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编是用山上
毛竹剖劈成篾片或篾丝并编织成各种用具和工艺品的一种
手工艺。
工艺竹编不仅具有很大的实用价值,更具深厚的历史底蕴。竹编行业历史上以作坊形式,多以世代相传或以作坊依托的师徒关系,学徒学成后,自立门户,再招徒弟,口传身教。一般做生活用品、农业用具。
眉山竹编历史悠久,是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主要种类
一种遍布南方各省的
民间工艺。我国
南方地区竹种
丰富多彩,有
淡竹、水竹、
慈竹、
刚竹、
毛竹等约二百多种。
劳动人民用竹材制作家具 ,编制用品,创造了具有不同
艺术特色的多种
编织工艺,常用的有:
1、编织,即用
竹丝、 篾片以挑和压的方法构成经纬交织
4、穿珠,是将竹节制成小段进行穿结
编织工序
竹编工艺主要分为材料处理、编织和收尾三个阶段,材料处理就是把竹子加工成篾子,编织就是用篾子编成各种产品,收尾是不可或缺的辅助补充工序,目的是使竹编产品更加美观、精致、顺手、耐用。在各种竹编产品中,
背篼的工艺最为复杂。
材料处理
就是把竹子一把把(每把200根)立在院中暴晒,晒干后进行淋雨,再暴晒,然后存放起来。用时,取一把先刮去竹节、竹毛,再一分为二剖开,然后在河里或磨渠中浸泡,泡上两天两夜,待竹子变软后捞出来,这时竹子的
柔韧性得到大大提高,适宜于加工,然后用
蔑刀剖成匀称的细条,再刮光,就可用于编织。其次,进行编织。先将两根粗细均匀、长短相当的木棍曲弯,棍子中部交叉叠放,通过用铁丝扎成的方圈,把四个棍头摆放到圈的四角,做成背篼棍(也称背篼角)。然后从下往上编。
编织
要先用筋子(较宽的
竹条)盘底子,再用篾子(细竹条)编。编到两寸处分头颈、五寸处分二颈、一尺处分三颈。然后锁边,
小背篼一尺五寸高锁边,中背篼一尺六寸、大背篼二尺高锁边。边子锁住了就开始楦棍,就是把背篼口楦圆、楦正,使背篼形状美观。再进行缠边,把嫩竹一分为二剖开,把口沿缠上三圈,实质是
对锁的边进行细化加固处理,使背篼口拿在手里舒适,不扎人,又牢固耐用,至此背篼就算编成。锁边、楦棍、缠边都是收口工序,也是显示编背篼技术水平的关键所在。
收尾
也就是在背篼前面拴
系带处做两根背签,在背篼后面做四根护签,使背篼更加结实、耐用。民间有歌谣,专说编背篼:“小时家里手头窘,操起
篾刀向竹蓬。嘭嘭几下竹随破,纤手剥篾似翻书。细篾经纬随即织,篼底好起口难收。”
艺术流派
洛宁竹编
河南
洛宁被称为“绿竹之乡”,地处洛河中上游,属于豫西山区。竹子种植历史悠久,与此相应的,洛宁的竹编也同样历史悠久。《后汉书》记载:“永宁金门山竹厚薄匀,断其两节,间而吹之,可应凤凰之鸣。”这里的“永宁”即洛宁。自古以来,洛宁就以竹、麻、桑的种植和加工而出名。因山间盆地和谷中溪水非常适宜竹子的生长,洛宁的原生态竹林竹子节长、皮薄、疤节小且质地柔软,是加工生产竹产品的上等原料。
洛宁竹编这一民间传统工艺历史悠久,唐代皇宫纱灯的“筋骨”,多以洛宁竹子制成;清顺治年间,洛宁每年都要向朝廷进献贡竹400竿,供太医烧竹取竹沥之用。除了供皇宫之用,同时在民间也编制出简易的竹耙、竹篮等生活用品,后来又逐渐衍生出竹床、竹帘、果盘、笔筒、盆景架、花瓶等物件。在20世纪80年代,竹子的种植和竹编加工已成为洛宁人的致富手段,形成了洛宁竹编独特的手工技艺。
