窦庄始建于
公元969年,位于
沁水县嘉丰镇
窦庄村。窦庄城墙高三丈(合10米),墙厚五尺(1.67米),周长1008步(折1680米)。墙头筑有
城垛、
炮台、瞭望口等。四角高筑五层雕楼。八面设窗,使楼外山水尽收眼底,如有来犯之敌,数十里外皆无所遁形。城外绕墙设置
藏兵洞,每洞可容五人藏身。
历史发展
“窦氏著望扶风旧矣。勋德伟烈,世不乏人。式淑范懿行,为椒房之冠;或碛绩钜功,登麟阁之列。载之青史,光耀炳然。故无待於□杨□□,则后之传姓而立族者,皆其裔也”。
—— 宋晋城人李铣撰《宋故赠左屯伟大将军窦府君碑铭》
扶风为古代一郡,三国魏时以右扶风改名。治槐里(今陕西兴平市东南),辖境相当今陕西永寿、礼泉、户县以西,秦岭以北地区。西晋移治池阳(今泾阳西北),后屡有增减。北魏移治好畤(今乾县东),西魏移治始平(今兴平市东北)。隋开皇初废。大业及唐天宝、至德时又增改歧州为扶风郡。从
上海古籍出版社1999年出版的《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中可查得窦姓名人113名,其中注明“扶风平陵人”的有47名,占41.5%。
沁水县嘉丰镇窦庄村《窦氏家谱》记载:“吾氏家乘,自汉讳广国至宋讳勲,始祖而上,原祖贯本扶风平陵韩所,谱者,皆扶风平陵人也。自不为无考,然而远矣。即所载汉(沂)国公,因宦不返流,寓河东泽州
端氏县窦庄村。讳贞固者,今亦无考,唯村西及卧牛山下碑碣翁仲等岿然而存者,为三大将军墓,则吾氏奉讳勲祖为始祖,固于礼为甚洽也”。文中所指“平陵”,为西汉五
陵县之一。汉昭帝筑陵置县。治今陕西咸阳市西北。昭帝死后葬此。三国魏改名始平。谱中所指“讳贞固者,今亦无考”,据《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可知,“
窦贞固(?-969),五代时同州白水人,字体仁。后唐庄宗同光进士,授河东节度判官。后晋高祖天福中擢中书舍人。入后汉,拜司空,门下同平章事。
后周太祖时,兼侍中,封沂国公。世宗时归洛阳。宋初卒。”
由上可知,沂国公
窦贞固于晚年“因宦不返流”而居河东泽州端氏。从此,其后人便“遁迹畎亩”,在此生活下来。这应是公元969年前后的事情。到宋大中祥符七年(公元1014年)窦勲出生时,北宋已经建国五十余年,生活在这里的窦氏“躬有善行”,口碑很好。由于家庭的熏陶,窦勲少年时就“沉静有气节,虽蹑袭高□,□以勤俭自饬。视父母敬爱而宗族称其孝;奉长上尽恭而乡党称其弟。谨厚端□,温裕如也。”稍长以后,他娶吕氏为妻,婚后常“赈孤恤贫,则发财以济其窘;问劳疾苦,则施药以活其死。信义笃行,终不少懈”。可惜到庆历六年(公元1046年),年仅三十二岁的窦勲就英年早逝,“遘疾终於家”。家人遂于“沁湍之上,榼嵩之旁”将其“卜兆斯告,万世安葬”。同时在坟旁“有栱其木,有盘其冈”,营造一所守墓住宅,供守墓的张姓人家住在其中。这就是窦庄的刍形。
窦勲的儿子窦璘,字廷玉。生子二人。长少亡。次曰质。生女三人。长女嫁给乐素,次女嫁给
马衡。三女儿于宋神宗元丰年间被选入宫。“哲宗皇帝逮事,佘圣前后几三十余年”,被封为“翊德保顺勤惠肃穆夫人”。由于她“禁掖保辅”,窦氏一门,祖父窦勲被追封为右领军伟大将军;祖母吕氏被赠封建安郡太君。三年后,父亲窦璘“□□明堂迁左屯伟大将军”。母罗氏,封赠“
宜春郡太君”。兄窦质“任三班奉职”。质妻高氏,封赠长乐县君。窦质的两个儿子,长子天祜,也于“三班奉职”。次子天祐,为“右班殿直”。连窦璘的堂侄窦晞古,也被封为“左藏副使泾原路第四副将”,后“以肃穆阴仕,晞古又以随。龙恩例进,故品秩高于诸子”。三十余年中,肃穆“勤劳恭顺,夙夜匪懈辑睦,是以每承睿旨,恩渥优异。爵命之荣,上及祖考。□禄族子,官者凡十余人”。窦氏遂为显族,而“簪绅辉耀闾里之间,一时为盛。”
