短片《身边的幸福》,并入围北京大学生电影节短片大赛。次年,独立拍摄VCR系列短片、新闻专题和尝试广告片-雀巢咖啡《生日的等候》。2010年5月,因“五月的鲜花”全国大学生大型校园文艺演出活动与《第5感》编剧于家睿相熟(艺术与设计学院09级摄影系学生、学校街舞社社长)。因为徐云对影视制作额为热爱,便利用暑假时间,在杭州时光影视培训基地(原中影杭州实训基地)学习实践。因街舞社的舞蹈和徐云对镜头语言的喜爱,在暑假期间,便和于家睿通过网络的形式商议能否合作拍摄一部校园歌舞影片。因此,《第5感》影片拍摄的行动便开始了。
获奖情况
2011年《第5感》12分钟剪辑版荣获“陕西省第三届大学生艺术展演”艺术作品类二等奖。
原创主题曲
《追逐梦想》
歌曲名称:《追逐梦想》
作词作曲:郭 宝
歌曲演唱:郭 宝
主音吉他:郭 宝
节奏吉他:张 珂
贝 斯:张华斌
鼓 手:赵 亮
乐队名称:接触不良乐队
歌词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梦想
寻找着属于自己的那份荣耀
弹着吉他唱着自己的歌
这是我们最想要的
我爱的人们,快给我力量
让我接着自己 不甘寂寞
追逐那梦想 快给我力量
让我接着自己 拥有一双翅膀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梦想
寻找着属于自己的那份荣耀
弹着吉他唱着自己的歌
这是我们最想要的
我爱的人们,快给我力量
让我接着自己 不甘寂寞
追逐那梦想 快给我力量
让我接着自己 拥有一双翅膀
我爱的人们,快给我力量
让我接着自己 不甘寂寞
追逐那梦想 快给我力量
让我接着自己 拥有一双翅膀
学生团队故事
关于VS影像
西安理工大学·V.S数字影像技术工作室,原名影音工作室,(V.S Digital Video Technology Studio)创建于二零一零年一月一日。主要由西安理工大学艺术与设计学院09级动画班的同学组建创立,并同时开设“V.S数字制作影音网”,是一个非社团、学生集散型的创作团队。V.S数字影像技术工作室是一个无任何商业性运作,以数字动画与数字电影紧密结合在一起,反映当代大学生对DV影像的热捧,追求自己的梦想,以拍摄制作大学生校园影片与数字动画为主,同时摄制各类宣传片、专题片、纪录片、晚会节目以及其它创意性原创影像作品的大学生学习与交流型的创作平台。
V.S是一个非专业性的商业数字影像制作机构,虽然他们还不能够达到高水平的数字影像摄制能力。但可以努力的向目标前进,秉承“进取,创意、创新、超越”的创作品质,朝着专业化数字影像制作方向前进,不断积累经验,在实践的过程中认真学习,不断进步。从而在当代大学生影像制作团队中竖起一道美丽的风景。并结合自身所学习的专业能力,努力的去争取将数字动画与当代数字电影紧密的结合在一起,拍摄与制作出精彩炫丽并具有创意的高水平原创影像。
VS起步
2009年的9月,09级的大学新生开始进入自己的大学生涯,开始自己不一样的人生旅程。特别是在CG领域的新人们,也开始了自己不一样的人生道路。2009年10月,西安理工大学第18届视觉创意设计大赛隆重举行,由艺术与设计学院09级动画班徐云、华洁、周文津、万欣、邵耿华、刘育娜等人参与摄制的《光辉岁月》获得了本次视觉创意设计大赛的三等奖。这部《光辉岁月》也是西安理工大学首部由学生独立策划、拍摄与制作的校史纪实片。在拍摄这部作品的前期,学校对于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给予了高度评价和大力支持。从校长办公室到学校档案馆、从学校学生处到艺术与设计学院办公室、再从学校关工委到各退休老教师。都给予了极大的支持。