闽西竹编
闽西永定培丰镇下辖的孔夫、长流二个村庄,有许多村民祖祖辈辈世世代代都是
竹匠,他们的“简易
工棚”,堪称“天下一绝”,具有安全、快捷、实用、经济、便利、环保、清爽、轻巧、节能等许多优点;建设过程不耗水,不耗电,不与永久建筑争用宝贵的钢材、木材、
板材、铁件、水泥、沙石;还可就地取材缓解运输压力,能够促进当地
毛竹垦复种植增加灾民收益反哺灾区经济增长,与此次灾区急需的“
过渡安置房”十分对路。
“简易工棚”的称呼,是就其成本投入而言的,其实,它的造型美观,
技术含量较高,种类也很丰富,有悬空的,有立柱的,有
吊梁的,有打拱的,有敞式的,有廊式的,可作堆场,可作食堂,可作车间,可作宿舍,可作教室,可作会场,高低方圆,应有尽有。单体工棚,只要场地允许,长度不限,中间无柱,宽度最大跨径可达30米,高度可达12米。
用毛竹做原材料的“简易工棚”,同等面积的造价只需通常“
钢架结构”的八分之一左右,价廉物美,相当经济,这是一笔不能不算的经济账;这种竹棚,正常使用,服务年限五年没有问题,如果刻意维护,十年也是可行的。去冬今春,我国江西、湖南、贵州三省遭遇百年一遇特大
雪灾,无数生产生活设施毁于一旦,告急求援电话频繁,培丰的“简易工棚”大行其市,仍有几百号艺匠活跃在三省灾区恢复生产工地。
简易工棚是一种竹工艺,外地虽有游兵散勇操此技艺,但能象永定培丰这样做到规模化、专业化、
产业化经营的,在全国可谓“凤毛麟角”。
简易工棚起源于何时何地,难于考证,据现年74岁的陈盛韶老人回忆,闽西出现竹棚,与成立于1955年的
龙岩县竹藤厂有关,竹棚的第一次兴盛,是在1958年开辟
龙岩至
漳平的铁路工地。盛韶老家在培丰长流新楼下,他是进竹藤厂的第一批员工,既是元老,也是技术权威。盛韶不识字,可当时“龙岩县竹藤厂”六个大字牌匾,就是由他出手用篾条编织“刺绣”而成的。 1963年,厂里
派盛韶去
福州学做
热水瓶竹制外壳和鲜花插篓,10年之后,他再带队去
建阳观摩30米宽100
米长中间无柱无梁全拱的篮球场工棚,遗憾的是,由于同行的几位年轻后生毛躁,回岩之后二次试搭均告失败。当时竹藤厂的员工主要由长流和
隘头(原属
永定孔夫管辖现划归龙岩东肖)两地人组成,整个龙岩地区的工棚工程大部分由竹藤厂包办,但脑瓜灵光的长流村民陈盛桥、陈友千等人亦能承揽一些零星业务。
三穗竹编
三穗县瓦寨的斗笠,八弓的竹篮、
筛子、
簸箕、箩筐等
竹制品驰名省内外,有“竹器之乡”的美誉。
三穗竹编起始年代可追溯至
明末清初,已有400多年的历史。瓦寨斗笠,最初的瓦寨斗笠为尖顶平檐,用料粗大,产量有限。清嘉庆年间任
石阡都督,年迈解甲归田后回到瓦寨横冲安家落户,置有田产百余亩,因闲置在家而对斗笠进行改编;另传为清嘉庆年间,瓦寨晓隘一黄姓人从思南习艺传入。
竹编工艺历史悠久,是
民间手工艺的典型代表。经过长时间的摸索,斗笠从外观式样到实用价值,从原料加工到操作工艺,从上油
熬炼到
色彩搭配等都不断作了改进,由尖顶平檐改为尖顶斜檐式,以便雨水顺利流淌,改泥塑模型为粗竹片模型,便于移动和操作编织,内胎篾由粗改细,外胎篾改用篾丝。竹编工艺以水竹和
楠竹为原料先分别破成粗细不一的粗篾和细篾、胎篾,主要编织有斗笠、竹篮、
