窦振彪(1785~1850年),字升堂,清乾隆五十年(1785年)生于
广东吴川县硇洲岛。任金门水师总兵和
福建水师提督前后20年。
窦振彪(1785~1850年),字升堂,清乾隆五十年(1785年)生于广东
吴川县硇洲岛。任金门水师总兵和
福建水师提督前后20年。
窦振彪13岁时父母相继去世,寄食姑母家。自小熟悉水性,精通武功。
嘉庆十九年(1814年)由行伍选拔补
广东水师千总和水师提标中营守备。此后,历任提标中军参将、水师副将。道光九年(1829年)署琼州镇水师总兵。道光十年九月升任
福建水师金门镇总兵。道光十二年,
台湾嘉义县
张丙、陈办等人起事,他奉命于十一月带兵2000多名渡台,会同福建陆路提督
马济胜,一同围剿。翌年初平定-。因获
道光皇帝颁旨赏戴花翎。
据《国史馆列传》载,道光“十九年,英夷兵船屡犯大坠洋面及梅林各洋,振彪督舟师击之;二十年二月,夷船复游驶梅林洋面,振彪令哨船截攻,以炮火联络,击断夷船帆索,英夷旋遁。四月,于穿山洋面击毁夷船一只,又于虎屿洋面击沉杉棉线船一只”。时闽浙总督
邓廷桢多次在奏折中褒奖窦振彪,
道光皇帝朱批:“所办认真,可嘉!”
道光二十年七月,
英国东方远征军首次进犯
厦门,振彪部属
陈胜元、
林建猷奋战英军,获道光皇帝颁旨嘉奖。而他亦亲自督率的金门镇水师亦及时赶到现场,与英军展开炮火攻击,“夷船见势不敌,随即逃窜”。翌年一月英军攻陷广东多处炮台,虎门炮台也已失守。他临危受命,于二月出任
广东水师提督。但未及上任,清廷已与英军签署停战协议,旋将他转调
福建水师提督。八月,英舰再次进犯
厦门。当时他刚好出洋缉盗,未能亲自在场指挥这场战斗,而当晚厦门就被英军攻陷,因而受朝廷处分。
他“平生以造人才为先,知人善任”,“与文员和衷共济,不设城府”。其原配夫人吴氏的长兄,多次要求他为外甥安排一官半职,却被他断然拒绝:“甥无仕宦才,用之反促其祸,亦损我德,事不可议。”
道光三十年,卒于福建水师提督任上。越年咸丰即位,颁旨赠窦振彪“太子太保”,谥“武襄”,并赐“祭葬”,还题写一篇御祭文,御赐丰碑,至今仍留存
吴川县梅罼镇。
道光三十年二月二十日(1850 年4 月2 日),窦振彪在厦门病逝於福建水师提督任上,时年六十五岁。第二年十一月(1851 年12 月),下葬在家乡广东吴川县硇洲岛糖房村西坡判明坑上(後人称窦大人岭)。
窦振彪墓碑上显示三名後嗣︰孝男窦熙,福建候补知县,赏戴蓝翎;义子窦壮龄,候补营千总;孝孙窦继光,五品廕生。还有一名侄子窦壮怀,署硇洲营都司。光绪十四年(1888 年)官方纂修的《吴川县志》,里面有如下记载︰窦熙,以父振彪恩廕知县,署泉州府同知;窦壮龄,振彪子,松山营参将;窦壮怀,振彪从子,都司。另还提到一人︰窦壮国,以父振彪廕骑都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