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塔泥蚶
竹塔滩涂生产的动物
民国及其以前,竹塔滩涂有丰富泥蚶资源。
概况
民国及其以前,竹塔滩涂有丰富泥蚶资源。竹塔泥蚶口味独特,营养丰富,饮誉遐迩。漳江湾浅海滩涂,地处江、海水交汇处,咸淡适中,民国《云霄县志》载:“海潮日再至,两岸淤为泥泊,鳞介诸利广焉,二溪会于海口,中流突起,大洲广袤十余里,名为中洲大涂,其产利视南北渚泥泊尤盛”。
发展历史
大涂在竹塔附近,清末至民国初期,竹塔群众进行人工养殖,年产泥蚶均在40~50吨之间。民国末至新中国成立初,泥蚶人工养殖较不稳定,多在25~75吨之间徘徊。1956年,县水产科在竹塔建立国营水产养殖场,养殖泥蚶500亩,1957~1973年,年生产泥蚶200~250吨。1974~1976年开展“农业学大寨”运动,围垦滩涂为耕地,至1976年泥蚶养殖面积缩减至180多亩,产泥蚶120吨。1980年以后,农村全面实行农业体制改革,随之实行家庭承包责任制,泥蚶养殖面积与产量不断增加。1984年养殖815亩,产量680吨。80年代后期,由于海区水质、水温、海泥的变化,泥蚶养殖面积与产量逐年减少,正宗的竹塔泥蚶名牌产品所存无几。
现状
进入90年代,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在上级水产主管部门以及县委、县政府的重视下,水产作为发展经济的支柱产业,引进外地泥蚶养殖新技术,改变过去养殖习惯,泥蚶养殖生产进入一个新的发展时期,1992年泥蚶养殖面积恢复到500亩,产量374吨。1995年养殖面积扩大到1350亩,产量1435吨。1996年养殖面积1500亩,产量2233吨,超历史最高生产水平。
参考资料
竹塔泥蚶.特产天下.
最新修订时间:2023-01-05 07:15
目录
概述
概况
发展历史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