至此之后,大家都很高兴,对后续的创作更为期待。于是,徐云(工作室总负责人)便提出,是否可以成立一个工作室呢?周文津同学(工作室创始协助人之一)赞同了徐云同学所提出的想法。至此,徐云便着手策划和准备成立工作室。在工作室未成立之前,徐云同学便通过动画班的几位好友,对影像摄制开始研究,通过各种途径来进行补充学习。并通过校园的现有资源,开始实践拍摄和后期制作。经过将近2个多月的磨合,工作室将于2010年1月1日这日成立。由于他们没有固定的场所,同学们都有各自的事情要忙,这样工作室不能成为一个固定的社团组织。所以,他们就将其定性为一个集散型的创作团队。人员可以及时补充,及时更换,保留核心人员和主要创作人员。当创作时,以工作室的名义组织拍摄。
工作室马上可以成立,但是也得有个名字。徐云和几位同学都认为,因为现在的校园学生影像机构的名字都以中文、中英文或纯英文进行命名,名字炫酷和耀眼,彰显个性与活力,且具有深意。但是他们则认为,这些已经展现了大众化趋势,而他们为什么不能就以影像本质来彰显这个组织所成立的意义呢。顾直接引用“Video Studio”。简称V.S,即影像工作室,虽然没能表现个性,但是其遵循了影像人的属性,他们就是这么个团队——V.S。
按照预期,工作室于2010年1月1日成立,命名为V.S数字影音工作室。数日之后,并同时开设优酷-西理工V.S影音和工作室官方网站-V.S数字影音网,由动画班徐云同学担任总负责人、总会长,周文津同学担任副会长。
处女作
在工作室成立当日,并同时宣布徐云同学酝酿已久的另一个想法,就是尝试拍摄一部小短片。很快大一学年即将结束,引来2010年的第一个寒假。徐云同学在老家浙江青田,集结高中同学,此时的资金、人员、技术、演员额为有限。以自编、自导、自演的形式开始了工作室的第一部处女之作-《身边的幸福》。这部小短片讲述的是一名大学生在外打工实践,过年没有回家,感觉到身边多了一样东西,那就是孤单。而此时,在他身边的同学们在这个时候给予了他很大的一个surprise,这就是身边的幸福。这部短片是徐云进入大学以来的第一次尝试,也是工作室的第一次尝试,所以定义为实验短片。故事很简单,性质很单纯,但是意义却是很大。
2010年4月,第17届北京大学生电影节第12届短片大赛在北京拉开帷幕,参加此次大赛的总共来自北京电影学院中国传媒大学、台湾艺术大学等80多所在校生的1836部作品参与。经过评委的认真审定,最终入围了351部,《身边的幸福》也入围了本次大赛。
开始尝试
《身边的幸福》拍完之后,有了一点点小经验了,原来拍电影是一件非常不容易的事情,更何况还是一部小小的短片。经过此次之后,工作室人员因为大家都在忙碌,只能继续保持集散状态。这个时候,新生也已经入校,就在一次学院学生会的纳新过程中,徐云同学结实了摄影好友-赵岳峰。徐云和他同为摄影爱好者,而他的专业也恰好是摄影。于是,两人之间的联系开始密切,交流也开始增多。时不时的谈谈各自对电影的看法,谈谈对摄影的新想法。因此,在学校的晚会、大赛和活动中时常合作出现。因此就成为了不声不响而双方默许的搭档了,他们开始合作,以个人VCR、晚会录制的形式开始新的拍摄尝试。在2010年的5月,他们也被邀请参与了2010年“五月的鲜花”全国大学生大型文艺演出直播活动官方记者团。
出活多了,他们这个在校园默默无闻的小团队,开始渐渐的被部分学生和老师所关注。以至于学校的一些重大活动和迎新晚会,都得到了校团委老师的邀请,并参与摄制。而因为这样在一次晚会拍摄中,结识了几位新搭档-费玖强和柯书晓等人。他们都乐意的加入了工作室。
时间过的很快,又一年的视觉创意设计大赛又开始了。因艺术与设计学院原学生会主席-曹鎏的提议,可以用动态影像的形式纪录下本次视觉大赛的精彩画面,也可当做是留念。这时候,他们有了新想法,何不尝试一下新闻的拍摄,以及用新闻的后期模式进行包装。
就因视觉大赛,工作室又开始集结人员,因这次,大家又学到了不少东西。包括拍摄新闻题材的元素时需要前期策划,需要一个拍摄脚本,还要有旁白、主持人稿等等,包括一些小细节的处理,例如话筒前的台标等等都开始琢磨研究。当然,他们不是定期的新闻节目,只是一个记录型的新闻专题,所以他们也给这次视觉大赛的新闻专题起了一个专题名,叫《视觉播报》。