花篮、竹簸、竹筛、
鱼筛、撮箕、
饭盒、竹凳、
竹椅、
鸟笼、虫篓、背篼、箩筐、晒席、睡席、焙笼、鱼转等生产生活用品和旅游、馈赠工艺产品等。
三穗竹编工艺按其制作过程、地域分布、使用情况和传承方式等都有其独特的艺术性。制作精良,做工考究,玲珑小巧,美观大方,经久耐用,尤其是瓦寨的斗笠,在编织过程中,需把毛坯竹破成粗篾和细篾,粗篾约为2-3毫米,细篾的细度达到0.3—0.5毫米,每个孔眼大小几乎一样,这项技术在当今竹编工艺中难度算是很高的。十分讲究,日晒雨淋,天长日久,绝不褪色。工匠用黑色和竹子本身的色两种颜色,随心所欲地编织成各种各样的文字、图案等。竹编工艺流程复杂,作为一种重要的文化载体,它蕴涵着丰富的科学技术基因,是一份极其宝贵的历史遗产。
编织产品
1、
斗笠:上半部填纸,下半部铺棕片,内外胎合成后,尖顶部分染黑,然后
涂油加工(俗称桄油),先是“
老油”打底,“二道油”加厚,“嫩油”开光,阴干后即成。有的还用
马毛代替棕片作
衬垫,垫纸部分再染些花草,既美观大方又轻巧耐用。斗笠品种规格多种多样。大的直径有80厘米,小的有10厘米;同时有成套斗笠,分为7顶一套,5顶一套,3顶一套,每顶直径相差2厘米。其制作工序为:破粗篾和细篾、匀篾、编粗篾、编细篾、刷边、脱细篾顶、糊粽、别顶、染顶、捆边、桄油、成品。斗笠的粗篾、细篾规程:粗篾长度由斗笠大小而定,宽度约为2—3
毫米;细篾长度由斗笠大小而定,宽度约为0.3—0.5毫米。
2、竹簸、竹筛、花簸、花筛:主要产于八弓镇南效各村,花簸、花筛用料用篾精细,花纹图案多种多样,图案内容
无固定图纸,由工匠按客户要求设计编织,如
美敏村吴德洲编织的花簸、花筛,图案有:褔、禄、寿、喜;百年长寿、心想事成,万事如意、一帆风顺等字样,其为县
将军纪念馆所编织对联被将军之子杨珠江收藏于北京。竹筛成品有方格小洞,多用于筛格粮食;竹簸用篾宽且薄,产品平整光滑。其制作工序:破篾、匀篾、煮篾、编篾、剪边、捆边、压平、锁口、成品。花簸、花筛用篾无固定规格,竹簸、竹筛篾规格:篾的长度为(15—35厘米),篾的宽度约为2—4毫米,篾的颜色分为:原色篾和黑色篾。黑色篾是用当地的化香叶熬制成
水煮泡而成,这种篾能
永久性的保持为黑色,日晒雨淋,天长日久,绝不褪色。
3、
竹篮(细篾篮):主要选材为
水竹,一般为拇指大小,
长为4.2尺,短的为1.2尺,长的直径和短的直径大致相同。主要用一层篾和二层篾(即青篾和黄篾)。细篾篮主要成品有大小不一的五个一套、三个一套等规格,其中三个一套作品八年代初,被黔东州里征用参加在云南举行的
世博会展出。五个一套,2006年被县经贸局征用,送省参加
黄果树瀑布节,现主要产品由
凯里罗银根收购,销往省内外。其制作工序:选材、破篾、起底、撬底、占筐、倒篾、做脚、锁口、锁脚、上细、成品。
竹编工艺师主要有瓦寨斗街村斗笠制作工艺传承谱系第一代杨再银,到杨正强、杨通德、杨光远、杨昌亮、杨胜德、杨秀军(已传7代人,现传儿杨再泽、媳龙运美、女杨再菊);美敏村竹簸、竹筛制作工艺的吴道南、
涂志祥、吴
德州都是以家庭自传沿袭;竹篮(细篾篮)制作工艺从第一代的田大显到田忠佑、田庆云、田兴江、田应才,到田景付已传六代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