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枝词九首
刘禹锡组诗作品
《竹枝词九首》是唐代文学家刘禹锡组诗作品。竹枝词原是古代本巴、渝一带的民歌。这组民歌体诗在形式上都是七绝,可以看成是组诗,但在写法上与诗有所不同,有人认为这是早期的词。这些作品从各个侧面表现夔州一带普通劳动人民的生活及其风俗与风情,展现了巴蜀地区的节物风光与生活、生产、爱情与娱乐的场景风貌。这组作品都寓情于景,感情色彩各有侧重,一方面既有民风习俗,另一方面又有个人境遇,语言明快浅近,清新活泼,生动流丽,具有浓郁的生活气息和地方特色。
作品原文
竹枝词九首1(并引)
四方之歌,异音而同乐。岁正月2,余来建平3,里中儿联歌《竹枝》,吹短笛,击鼓以赴节4。歌者扬袂睢舞5,以曲多为贤。聆其音,中黄钟之羽6,其卒章激讦如吴声7,虽伧儜不可分8,而含思宛转,有《淇奥》之艳9。昔屈原居沅湘间10,其民迎神,词多鄙陋,乃为作《九歌》11,到于今荆楚鼓舞之。故余亦作《竹枝词》九篇,俾善歌者飏之12,附于末,后之聆巴歈13,知变风之自焉14。
其一
白帝城头春草生15,白盐山下蜀江清16。
南人上来歌一曲,北人莫上动乡情。
其二
山桃红花满上头17,蜀江春水拍山流18。
花红易衰似郎意19,水流无限似侬愁。
其三
江上朱楼新雨晴,瀼西春水縠文生20。
桥东桥西好杨柳,人来人去唱歌行。
其四
日出三竿春雾消,江头蜀客驻兰桡21。
凭寄狂夫书一纸22,家住成都万里桥23。
其五
两岸山花似雪开,家家春酒满银杯。
昭君坊中多女伴,永安宫外踏青来24。
其六
城西门前滟滪堆25,年年波浪不能摧。
懊恼人心不如石,少时东去复西来。
其七
瞿塘嘈嘈十二滩26,此中道路古来难。
长恨人心不如水,等闲平地起波澜27。
其八
巫峡苍苍烟雨时28,清猿啼在最高枝。
个里愁人肠自断29,由来不是此声悲。
其九
山上层层桃李花,云间烟火是人家30。
银钏金钗来负水31,长刀短笠去烧畬32。
注释译文
词句注释
白话译文
各地的歌曲,曲调有别而同属音乐。那年正月,我来到建平,听到里巷中儿童联唱《竹枝》,吹短笛,击鼓来合节拍。唱歌的人扬起衣袖尽情起舞,以唱得多的为最好。听他们的歌曲,符合黄钟宫的羽调,结尾激切如同吴地的民歌。虽然这些方言俚语听不惯、分不清,但情思含蓄婉转,却像卫国民歌一样优美。从前屈原谪居沅湘之间,那里百姓迎神,唱的歌词大多鄙俗粗陋,于是为他们创作了《九歌》,到现在荆楚一带的人还唱着《九歌》击鼓跳舞。因此我也创作《竹枝词》九首,让善歌的人来传播它。它就附在这小序之后。以后听巴中民歌的人们,可以知道巴中民歌的变风的来由了。
其一
春天里白帝城头长满青草,白盐山下蜀江水清见底。
当地人来来往往唱着当地民歌,北方人看着此情景切不要动了乡情。
其二
鲜红的桃花开满山头,蜀江的春水拍打着山崖向东流。
桃花红颜容易凋谢就像郎君心意,春水长流不尽恰似我的忧愁。
其三
雨后初晴的阳光照耀着江上的红楼,瀼西的春江水泛着粼粼微波。
桥东桥西长着美好的杨柳,树下人来人往唱着民歌。
其四
日出三竿高,春雾已消散,江边停泊着蜀客的船帆。
托他给我那个冤家捎一封信,冤家就住在成都的万里桥畔。
其五
江两岸,山花怒放洁白如雪;村落里,家家户户春酒满杯。
昭君坊中有很多的妇女相伴,她们是从永安宫外踏青回来。
其六
城西门前大江中的滟滪堆,年年被波浪冲击也不能摧毁。
懊恼的是人心比不上这石头,一会儿往东去,一会儿又朝西来。
其七
瞿塘峡水刷刷流过十二滩,这里的道路自古以来很艰难。
总是怨恨人心比不了这江水,无缘无故也会平地掀起波澜。
其八
巫峡苍苍在烟雨迷蒙的时节,凄清的猿啼从最高的树枝上传来。
这里愁苦的旅人自然断肠,但从来不是由于那猿啼声音悲哀。