前期拍摄的工作准备好了,大赛举行当天他们便开始投入拍摄。这次尝试算是比较成功。他们对整部专题的把握恰到好处。片头、记者主持、内容简要、现场采访(采访了参赛学生、参观的同学、老师以及来宾、学院学生会主席、学院院长以及关工委老师)、深入报道和片尾,这是一次完整的新闻专题报道和后期包装的尝试。
视觉大赛过后,工作室人员开始渐渐增加,他们又开始了新的尝试,那便是多机位现场晚会的拍摄。这时候,费玖强、柯书晓、赵岳峰等人分工合作,当然还包括了几位工作室的新朋友-高瑞峰、刘宏、贺浩轩和赵晨光、黄梦、管路曦等人了。这次拍摄的尝试与后期制作也很圆满。因为设备简陋,不能像电视台那样的晚会现场直播模式进行。他们的晚会画面,只能是通过后期剪辑,实现画面镜头的切换。但是,他们还是解决了这样的问题,一部纪录型的《爱与梦想同行》的晚会多机位录制也成功出品了。
《第5感》编剧兼主演于家睿,与徐云同届,其为摄影系,也是校园街舞协会的社长。在工作室的起步以来,当然也少不了这位人物的出现和开始合作。大一时期两人并不熟悉,到了大二,两人的交流也开始增多,在一次VCR的拍摄中两人的关系逐渐深化。两人也合作为一同学拍摄了“2011·APEC未来之声”个人形象宣传片,使这位同学进入了全国200强。
经过不断的实践,工作室以徐云主导的各类创作开始进行,包括广告片的尝试-雀巢咖啡《生日的等候》和定格动画的拍摄-《疯狂的萝卜》。虽然这时候的他们很难突破另一个水平,创意仍然不足,但是他们仍然继续坚持,尝试各种新鲜的类别作品。
新想法、新模式、新类型,他们都继续尝试着。此时的工作室也开始更名为:V.S数字影像技术工作室,官方网站也同时更名为:V.S数字制作影音网。
第5感的创作
创作前期
早在2010年暑期,理工大·V.S数字影像技术工作室负责人徐云(下文简称-工作室徐云)就联系了于家睿(下文简称-于社长),说看能否合作拍一部以歌舞为题材,以街舞为主元素的歌舞影片。经过交流,于社长很快就答应了,因此,于家睿便利用2010年的暑期,进行了原著剧本故事的创作。他是一位摄影的爱好者,爱纪实,到处的跑,到处的采风。他们利用QQ和移动信息的渠道进行沟通。经过一个假期的磨合,到最后出剧本的时候,《嘻哈的日子》(后更名为<第5感>)剧本便创作出来了。原著《嘻哈的日子》(后更名为<第5感>)主题明确,故事干脆、利索、节奏统一,很符合当代大学生的歌舞青春形象。为了能够丰富《嘻哈的日子》,工作室徐云跟于社长经过长时间的协调磨合,将影片的“短剧”创作性质扩大成“微电影”创作。于2010年8月就成立了《第5感》(即<嘻哈的日子>)临时剧组为创作团队,以工作室为摄制团队。并制定向西安理工大学团委进行申报的材料和审批草案,以及初步计划拍摄时间表和整个细节工作的安排。
集资困难
本部影片的拍摄意义非凡,对于徐云和于家睿,还有工作室来说,更是具有深意。这在西安理工大学的影像艺术上是空前的。此次创作计划在向校方提出申请前,《第5感》临时创作团队就提出了一项原则,“主办在校,执行在我,自我掌握”,最大的申请困难在于安全责任与资金费用和活动最后的结果,以及最后的影响效益问题,可惜后来未得到准确批复。因此,临时创作团队决定资金自己承担,工作室徐云便很快进行外联式寻找资金支持。因为这个团队比较年轻,对于学校团委部门来说,这样的拍摄活动,有很多的不确定因素,他们的专业实践也被认为是普通校园活动。在向学校团委正式提出申请无果的情况下,学校团委的个别老师以个人名义给予场地上的协调支持。既然没得到校方的准确回应,那么资金也无法向校方申请,在徐云集资困难的时刻,他的家人给予了最大的帮助和支持。经过一个月的努力,资金很快就得到了解决,总共有两家公司对本部影片的创作进行投资,一方是罗马尼亚(布加勒斯特)MONA'S贸易有限公司,另一方为广东(东莞)石排鼎发五金制品包装有限公司。这两家公司名义上是公司,影片的投资方,但实际为V.S数字影像技术工作室的亲友团无偿资助方。当然,这不是商业活动,这两家公司是徐云同学的亲朋好友。因为创作需要和彼此的信任,他们给予了工作室最大的帮助。因此,本部影片由西安理工大学·V.S数字影像技术工作室全权负责拍摄和后期制作,为影片执行单位,西安理工大学街舞协会承担舞美编导单位,由工作室总负责人徐云担任《第5感》导演,于家睿担任电影编剧和主演。
