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氏镇
山西省晋城市沁水县下辖镇
端氏镇,隶属于山西省晋城市沁水县,地处沁水县东部,东与胡底乡接壤,南与嘉峰镇相邻,西南与阳城县寺头乡为界,西与郑庄镇相连,北与十里乡毗连,东北与固县乡毗邻,区域面积247.28平方千米,截至2018年末,户籍人口24763人。
历史沿革
1949年,属沁水县第五区。
1950年,改属沁水县第四区。
1954年,改属沁水县第二区。
1956年,改属端氏乡。
1958年,属端氏、槐庄、野鹿、潘庄、张山、夏荷6个乡。
1960年,改属端氏公社。
1984年5月,端氏公社改端氏镇。
2001年1月,必底乡并入端氏镇。
行政区划
区划沿革
1961年,端氏镇辖端氏、苏庄、五龙头、高庄、梁山、曲堤、坪上、金峰、杏林、东山、东古堆、刘山、槐庄、中韩王、常山岭、马寨、下沟、横头、王山、刘家、下韩王、中山岭、坡底、野鹿、板掌、柿树炫堆26个生产大队。
1962年,端氏镇增设西樊庄、西山岭、玉沟、苏山、林村、郭家岭、上韩王、霍家山8个生产大队,辖34个生产大队。
1963年,端氏镇撤销柿树讫堆大队,增设西头、韩家腰、桐树庄、申家庄、坊堆5个生产大队,辖38个生产大队。
1980年,端氏镇撤销马寨生产大队,分设马寨、姬庄2个生产大队,辖39个生产大队。
1984年5月,端氏镇辖39个村民委员会。
2001年1月,端氏镇增必底、秦庄、双塘、山泽、佛堂头5个村民委员会,辖44个村民委员会。
2002年,五龙头、西山岭并入端氏,常山岭并入樊庄,培堆的常家庄并入梁山,霍家山并入曲堤,王山的王山、大岭、绿山、丁家培梁自然庄并入坪上,玉沟、刘山并入金峰,堤堆的前、后杨树坊堆、柿树堤堆、邓家凹自然庄并入西头,苏山并入古堆,坡底、申家庄,桐树庄的许家岭自然庄并入野鹿,桐树庄的桐树庄自然庄并入板掌,姬庄并入林村,韩家腰并入中韩王,刘家、王山村的田山、韩山、后沟、中庄上自然庄并入下沟,小沟的山后、李平自然庄并入横头,郭家岭、中山岭并入上韩王,将佛堂头并入山泽,辖26个村民委员会。
2011年末,端氏镇辖端氏、苏庄、樊庄、高庄、梁山、曲堤、坪上、金峰、西头、杏林、东山、古堆、野鹿、板掌、槐庄、林村、中韩王、马寨、下沟、横头、上韩王、下韩王、必底、山泽、双塘、秦庄26个村民委员会。
区划详情
截至2020年6月,端氏镇下辖20个行政村。镇人民政府驻端氏村。
地理环境
位置境域
端氏镇地处沁水县东部,东与胡底乡接壤,南与嘉峰镇相邻,西南与阳城县寺头乡为界,西与郑庄镇相连,北与十里乡毗连,东北与固县乡毗邻,区域面积247.28平方千米。
水文
端氏镇境内河道属黄河流域,主要河道有沁河、固县河2条,河流总长度13千米。境内最大的河流为沁河,从北至南流经境内中韩王、槐庄、端氏、高庄、坪上、曲堤,长9千米。
自然资源
端氏镇境内已探明地下矿藏有煤炭、煤层气等。其他自然资源有水资源。
人口
2011年末,端氏镇辖区总人口25351人,其中城镇常住人口1.6万人,城镇化率63.1%。总人口中,男性12885人,占50.8%;女性12466人,占49.2%;人口均为汉族。2011年,人口出生率7.38‰,人口死亡率5.09‰,人口自然增长率2.29‰。
2017年,端氏镇常住人口25101人。
截至2018年末,端氏镇户籍人口24763人。
经济
综述
2011年,端氏镇农民人均纯收入6670元。
农业
端氏镇有农业耕地面积40598亩,人均1.6亩。2011年,农业总产值5958万元,比上年增长8%,农业增加值占生产总值的2.6%。
粮食作物以种植小麦、玉米为主。2011年,生产粮食16038吨,人均1265千克,其中小麦2810吨,玉米11700吨。
主要经济作物为蔬菜。2011年,蔬菜种植面积2480亩,产量10236吨,主要品种有豆角、西葫芦、西红柿、大葱等。
端氏镇畜牧业以饲养生猪、羊、家禽为主。2011年,生猪饲养量11000头,年末存栏5000头;羊饲养量44000只,年末存栏22000只;家禽饲养量14万羽,上市家禽10万羽。2011年,生产肉类843吨;畜牧业总产值2800万元,占农业总产值的47%。
截至2011年末,端氏镇有森林面积20万亩,有林地面积87400亩,林木覆盖率43.7%。2011年,水果种植面积23亩,产量57.5吨,主要品种有桃、杏、梨。
2011年,端氏镇有农业机械40台(辆)。
工业
