窑上村地处凤山西麓,紧临东凤大道,因旧时炼制城砖的炉址设于此地面得名。窑上村现有村民317户,共967人。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尤其是改革开放的二十年里,在党的
领导下,窑上人上下同心,把住特色不撒手,扭住毛衫求发展。经过不懈努力,全村毛衫加工企业已发展到40家,辐射带动海阳、牟平、乳山等市加工户823家,从业人员5000人,年加工毛衫能力1000万件。此外还有山东省即墨市龙泉镇窑上村,云南省昆明市寻甸县先锋乡窑上村,
云南省昆明市宜良县马街乡窑上村,山东省临沂市郯城县郯城镇窑上村。
即墨市
环秀街道辖村。在三里庄西北0.25公里处。全村有耕地面积120亩。2006年,全村共有220户,总人口为700人,其中劳动力人数有470人。
窑上村兴起于毛衫,发展于毛衫,富裕于毛衫。窑上村的毛衫加工业使村里的人们摆脱了贫困,走上了富裕的道路,带动了凤城,促进了整个海阳经济的发展。她的发展从无到有、由小到大,经过了一个短暂而富有特色的发展历程。
(一)自然发展阶段。1965年,村民王熙坤和他的侄子从济南带回了3台编织机。同年12月,靠仅这三台编织机,他们成立了贸易组,开始了业务来料加工毛衣、毛衫、手套等,每年为村里挣一、两万元。以后十几年,一直是这三台机器在不停的工作。直到1979年10月,才增加了六台新
机器,81年又购进了7台,规模扩大了,收入也增加了。81年贸易组创收12.5万元,窑上村成为远近闻名的富裕村,与此同时,村里十几户农民见集体加工毛衫、毛衣挣了钱,先后到外地购回了30余台加工机,家庭加工开始了。1983年,村里将贸易组承包给王熙坤个人,规定年交村集体1.4万元,多挣归承包者个人,但由于各种原因年底没有兑现。1984年,王熙坤不愿再承包,贸易组跨了。
(二)调整发展阶段。1985年,王熙坤带领他的四个儿子成立了
改革开 放后海阳第一个私营企业——海阳大华毛织厂。父子五人群策群力,毛衫加工业经营得红红火火,投产当年便盈利10万元,凤城镇党委、政府因势利导,鼓励村民学“大华”,有条件的农民自己上机器,没有条件的到大华打工挣钱,确定了把窑上村建成一个毛衫加工专业村的目标,并制定了一系列的优惠政策。优惠的政策使窑上村及附近村庄从事毛衫加工的人越来越多,极大的带动了本村及周边村庄经济的
发展。随着时间的推移和市场形势的变化,大华毛织厂生产经营过程中一些利益矛盾逐渐暴露出来,制约了企业的发展,1993年,王熙坤为了充分发挥四个儿子的潜能,果断将大华一分为四,四兄弟各自经营,在这种情况下,利益直接化了,产权人格化了,人的潜能被激发出来了,经营者的积极性被充分调动出来了。从此,窑上村和凤城的毛衫加工步入快速发展的阶段。
(三)快速发展阶段。王氏四兄弟分家以后,分别成立了大华、恒大、华联、顺达四个有限责任公司。他们抓住改革开放给私营经济发展带来的大好机遇和凤城镇党委、政府给予的各项优惠政策,通过外出参观考察,形成了崭新的企业经营理念,他们把企业发展方向定位在科技创新和外向型上,不断向最高层次开拓,在短短几年时间内,企业规模迅速膨胀并开始进行母体裂变,先后衍生出龙翔毛织、新途编织等知名大毛衫加工企业,极大地推动了区域经济的发展。四兄弟固定资产总值9000万元,拥有从业职工3500人,年加工毛衫能力700万件,2002年,四兄弟纳税1000万元,其中,恒大、华联两个企业进入了“全国私营企业500强”行列。以此为骨干,凤城镇成立了窑上民营经济园区,建立了凤城毛衫工业园和凤城工业园,园区内产品出口亚、欧、美各大洲二十多个国家和地区,凤城已成为江北最大的毛衫加工出口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