创作低谷
他们的创作,经过了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2010-2011学年第一学期。第二阶段为2010-2011年第二学期。在第一阶段的创作里,也算创作的第一次“失败”吧,但是整个创作过程中,还是很顺利的。因为这次拍摄,集结了大一到大四的同学,很多演员还是其他兄弟院校的,也包括有的已经工作了的朋友。所以他们还有一大拍摄上的困难就是时间的协调上。那么他们只能是利用周末的时间来拍摄,周末很多同学也有各自的活动,他们又只能利用周末的某一天下午或晚上的时间段,来分场次的进行拍摄。在所有准备工作准备差不多的时候,当他们已经集结准备于2010年10月17日拍摄的时候,一场“突发事件”却来了,使的他们陆续“撤退”择日再次开机。因这次的“突发事件”连续3周不能进行集结拍摄。就这样,一直拖到了2010年10月31日才得于开机拍摄。
由于时间上的问题,这个学期没能完成拍摄,而演员们也都是第一次进行表演,也都不是专业演员。在第一阶段的期末,后期进行剪辑了一部分,发现演员演戏别扭,对白很假,使的剪辑后的片段和没剪辑的片段都有很多是不可用的。使的大家感觉这个学期他们都在试验,而不是实拍且深感失败。
在这个时候,他们的影片指导雪中送炭给予了莫大的支持和鼓励,给团队和作品提供了新想法、新活力和新方向。他就是理工大电影协会创始人之一-刘铭郅。他当时已经大四,准备着毕业设计、准备着公务员考试和评估是否考研。但总会时不时的忙里抽空挤时间从西安理工大学金花校区亲自跑来曲江校区。并与《第5感》导演组相互沟通交流,对第一阶段的拍摄模式、创作思路和演员入戏给予了指导和评价。相对而言,虽然进度慢,质量一般般,剧本较弱,但是他们整体上是在进步的,毕竟是第一次,又是如此庞大的团队与拍摄规模。影片指导不但从主观和客观两个方面进行评价和指导。对于本片的出品给予了极大的信心,希望他们继续往前走,哪怕失败了也没关系。重要的一点,绝对不能轻易的放弃。电影人还需要的是坚持,以挫折和失败为动力,继续向目标前进。
创作准备
经过长达3个月的前期准备工作,《第5感》在2010年10月底开始正式拍摄,但是由于影片剧本问题,和拍摄上、时间、人员协调和安排等问题上的原因,正式拍摄时间由2011年3月13日才正式开机拍摄。也就是说,本部影片经过了长达半年的准备下才进行实拍。从刚开始的小剧本、少人员、少成本和少故事的创作,一跃成为剧本扩大、人员增加、成本提高和故事丰富的创作,成为了一部比微电影还长的长篇电影。在活动申报投向校团委无果时,还好还有团委个别老师的个人帮助,随即则成立“2011西安理工大学校园歌舞影片《嘻哈》剧组”即《第5感》剧组。很快,这个剧组逐渐的开始庞大起来,人员不断增加,参与、帮助和支持剧组的人员也不断的在增加。在一次晚会拍摄的过程中,费玖强同学加盟了工作室。他的加入,使得《第5感》在拍摄技术设备上全面升级。也给故事增加了不少的点子。在本部影片当中担任了副导演和摄影的任务。
创作实践