其九
山上层层开满桃花李花,白云里升起烟火是山上人家。
戴银钏金钗的妇女下山来背水,持长刀披短笠的男子前去烧荒种庄稼。
创作背景
这组诗当作于唐穆宗长庆二年(822)刘禹锡任夔州刺史时。夔州在长江三峡的上游,地理位置十分重要。当地流行着叫“竹枝词”的民歌形式。刘禹锡非常喜爱这种民歌,他学习屈原作《九歌》的精神,采用了当地民歌的曲谱,制成新的《竹枝词九首》,描写当地山水风俗和男女爱情。
作品鉴赏
整体赏析
《竹枝词九首》是吟咏风土人情的民歌体乐府诗。这组民歌体诗,有的是反映爱情生活的,有的是描写夔州一带的山川景物和风土人情的,有人民在白帝城头和瀼溪桥上唱歌,有昭君坊里和永安宫外的游女,有旅居在此地的妇人托返回成都的船带信给丈夫,有住在山头的女子到江边来取水,男子到山下来烧草灰肥田:九首诗组成了一幅风俗画。其语言明快浅近,清新流丽,具有浓郁的生活气息和地方特色。有人认为,这些作品是词作,是词文化的开端:用朴实的语言开始写意中国的文化。
“白帝城头”一首,开头两句写夔门山水雄阔隽秀之美。“白帝城头春草生”写高处。白帝城在濒临长江的白帝山上。时值春天,城头百草茂盛。一个“生”字写出百草依视线次第出现,又写出百草滋生之广。草因城脱俗,城缘草而含生机。“白盐山下蜀江清”写低处。蜀江即指白盐山脚下的一段长江:江水清澈倒映云天,又有耸入长空的白盐山作背景,山水互映,各尽其妙。“南人上来歌一曲”写当地人以雄山碧水为背景放声高歌。此句虽未直接写歌的内容与歌的悦耳,但因一、二两句雄阔灵秀山水的烘托渲染,便自然地表现出歌声的优美。“北人莫上动乡情”,笔锋一转,写路上的异乡人受那歌声的感染,触发起思乡之情。此句当为全诗主旨所在。此诗之妙,其一在动词传神,用白描手法勾勒出耐人品味的人物形象;其二在一景两用,烘托渲染人物形象;其三在意味的绵长婉转和境界的高远。
“山桃红花”一首,写一位深情女子在爱情受到挫折时的愁怨。这挫折乃是薄情郎的负心,这原是一个很古老的主题,而表现这个古老主题的这首小诗,其情景之浑化无迹,意境之高妙优美,却是罕见无比的。首两句,写女主人公所在之环境:山上桃花盛开,江中春水方涣,春意正浓。唯其如此,才触动了她的春思,进而引发了她的愁情。与此同时,山上盛开的桃花将见飘零,江间拍岸的碧水却悠悠无尽,这景象又为她的愁情提供了确切不过的表达形式,于是信手拈来,遂成下两句抒情语。旖旎的风光和内心的情愫,真可谓妙合无痕。
“江上朱楼”一首,写当地民俗风情。杨柳本是夹河而生,诗人用“桥东”“桥西”加以重复指示,把人的视线牵移到此,在人的刻意关注中,杨柳也似乎更加繁盛,春的气息便愈加浓郁可感。把桥上的行人用“人来人去”来表现,以见其熙熙攘攘,人流涌动,充满了动感,紧接着缀以“唱歌声”三字,歌声与往来行人牵引杂合,忙碌而繁闹的市井气息扑面而来。土俗民风的独特性因这些词语的重复而得到了更突出的显示。
“日出三竿”一首,写女子对丈夫的思念。诗中的“兰桡”和“狂夫”属于文人用典,与竹枝词的风格不合,有卖弄典故之嫌。“狂夫”一词源自《诗经》,作为妇女称呼自己丈夫的谦辞,曾被唐代诗人大量使用。这里既是用典又是时俗,加上诗中女子给远在成都那个商业兴盛、水陆繁忙之地万里桥的丈夫捎信时思念、嗔怒交织的口吻,生动地表现出女主人公对丈夫怨爱交加的情感。
“两岸山花”一首,写春日踏青时所见蜀地民俗及风光。两岸山花怒放,家家春酒满怀,一派融融的春意,生活气息很浓。可在表现农村风情,尤其是山村春色时借用。春天来了,万物复苏。河开冰融,两岸花开,雪一样白,雪一样连绵一片,异常茂密。这里诗人不写稻麦的茁壮,只写山花的茂盛如雪,以此渲染大自然的欣欣向荣,创造一种丰年的氛围。粮有余而酿酒,家家春酒满银杯,生活是富足的。饮食不写鸡鸭鱼肉的大荤盛宴,只写用银杯饮春酒,更显现农家桃花源式生活的恬淡。同时让人感受到一种家家举杯痛饮的喜庆气氛。两句诗给人以荐年吉祥安宁的深刻印象。
