间隔类窑具最初为丸状,又称“托珠”,系用含氧化铝较多的白色耐火土揉成,这种间隔窑具在绍兴及萧山等地的春秋战国龙窑遗址中多有发现,通常用于原始
瓷碗、碟等小型器物的
叠烧,在这些器物的内底和外底或多或少地留有间隔窑具的使用痕迹。
由于丸状间隔窑具的耐火性强,故几乎不见坍塌黏结现象,有些变形程度不高的丸状间隔窑具有可能被重复使用。东汉中晚期,在上虞等地的青瓷窑场中出现了三足饼形间隔窑具,这种窑具用普通的耐火土做成,熔融温度与瓷坯接近,足呈圆锥形,因三足与瓷坯接触面的压强较大,所以在高温焙烧阶段足尖陷入坯胎,烧成后敲掉窑具,在碗、钵等器物的内底留下三个毛糙的痕迹。三足饼形间隔窑具的缺点是,重量过于集中在足尖,影响了产品的质量,因而至
三国晚期这种窑具便被齿口盂形间隔窑具所取代。
齿口盂形间隔窑具亦用普通的耐火土制成,使用时口朝下,一般有六个以上的齿状足,足端呈长方形,它与瓷坯接触面的压强比以前的三足饼形间隔窑具小得多,这样就能避免足端陷入坯胎而提高产品的质量。同时,齿口盂形间隔窑具使用时常常在足端敷一点能承受高温的白色耐火土,从而既防止了窑具与器物黏结,又便于窑具的再次利用。然而齿口盂形间隔窑具自身的重量限限制了叠烧的
数量,因此从东晋开始这种窑具不再在越窑中流行,而丸状间隔窑具又被广泛用于碗、盘类器物的叠烧,不同的是,其体积变小,每件瓷坯使用的数量不是春秋战国时期常见的三个,而是四个或四个以上。唐五代时期,这种间隔窑具的体积进一步变小,形状也多样化,既有丸状的,又有条状的,每件瓷坯的使用数量常在十个以上,而分散到泥丸或泥条上的重量则相对减少,所以叠烧的瓷坯每摞可达十多件。间隔窑具的出现和演变,无不体现了窑工对窑炉空间充分利用的理念,这种在一定的时空中和相同的条件下追求产量的行为,正是受节能的自然法则所支配的。
(3)窑具应当具有较高的
荷重软化温度和耐火度,要求其荷重软化温度较被烧制品的烧成温度高50~100℃以上。
黏土-熟料质,即由黏土与熟料(废匣钵、废黏土等组成)可在1300℃左右使用;高铝质,
三氧化二铝含量达46%以上,在小于1450℃下使用;莫来石质,主晶相为莫来石,由10%的高岭土与90%的合成莫来石组成,在1400~1500℃下使用,且强度高;菫青石-莫来石质,青石和莫来石是主晶相,使用温度为1310℃以下;碳化硅质和重结晶碳化硅质,碳化硅质,其特点是抗热震性极好,强度大,使用温度低于1400℃;重结晶碳化硅质,短期使用温度可达1650℃;碳化硅以氮化硅为结合剂时所形成的“碳化硅结合氮化硅”耐火材料的长期使用温度可高达15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