《第5感》改编至《嘻哈的日子》,其实就是延用并深入刻画。因为各方的意见和建议,在拍摄期间先保留了《嘻哈的日子》片名,等整个剧本更细致化,拍摄大致接近尾声的时候再另行更名。经过原著作者于社长的支持和许可,由工作室徐云和于社长共同担任本部影片的编剧,在原著的基础上由徐云负责故事的丰富和细节的改编,由于家睿来进行校对、直接参与演出。其实《第5感》故事内容不是死板不变的,在每次的拍摄过程中,由主创人员和演员现场发挥,都有更改的,包括剧本拍摄用的分镜头剧本,都是在原来的基础上进行更加细致的细节更改和调整。这在很大的程度上也使主创人员们在实际的过程中不断积累经验和尝试着专业剧组的“生活”。
大事记
2011年3月13日
2011年3月13日下午,西安理工大学青春励志歌舞影片《嘻哈的日子》(后更名为<第5感>)剧组。演员,工作人员于曲江校区教九楼附近的石砌长廊旁的草坪上开拍,作为本学期的首次开拍。导演组要求本片在取景及音效等方面都要精益求精,演员的演技更是如此。绿色的草坪上,主演李功达一遍遍地从‘梦’中‘惊醒’,老实人的出现,“担心”的嘘寒问暖,当然也不忘把小道消息告诉李功达。下午刮起大风,衣衫单薄的工作人员还是兢兢业业的工作着,力求给大家展现影片最精彩的一面。
晚上七点半,剧组赶至下一个拍摄场地——理工大曲江校区大学生活动中心二楼拍摄。灯光打开,音乐响起,一个个舞动的身姿在舞台上用肢体语言诠释着舞蹈的意义。没有人山人海的观众,也没有排山倒海的掌声,他们依旧不停歇的舞动着,也许这便是对梦想的执着。《第5感》,讲述了当代年轻人的奋斗史,让您在绿色的校园中寻觅到青春的激情、执着,以及奋进。
2011年4月24日
2011年4月24日,《第5感》剧组在理工大逸夫科技馆前进行本部作品的第一次大场景的拍摄。从去年的10月到今年的4月下旬,半年许久,终于可以开机拍摄本场科技楼前的戏份。由于场地面积较大,群众演员人数较多,剧组本次在科技馆下面得石柱上都拉了一圈的警戒线,但仍有不少同学围观。
本次拍摄主要讲述的是校园L.G.D街舞社众舞者在科技楼前空地上通过表演街舞来纳新。李功达听闻,便前来观摩。并因此开始了对街舞的执着。这既是他面对面与街舞的首次接触,也是他下定决心学习街舞的起点。途中碰见了之前产生过误会的舞者-贝克,李功达也因此发生了初为门外汉的尴尬,但这并不影响他对街舞的热情。
凡事都是从不懂到懂,《第5感》讲述的就是一个普通大学生对一项才艺从不懂到懂的过程,告诉我们如何学会坚持。今天剧组拍摄时间将近10小时,演员们顶着烈日在镜头前表演,力求影片最终以最完美的效果与广大大学生和网友观众们见面,展现别样的大学生歌舞影像。
2011年5月29日
2011年5月29日下午,剧组在理工大艺术楼二楼学生工作办公室进行辅导员戏份的拍摄。每位大学生刚进入校园,对大学生活抱有期待、向往和追求,但是这些期待、向往和追求难免对个人的时间安排和自我控制能力造成影响。这种影响有好也有坏,但也是我们大学四年生活当中一个非常重要的成长过程。此次戏份中,李功达也不外乎这些,因某种原因而被辅导员“传票”。在剧中,男主角的另外一种性格也能让观众们会觉的“很有意思”。据悉,本次辅导员的角色是由我校自动化学院07级的辅导员王锋老师扮演。缓而不躁的神态、谆谆善诱的言语、淡然不变的行为。王锋老师将自己最完美的佳境带入了剧组,相信屏幕上的他,会带给学生另一种崭新的形象。
夜幕降临,再次重遇神秘人,当晚则转战曲江校区教十楼209进行拍摄。本次拍摄继去年尝试中的第2次,因为备、人员和时间上的安排问题,神秘人戏份终于在今晚敲定。那么这个神秘人会给李功达起什么作用呢?“曲折”的学舞之路,在洋溢着激情的青春岁月,一步一个脚印的奋斗着。“台上十分钟,台下十年功”,正是这样的步伐才能渐进的实现个人的梦想。
2011年6月18日
2011年6月18日,停滞半月之久的《第5感》再次开拍,并进行外景拍摄计划。于下午2时许,剧组到达西安市育才中学第三击剑室进行外景拍摄。本次拍摄是由导演组实现与该校有关人员取得联系,经允许后于当天率工作人员将轨道、摇臂等一系列拍摄器材搬至目的地,之后进行拍摄。据悉,本次拍摄主要讲述女主角丁玲在舞蹈室中跳了一支民族舞《天涯歌女》,本次不只是女主角在剧中首次献舞,也是唯一一次的献舞。昏黄的灯光下,纤细的身影随着旋律一同旋转,手起手落,樱红色的折扇舞出点点温馨。这又会带给男主人公怎么样的心境和求学心态呢。作为一名“自学”的大学生,是否是报着当代大学生的“一时兴起”而因为时间的延长而“忽略”心态。敬请期待新作品-《第5感》。