2011年,端氏镇工业总产值达到9.4亿元,比上年增长17.8%;工业增加值占生产总值的34.3%;2011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5家,职工700人,实现工业增加值9000万元,比上年增长17%。
2018年,端氏镇有工业企业20个,其中规模以上9个。
商业
2011年末,端氏镇有商业网点1149个,职工1500人。2011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4000万元,比上年增长3%。
2018年,端氏镇有营业面积超过50平方米以上的综合商店或超市5个。
社会事业
教育事业
2011年末,端氏镇有幼儿园4所,在园幼儿920人,专任教师50人;小学14所,在校生1869人,专任教师322人,小学适龄儿童入学率99.8%;初中2所,在校生3189人,专任教师297人,初中适龄人口入学率、小升初升学率均达98.8%,九年义务教育覆盖率达100%;普通高中1所,在校生2010人,专任教师120人;各级各类民办学校和教育机构4所。
科技事业
2011年末,端氏镇有各类科技人才380人,其中专业技术人才300人,经营管理人才50人,技能人才10人,农村实用人才20人。
文体事业
2011年末,端氏镇有文化站1个,农家书屋16个。文化行业从业人员4人。
2011年末,端氏镇98%的村安装了健身器材,经常参加体育活动的人员占常住人口的69%。
2011年末,端氏镇有中央、省、市、县等电视台32个电视频道在本地落户,有线电视用户4500户,电视综合覆盖率85%。
医疗卫生
2011年末,端氏镇有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28个,其中有卫生院2所;病床80张,每千人拥有医疗床位3.16张。专业卫生人员70人,平均每千人拥有卫生技术人员2.76人。2011年,医疗机构(门诊部以上)完成诊疗4.5万人次,住院手术50台次,出院病人300人次。
2011年,端氏镇农村安全饮用水普及率99%,农村卫生厕所普及率15%,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人数18925人,参合率100%。
社会保障
2011年,端氏镇有城镇最低生活保障户数335户,人数740人,月人均215元,比上年增长100%。农村最低生活保障户数1260户,人数1283人,月人均261元,比上年增长25.2%;农村五保集中供养62人,支出6.2万元,比上年增长100%;农村五保分散供养10人,支出0.525万元,农村医疗救助51人次,民政部门资助参加合作医疗2023人次,共支出6.2万元,比上年增长100%;农村临时救济59人次,支出1.77万元,比上年增长51.4%;国家抚恤、补助各类优抚对象159人。
基础设施
2011年末,端氏镇有邮政网点1个,投递路线单程总长度210千米,投递点27个,乡村通邮率100%;征订报纸3.1万份、期刊2.9万册。有固定电话用户5600户,移动电话用户2万户。
2011年末,端氏镇镇区有35千伏及以上变电站(所)3座,主变压器6台。综合电压合格率100%,供电可靠率100%。
交通
端氏镇境内有铁路侯月线过境,设端氏1个站。有陵侯高速、S331省道坪曲线过境。县乡级公路6条,总长5千米。
历史文化
地名由来
端氏镇因端木姓氏的人居住而得名。
历史名人
刘东星(公元1538—1601年),字子明,号晋川,本镇坪上人。于隆庆二年(公元1568年)登进士,初授翰林院庶吉士,万历年后,历任刑部主事员外郎、浙江提学副使、湖广右布政使、右佥都御史、左副都御史吏部右侍郎、工部尚书等职。
贾景德(公元1880—1960年),字煜如,号韬园。清光绪三十年甲辰科进士,先后任招远、郯县知县。辛亥革命后,相继出任北洋政府总统典礼官、约法会议山西议员、段祺瑞“安福国会”议员。
文物古迹
贾景德故居坐落在镇内东西老街之北隅。由于其父辈在清朝为官,属于当地有钱有势的大户。民国三十三年(1934年),贾景德任太原绥靖公署秘书长时,回家乡大兴土木建筑“贾府”,同时整修祖茔并亲撰墓志铭。贾景德故居坐北朝南,原建为三进院,由于战争及历史原因,临街的豪华大牌楼和许多建筑已被毁。现仅存一院三排古式砖木结构的房子,以及人称“贾谷洞”以北的一座门楼。
参考资料
最新修订时间:2024-08-19 15:19
目录
概述
历史沿革
行政区划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