符家川镇,隶属甘肃省
定西市安定区,地处安定区西南部,东与
内官营镇相连,南与临洮县
漫洼乡相邻,西与榆中县
龙泉乡接壤,北与
称钩驿镇毗邻,行政区域面积89.79平方千米。
建置沿革
民国元年(1912年),设定西县符家川堡,后改为保乡,属榆中县。
1958年3月,符家川乡划归定西县;同年10月成立符家川公社。
1983年5月,改乡。
2002年3月,撤乡设镇。
行政区划
截至2020年6月,符家川镇下辖10个行政村:红庄村、杨湾村、长丰村、金星村、兰星村、高阳村、秦岔村、罗岔村、大岔村、黄坪村。
地理环境
位置境域
符家川镇地处安定区西南部,东与
内官营镇相连,南与临洮县
漫洼乡相邻,西与榆中县
龙泉乡接壤,北与
称钩驿镇毗邻,距市区34千米,行政区域面积89.79平方千米。
地形地貌
符家川镇境内地处黄土高原梁峁沟壑区,地势西高东低南高北低,地形呈狭长形,境内最高点位于长丰村暖水沟海拔2342米;最低点位于高阳村康家沟,海拔2103米。
气候
符家川镇境内属中温带半干旱气候,多年平均气温5.6℃,平均气温年较差28.6℃,1月平均气温-8.6℃,7月平均气温16.8℃,生长期年平均192天,无霜期年平均130天年,平均日照时数2993.6小时,年总辐射153.6千卡/平方厘米,年平均降水量405毫米,蒸发量1500毫米以上。
水文
符家川镇境内属西河、称钩河水系,主要河道有石门河秦家岔等4条,总长32.8千米,流域面积151平方千米年径流总量42万立方米。
人口
截至2011年末,符家川镇辖区总人口13355人,其中城镇常住人口288人,城镇化率2.2%,另有流动人口28人,总人口中,男性6801人,占50.9%;女性6554人,占49.1%;14岁以下1684人,占12.6%;15—64岁10313人,占702%;65岁以上1358人,占10.2%,总人口中,以汉族为主,达1351人,占9.9%;有回、2个少数民族,共4人,少数民族中,有回族3人,藏族1人,人口出生率9.4%‰,人口死亡率6.8‰,人口自然增长率2.6‰。
截至2018年末,符家川镇有户籍人口13333人。
经济
2011年,符家川镇财政总收入884.2万元,其中地方财政收入37.4万元,年末各类存款余额5112万元,各项贷款余额3854万元。
2011年,符家川镇农业以种植业为主,耕地面积5.77万亩,人均4.43亩,有效灌溉面积6874亩,农业总产值0.4亿元,占国内生产总值的71.2%,粮食作物以玉米、小麦、马铃薯为主,生产粮食3619.5吨,其中玉米3299吨,小麦314.8吨,马铃薯5286.5吨,主要经济作物有蔬菜,蔬菜种植面积0.4万亩,产量29600吨,主要品种有大白菜、辣椒等。
2011年,符家川镇工业以生产建筑材料为主,工业企业2家,职工63人,工业总产值80.6万元,商业网点69个,社会商品销售额4842.5万元,比上年增长16.6%。
2018年,符家川镇有营业面积超过50平方米以上的综合商店或超市6个。
社会事业
教育事业
2011年末,符家川镇有幼儿园1所、在园幼儿36人,专任教师4人;小学11所、在校生678人,专任教师80人,小学适龄儿童入学率100%;初中2所,在校生594人,专任教师55人,初中适龄人口入学率、小升初升学率、九年义务教育覆盖率均达100%,教育经费6483.5万元。
文化事业
2011年末,符家川镇有文化活动中心51个;各类图书室64个,藏书30万余册;各类文化专业户45户,音乐、美术、书法、摄影及文学业余创作人员84人。
医疗卫生
2011年末,符家川镇有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11个,其中卫生院1个,村卫生室10个;医疗病床20张,专业卫生人员28人,村医10人,医疗机构(门诊部以上)完成诊疗3202人次,住院治疗764人次,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人数1153人,参合率90.5%。
社会保障
2011年,符家川镇农村最低生活保障户数628户,人数2235人,支出194.7万元;农村五保集中供养19人,分散供养45人,共支出21.1万元;农村医疗救助490人次,民政部门资助参加合作医疗171人次,共支出1.4万元,国家抚恤、补助各类优抚对象33人,抚恤事业支出21.3万元,年末参加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7524人,参保率80.5%。
交通
符家川镇内(官营)高(崖)公路过境,境内长18千米,10个村和96个社全部通公路,总长104千米,客运站1个,2011年末,符家川镇日均发送公共汽车18班次,日客运量540人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