“城西门前”一首,用波浪不能摧毁滟滪堆起兴,并以此比喻“人心不如石”。作者把“人心”和“石”这些原本不相关的物象在特殊的语境联系起来,于平常中出新意,使作者要表达的意思形象化。这里的比喻与“国风”中本体和喻体简单的一一对应、具体直观表述的比喻不太一样,而是用比来表达心中的幽怨愁情,用在对人生感慨和恋情的抒发上。如“人心不如石”句,人心和石本没有可比性,二者之间本不能构成对应关系,但在具体的语境中,二者却因用比而建立起意象的联想机制。诗人把他的人生感悟融进这两个比喻之中,形象而深刻地传达心中的隐痛和感伤。
“瞿塘嘈嘈”一首,从瞿塘峡的艰险借景起兴,引出对世态人情的感慨。“瞿塘嘈嘈十二滩,人言道路古来难”,就描绘出瞿塘峡的险阻形势。从“十二滩”中可以想见其险绝情况。面临着惊涛拍岸、险阻重重的瞿塘峡,诗人由江峡之险联想到当时的世态人情:“长恨人心不如水,等闲平地起波澜。”瞿塘峡之所以险,是因为水中有道道险滩,而人间世道“等闲平地”也会起波澜,令人防不胜防,真是“人心”比江峡还要凶险。这是诗人发自内心的感慨之言。诗人参加永贞改革失败以后,屡受小人诬陷,权贵打击,两次被放逐。痛苦的遭遇,使他深感世路维艰,凶险异常,故有此愤世嫉俗之言。说瞿塘之险用“人言”提起,意为尽人皆知;叹人心之险则用“长恨”领出,主语是诗人自己,点出自己在现实的经历和体察中悟出的人情世态,并且明确表示了自己对它的态度。两句之间有转折,也有深入,以瞿塘喻人心之险,在人之言与我之恨之间过渡,命意精警,比喻巧妙,使抽象的道理具体化。
“巫峡苍苍”一首,描写三峡景色,尤其是猿啼的情景,抒发了诗人的断肠之情。诗意源自郦道元《水经注》“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之说,又以“烟雨”之境增加迷茫凄清之感。而最后两句翻出新意,与《水经注》上说的舟行三峡闻猿啼而断肠不同,而是说不听猿声也肠断,再听猿声,“愁人”的愁苦之情更是不堪忍受。这样更深一层,可谓新奇之笔。
“山上层层”一首,表现的是巴东山区人民的劳动生活。全诗宛如一幅风俗画。诗人以漫山开放的桃花李花和缭绕在蓝天白云之间的缕缕炊烟作为春耕大忙时节的自然背景,在这背景上来点缀并活动着在江边汲水为炊的妇女和以刀耕火种的原始方式在田园劳作的男子。在这里,诗人学习了民歌中借代的表现手法,结合夔州山区人民的劳动生活情景,用这两个特写镜头具体描写巴蜀山民的劳动生活图景。这里不仅从穿着装束和劳动的内容上突现了山村农民的特征,带有鲜明的地方色彩,同时也在男耕女炊、村庄男女各当家的画面上显示了劳动人民质朴勤劳的本色。诗中虽无赞美的字样,但作者的赞美之情却充溢于那优美的境界之中。在这样的山村中,能感受到、并力图表现出它的自然之美,特别是劳动创造之美,又显示出作者新颖的审美趣味。
总体上说,《竹枝词九首》是“泛咏风土”之作,不仅吟咏了白帝城头新生的青草、瀼西新晴后的春水、白盐山下清流的蜀江、滟滪堆上的波浪、瞿塘峡中的艰难古道、巫峡的烟雨猿啼这些风土习俗,而且还用托物起兴的手法,描写了男女的爱情生活。组诗中提及的春草的绿,春水的清,山桃、朱楼的红,泱泱江水中船家姑娘对唱歌男子的爱慕、期盼和疑虑,不管是色彩明丽的景物描绘,还是民间男女纯洁健康的情感和性格之美都遵循着诗人清丽的审美要求,无不见其“清丽”的意境。诗人擅长对生活中的某个场面进行描写,从而将一幅幅人民劳动的画面展示出来,赋予诗歌鲜明的地方色彩和浓烈的异乡情调。在语言上,诗人吸收民歌的养料多方面对竹枝词进行再创造,故深得民歌的真髓,既有民歌的活泼明快,又有文人诗的精当优美,两者韵味交相融合,显得既清新明朗又含蓄华美,既有鲜明的地方情调和浓郁的生活气息,又有强烈的抒情意味,创立了一种新诗风。
