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体是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所新起的一种史书编撰体裁。
史书体裁发展到新阶段的代表。 重视分析与权术的内在联系。记事
纲目清楚,结构简明。易于检录,容纳量大。多采用此法编排史书。不足之处是分章群节。割裂了历史过程的整体性。
它具有依时间顺序,按章节编排;因事立题,分篇综论,既分门别类,又综合通贯的特点。它比旧体裁的史书容量大,系统性强。章节体史书的兴起,显示出中国史学近代化的趋势。 形式由内容决定。章节体是在西方近代资本主义发展的历史条件下,适应资产阶级新史学而产生的一种史书体裁。在古代和中世纪,由于时代和阶级的局限,西方历史学家只能对社会的各个侧面,诸如政治、军事、外交和宗教等,作一些直观性的、单一性的记录。因此,适合表达这些内容的西方史书体裁,不外乎多卷本的编年体、传记体和纪事本末体等。自从进入资本主义时代,大机器生产改变了人们过去的狭隘观念。资产阶级历史学家开阔了视野,把眼光扩大到了历史学的各个领域,开始认识到历史是一门综合性的学科,他们注意到社会的各方面,重视经济因素和文化因素在历史发展中的作用,他们还用资产阶级的历史进化论来解释历史,把人类社会历史看作一个不断变化的过程,从中寻找因果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