宋治平二年(公元1065年),窦璘去世,距其父窦勲去世刚好二十年。二十九年后的元祐八年(公元1093年),璘妻罗氏去世。同年十月二十六日,“合葬於泽州
端氏县中沁乡窦庄西山之下先茔之侧”。十三年后,宋徽宗崇宁四年(公元1105年),窦质去世。其子天祜等与质妻长乐县君高氏“举质之柩,卜以十月六日附于坟之
庚穴”。六十年中,窦庄已经成为中沁乡下辖的一个村庄。
终宋一朝,窦氏在其祖茔周围考极相方,厘定乾坤,以八卦布局营建村庄宅院。其震方为祖茔,艮方建祠堂,兑方为塾馆。中央设校场,以定太极。四方设四门,巽方为一村之水口。村中街巷也以五行生克确定走向,以求万世永昌。作为下人的张氏,只能在窦氏祖茔旁边修造两个
小宅院,终其所司。
元代以后,窦氏族人逐渐退出政治舞台,笼罩头顶的光环失掉了往日的光泽,而原为守墓下人的张氏却得到茔陵风水的福泽,逐渐兴隆起来。明万历二十年(公元1592年)壬辰,
张五典考中进士,授行人司行人。次年,预考选升为户部江西司主事。万历二十九年(公元1601年)辛丑,监管天津仓场。癸卯,迁员外郎。甲辰,迁郎中。值京察执政,发现李林莆“假中旨留其私人”,五典极论其非,遂于次年出为济南参议。万历四十年(公元1612年)壬子,又迁河南副使。“时
大盗张西冈、妖人潘大贤聚众为乱”,五典“授诸将以捕贼方略,俱扑灭”。接着,万历四十二年(公元1614年),桐板县的矿山被嵩山矿徒围据,“不可制”,五典“侦得其状,随出三牌:一禁入山鬻贼食者;一令亟为饮食以待贼;一令民各归乡井”。待贼人无所得食,出而见路旁陈列壶浆,大为惊讶,问其故,人告之曰:“此张公指也”。因牌示之,皆感泣而去。遂于次年迁为山东参政。时值山东荒旱,盗贼蜂起,由辽宁运往山东的米粮船只因海禁而一时不能到达。五典“会摄登莱,开海禁”,使“辽船至者相属,民得食,不用剿而盗平”。天启元年(公元1621年)升任太仆寺少卿。这年三月二十二日,其长子张铨在沈阳被俘,自经而死。
张五典受到老年丧子的极大打击。次年,又迁南京大理寺卿。天启三年“乞终养”,加兵部尚书。卒赠太子太保。
张五典生三子,均以
科甲显于当时。长子忠烈最贤;次子张鋡有才名;三子张鉁“不求仕进,力行仁义,有长者称。”
张铨,字宇衡,万历甲辰(公元1604年)进士。母李氏生铨时梦有神人裹金甲、仗剑、披发入室。张铨少时即有大人相。授保定推官,擢御史,巡视陕西茶马。以忧归。起按江西。时辽东总兵张承荫败殁,经略杨镐方议四道出师。铨驰奏,言:“山川险易,我未能悉知,
悬军深入,保无抄绝!且突骑野战,敌所长,我所短。以短击长,以劳赴逸,以客当主,非计之得。其
胪朐河之战,五将不还,奈何轻出塞!为今计,不必征兵四方,但当就近调募,屯集要害,以固吾圉,厚抚北关,以树其敌。多行间谍,以携其党,然后伺隙而动。若加赋选兵,骚扰天下,恐
识者之忧不在辽东。因请发帑金,补大僚,宥直言,开储讲,先为自治之本”。又言:“
李如柏、杜松、刘庭以宿将并起,宜责镐约束,以一事权。唐九节度使相州之溃,可为明鉴”。又言:“廷议将恤承荫。夫承荫不知敌诱,轻进取败,是谓无谋;猝与敌遇,行列错乱,是谓无法;率万余之人,不能死战,是谓无勇。臣以为不宜恤”。又论镐非大帅才,而力荐
熊廷弼。
四十八年(公元1620年)夏,复上疏言:“自
军兴以来,所司创议加赋,亩增银三厘,未几至七厘,又未几至九厘。辟之一身,辽东,肩背也;天下,腹心也。肩背有患,犹藉腹心之血脉滋灌。若腹心先溃,危亡可立得。竭天下以救辽,辽东若安,而天下已危。今宜联人心以固根本,岂可脧削无已,驱之使乱。且陛下内廷积金如山,以有用之物,置无用之地,与瓦砾粪土何异?乃发帑之请,叫阍不应;加派之议,朝奏夕可。臣殊不得其解”。这些关乎军国安危的疏陈,并没有引起朝廷重视,以致崇祯后来在李自成入京后发出了“自天启以下,卒不成矣”的感叹!