名家点评
宋人黄庭坚《山谷题跋》:刘梦得《竹枝》九章,词意高妙,元和间诚可独步。道风俗而不俚,追古昔而不愧,比之子美《夔州歌》,所谓同工异曲也。昔东坡闻余咏第一篇,叹曰:“此奔轶绝尘,不可追也。”刘梦得《竹枝》九篇,盖诗人中了工道人意中事者也。使白居易、张籍为之,未必能也。
宋人王灼碧鸡漫志》:唐时古意亦未全丧,《竹枝》《浪淘沙》《抛球乐》《杨柳枝》,乃诗中绝句,而定为歌曲。
宋人葛立方韵语阳秋》:刘梦得《竹枝》九篇,其一云:帝城头春草生,白盐山下蜀江清。”其一云:“瞿塘嘈嘈十二滩,此中道路古来难。”其一云:“城西门前滟滪堆,年年波浪不曾摧。”又言昭君坊、瀼西春之类,皆夔州事。乃梦得为夔州刺史时所作。而史称梦得为武陵司马,作《竹枝词》,误矣。
明人陆时雍唐诗镜》:竹枝词俚而雅。
明人敖英《唐诗绝句类选》:竹枝绝唱,后人苦力不逮。
明人黄生《唐诗摘钞》:诸诗生成《竹枝》声口,与绝句不同,即其调以想其声,真足动心悦耳。
明人毛先舒《诗辩坻》:诗有近俚,不必其词之闾巷也。刘梦得《竹枝》,所写皆儿女子口中语,然颇有雅味。
清人宋顾乐《唐人万首绝句选评》:《竹枝词》本始自刘郎,因巴渝之旧调而易以新词,自成绝调。然其乐府诸作,篇篇皆佳。
清人吴瑞荣《唐诗笺要》:按此词起于《巴渝》,唐人所作皆古蜀中风景,后人效此体于他地为之,非古矣。
近人俞陛云《诗境浅说续编》:(其一)此蜀江《竹枝词》也。首二句言夔门之景,以叠字格写之,两用“白”字,以生韵趣,犹“白狼山下白三郎”,亦两用“白”字,诗中偶有此格。后二句言南人过此,近乡而喜;北人溯峡而上,则乡关愈远,乡思愈深矣。(其二)前二句言仰望则红满山桃,俯视则缘浮江水,亦言夔峡之景。第三句承首句山花而言,郎情如花发旋凋,更无余恋。第四句承次句蜀江而言,妾意如水流不断,独转回肠。隔句作对偶相承,别成一格,《诗经》比而兼兴之体也。(其六)首句言滟滪堆所在之地。次句言数十丈之奇石,屹立江心,千百年急浪排推,凝然不动。后二句以石喻人心,从《诗经》“我心匪石”脱化,言人心难测,东西无定,远不如石之坚贞。慨世情之雨云翻覆,不仅如第二首之叹郎情易衰也。(其七)首言十二滩道路艰难,以质朴之笔写之,合《竹枝》格调。第四直(按指“城西门前滟滪堆”)以石喻人心,此首以水喻人心。后二句言翟唐以险恶著称,因水为万山所束,巨石所阻,激而为不平之鸣,一入平原,江流漫缓矣。若人心则平地可起波澜,其险恶殆过于瞿唐千尺滩也。
后世影响
刘禹锡的《竹枝词》在民间流传很广,创作后不久便流传到长安、洛阳,成为流行的新歌词。其传唱时间甚久。据邵博《闻见后录》记载:“夔州营妓为喻迪孺扣铜盘,歌刘尚书竹枝词九解,尚有当时含思宛转之艳。”又据胡仔苕溪渔隐丛话》中说:“余当夜行苕溪,闻舟人唱渔歌,歌中有此后两句,余皆杂俚语,岂非梦得之词自巴逾传至此乎。”可知《竹枝词》一直到宋代还在传唱。
作者简介
刘禹锡(772—842),唐代文学家、哲学家。字梦得,洛阳(今属河南)人,自言系出中山(治今河北定县)。贞元(唐德宗年号,785—805)年间擢进士第,登博学宏辞科。授监察御史。曾参加王叔文集团,反对宦官和藩镇割据势力,被贬朗州司马,迁连州刺史。后以裴度力荐,任太子宾客,加检校礼部尚书。世称刘宾客。其诗通俗清新,善用比兴手法寄托政治内容。《竹枝词》《柳枝词》和《插田歌》等组诗,富有民歌特色,为唐诗中别开生面之作。有《刘梦得文集》。
参考资料
最新修订时间:2024-07-01 22:22
目录
概述
作品原文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