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地指数是指林分在基准年龄高峰时的优势木高,基准年龄指林分优势高生长达到最高峰或趋于稳定时期的年龄。
概念
20世纪初, 立地级的概念传到西欧和北美。
1926年Bruce在编制南方松的收获表时, 抛弃了常用的立地级, 采用了50年优势木平均能达到的高度作为衡量立地的指标, 逐渐产生了立地指数(Site index)。
特征
与立地级相比, 立地指数是分别树种制定, 同时以一定年龄的优势木树高的数值来表述, 能给人对立地质量产生更直观的概念。立地指数在世界各国得到了广泛应用和发展 。1957年Mclintock和Bickford在美国东北部研究红果云杉异龄林分的立地质量时, 认为在同一林分中优势木的高度和胸径间的关系极为敏感, 规定优势木在一个标准的胸径达到的高度作为立地指数, 使立地指数开始应用于异龄和混交林中, 扩大了其应用的范围。近来由于数学方法的应用, 立地指数表的编制由导向曲线法取代了图形法;用解析木或多次测定的永久标准地获得的林木一树高生长资料构成的真实时间序列, 代替临时标准地的资料, 使立地指数更能确切地反映立地特征。1931年Buul研究出不同立地条件下树高曲线为多形性年指出用同一立地指数曲线族预测树高发育和进行立地分类是不合适的;其后, 许多学者相继根据解析木资料建立了多形立地指数曲线, 取代了传统的单形导向曲线编制的立地指数表,从而提高了立地指数的预测精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