天启元年(公元1621年),张铨出按辽。经略
袁应泰下纳降令,纳降人,杂屯内地。铨力争,不听,曰:“祸始此矣”。三月,请命巡抚薛国用帅
河西兵驻海州,
蓟辽总督文球帅山海兵驻广宁,为
掎角以藉声援。疏甫上,军大溃。铨与应泰分守。应泰令且退保
河西,以图后举,铨曰:“我一腔热血欲洒此地久矣!”二十二日,城破,铨“被执,不屈,衣冠向阙拜,又遥拜父母,遂自经。军中争呼忠臣,举尸葬之”。事闻之朝廷,赠大理寺卿、谥忠烈。再赠兵部尚书。建祠祀,额曰“昭忠”。岁时瞻礼,肃若神明。官其子道浚锦衣指挥佥事。
张氏一族,自张谦光任山东参政、山东右布政使司、太仆寺卿始,以下十代,辉煌不衰。张谦光的儿子
张官,由行人加封户部主事、户部郎中,累赠光禄大夫、兵部尚书。
张五典为第三代,张铨为第四代。五代以后,虽无高官,但在文化、教育方面小有成就。张道浚著有《兵燹琐记》、《从戎始末》、《奏草焚余》、《丹坪内外集》等。张道湜著有《史鉴节录》、《诗草录存》、《祥署清谈》等。张德渠著有《南村文集》等。张传辉著有《窦庄小志》。张传□著有《秋雨集》、《途说》、《臆说》、《读书抄》等。
张五典晚年,“度海内将乱”,便在宋代窦氏修筑的小村外,以太极教场为中心营造城堡。
城内民宅,则于各独立体之间的二层设置过街楼道,明隔暗通,互相串连,一旦有急,便于逃生。
城堡建成后,
张五典又将窦氏祖茔旁边属于张氏的两个小院进行改造,并为六院一门的棋盘式四合院群组。总面积约3800平方米。恢宏旧制,高大门闾,门首书曰“尚书府”。于是,原本平常的小村便有了“九门九关”的“小北京”之称。
清代以后,人们将其演义化,并加在陈廷敬、王泰来(即王璇,大箕秋木洼人)身上。故事说,他们的母亲想到北京看皇城,但由于脚大脸丑,儿子嫌其貌难示人,便在家乡私修皇城。奸臣奏至朝廷,遂被斩首郊市。后查实是孝子贤行,皇帝又赐金头为其发葬。
演义自不可信,但窦庄城在明代末期却起到了防御作用。崇祯四年(公元1631年)六月二十六日,
王嘉胤率领陕西农民军杀到窦庄、坪上,“众请避之”,张铨遗孀霍氏曰:“避贼而出,家不保;出而遇贼,身不保。等死耳,盍死于家。”乃率僮仆坚守。农民军攻四昼夜,不克而去。次年九月二十八日,紫金梁、王自用又一次杀来,张铨之子张道浚正好回乡,亲率众人抵抗,农民军攻城未遂。十月二十八日,
王嘉胤又一次攻打窦庄,被张道浚偷袭,逃往阳城北留一带。崇祯六年(公元1633年),农民起义军在沁水各地活动,张道浚率众抵抗,并修筑堡寨54处。十二月十七日,农民军退出沁水,进入垣曲。明兵备道王肇生上疏褒扬“窦庄城”,为“
夫人城”。后人有《窦庄夫人城》诗一首曰:
死忠者臣死孝子,夫君已为封疆死;
夫人岂是偷生者,老翁白发儿毁齿;
天中夜半□怆明,沁河东西皆战垒;
尽散黄金作口粮,捐钗解佩如脱□;
千人万人齐下杵,刊山筑岩保乡闾;
谁言兵气恐又扬,夜茄一声贼披糜;
春风春草年年绿,雉堞巍然通德里;
娘子军与夫人城,世俗评量徒尔尔。
经过四百余年的风雨洗礼,窦庄古城仅余百余米残墙断壁,尚书院等建筑也仅有部分保存至今。笔者览之,油然生感,略记一诗曰:
寰宇风云骤千寻,凭山倚河谁最能?
庙有威灵倾海内,乡存遗孀守孤城。
民心有赖终当鉴,事物无争须示人。
窦庄经历了千年风雨而为我们留下了说不尽的话题,新千年伊始的我们,将带给这个历史时期些什么呢?我想,这将是胸怀
伟略者一道待解的方程。(
郭学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