2011年杀青日
2011年6月24日至6月26日,为《第5感》的杀青时段,经过长达3个月的预备拍摄和3个月的实拍。这其中包含了每个参与影片拍摄的所有人的热情和汗水。虽然他们的“剧组”不能与名副其实的“剧组”相比。但是作为工科院校,突破了少制作、少人员、少时日和少场面的专业规模。不断加强镜头运用中的画面构图和运动方式,加强演员的表演,努力突破非表演专业演员和剧本所带来的影片在质量上的压力,继续提升整个创作团队的专业素质和摄制水平。因此,这支团队和创作已经跟上了具有针对性很强的影视制作的专业高校,并得到了赞助商和电影机构的支持。无论从前期策划、剧本创作,包括分镜头的绘制和编写,到中期的拍摄和后期的制作,都已经达到了专业的基础水平。
接近影片的拍摄尾声,剧组的每个人当然都很激动,同时也非常期待《第5感》的“腾空而出”。根据杀青时段的拍摄计划,6月24日为最后一场的准备阶段、舞台布置、最后分镜头的细节绘制。据悉,最后一场的镜头次数估计已达到800余镜,导演组、场务组和道具组连夜加工,并与6月24日晚对舞台进行布置。其实舞台很简单,主要是LED灯和舞台大字体的制作和布置。
6月25日上午10时许,剧组在理工大曲江校区大学生活动中心准时进行拍摄。在本次拍摄的大场景中,导演组特地召集数十名群众演员,以营造歌舞选拔现场的小气氛。本次拍摄的过程中,来了不少的支持者。据悉,导演所在的09级动画专业的同学们,基本全部来到了现场捧场支持,一支持就是3个小时。不仅如此,剧组联合街舞协会,跆拳道协会、双节棍协会、动漫社和西安育才中学的音乐特长生们共同演绎了最后一幕。最后一场的拍摄可谓是“困难重重”,在最后一场陷入群众演员和场地时间问题的时候,副
导演小费讲了这么一句话,“无论如何,最后一场已经无法阻止。”这一句话使导演组更佳有了信心,整个剧组的激情也再次燃烧。最后一场戏份比较重,也是摄制组进行第2次分组、分机位和分演员镜头来拍摄,有效的提高了拍摄效率。
6月26日下午,进行杀青戏份的拍摄,则是放在最后一场拍摄的第11场和12场。随之导演的一声:“OK,结束。”现场随之来了掌声,“终于”结束所有戏份的拍摄了,杀青了。当最后一个镜头拍完时,大家脸上都露出了难得一见的“大解放”。最后剩下的则是所有穿插使用的主角空镜头和场景空镜头,以及最后的长达3个月周期的后期制作。
导演组初步估计,《第5感》将在2012年3月份进行首映,并正式与广大网友和观众见面。
成功喜悦
2012年3月16日晚上7点半,由西安理工大学学生自编、自导、自演和自制的歌舞题材轻喜剧电影《第5感》在西安理工大学曲江校区图书馆报告厅圆满首映。这也是西安理工大学第一次以学生为全面主导,面向全校的大型学生原创电影公映活动。本次学生原创电影首映仪式,也得到了校党委宣传部、西安理工大学艺术与设计学院、《西安理工大报》编辑部、西安理工大学电视台和校团委的大力支持,由《第5感》剧组、VS数字影像技术工作室、校L.G.D街舞社和校学生会联合承办。同时也得到了人民网-陕西频道、腾讯大秦网/腾讯微博的媒体支持。
这次首映活动的圆满成功,给整个《第5感》剧组带来了无比的喜悦和从未有过的成就感。相信他们会继续前行,继续追逐他们的梦想,如同影片中所描述的,“小舞台、大梦想”,执着追求,永不放弃和坚持不懈,只有尝试,只有赋予实际行动,才能离自己的目标更近,离自己的梦想更进。
参考资料
第5感.56我乐.
最新修订时间:2025-01-07 01:47
目录
概述
演员表
职员表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