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硝烟的歌声》是潇湘电影集团有限公司出品的剧情片,由
高峰(梓耕)执导,
吕聿来、
许薇等主演。该片于2015年8月20日在中国内地上映。
剧情简介
1934年,贺绿汀(
吕聿来饰)携夫人姜瑞芝(
许薇饰)到上海音专学习,贺绿汀住进了东北流亡青年阿强之父(
牛犇饰)开的裁缝铺阁楼。为让丈夫安心学习和创作,姜瑞芝独自住在音专并给贺绿汀买来音叉,缝制了布钢琴键盘。
恰逢俄国作曲家齐尔品在中国举办“征集具有中国民族风格的钢琴曲”比赛,贺绿汀在姜瑞芝和阿强(
马超饰)的鼓励下决定参赛。贺绿汀深知优秀的音乐来自生活、来自民间,潜心创作了《摇篮曲》和《牧童短笛》两首作品参赛。《牧童短笛》将中国民族音乐和西洋音乐有机的结合,征服了众多评委,荣获一等奖。比赛结果出乎很多人的意料,有“音乐天才”之称的张一凡(
李悦铭饰)和部分音专学生对此心有不服。
贺绿汀慕名前往拜访音乐家聂耳(
王双琥饰),两人谈得非常投机。聂耳将他引荐给明星影业公司,贺绿汀当上了明星电影公司音乐科科长,创作了《四季歌》、《天涯歌女》等脍炙人口的歌曲,风靡大江南北,他编译的《和声学理论与实用》也被商务印书馆编印出版,来自湖南民间的贺绿汀在音乐界声名鹊起。日本音乐家小坂正雄(
宋思衡饰)到访上海,日本军方松井太原(
朱瑞祥饰)特邀上海音乐界名流在日租界比拼琴艺,并点名钢琴神童张一凡上台与小坂正雄比拼。在现场,松井太原指令枪杀了一名散发抗日传单的爱国青年,张一凡心生恐惧,望而却步。在一片恐怖气氛中,贺绿汀挺身而出替张一凡与小坂正雄斗琴,以高超的技艺和勇气赢得了对手的尊重,张一凡因此对贺绿汀心生敬佩。
“八一三”淞沪抗战中,贺绿汀前往裁缝店,房子成了一片废墟,阿强和他阿爹不见踪影。上海文艺界人士纷纷投身到全民抗战的洪流当中,贺绿汀毅然辞去酬金丰厚的音乐科科长职位,送别妻女参加上海文艺界抗敌救亡演剧队,队伍中也出现了张一凡、谢雨涵(
刘越饰)、丁汉(黄梓俊饰)等人的身影。演剧队一路西行北上为民众表演,唤起民众的抗日热情。
一次,演剧队正在表演,突遭敌机轰炸,贺绿汀撤离时遗落音叉。演剧队在游击队掩护下安全撤离,贺绿汀惊喜地发现阿强成了一名游击队员。为更好地唤起民众的抗日情绪,演剧队根据贺绿汀的建议,编写了一出接地气的话剧《顺民》,演出后得到了观众的强烈反响,大家从中看到了文艺的力量。演剧队边走边演,历经了战火的洗礼和生活的磨难,越过大半个中国来到了山西临汾,朱德(
张京生饰)在八路军办事处接待了演剧队。朱德向演剧队讲述和八路军开展游击战的情景,安排他们走访八路军总部新成立的炮兵团。炮兵团的将士们告诉贺绿汀,这些炮全是缴获日军的,是敌人为我们造的。贺绿汀脑中犹如触到电光石火,一时所有的场景在头脑中闪现,激昂的旋律充斥着他的脑海,创作的冲动和欲望强烈撞击着他。贺绿汀一口气跑回到驻地,掏出纸笔飞快地写了起来,流传史册的抗战歌曲《游击队歌》在煤油灯下诞生。
《游击队歌》迅速在八路军中传唱开,685团团长杨得志(
李文博饰)即将率部开往前线,邀请贺绿汀和演剧队到685团去教唱这首歌。演剧队员们分头下到每个连队教唱《游击队歌》。贺绿汀和演剧队员高歌为将士们送行,战士们高唱着《游击队歌》奋勇前行。
演职员表
演员表
职员表
演职员表参考资料来源
角色介绍
角色介绍参考资源来源.
幕后花絮
获奖记录
幕后制作
创作背景
该片于2015年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之际,湖南省委宣传部、邵阳市委市政府、邵东县委县政府联手潇湘电影集团有限公司策划拍摄,以音乐家贺绿汀文艺抗战故事为背景,展现《游击队歌》的创作历程。
拍摄过程
2015年2月13日开机,历时一个多月,辗转陕西、北京、上海、湖南多地进行拍摄,并特意将贺绿汀的家乡湖南省邵东县大云山竹海作为最后的取景地点。
音乐表现
该片充分运用音乐元素进行主题表达,将《游击队歌》中乐观的节奏转化为电影中激昂的抗敌精神,渲染了全民抗战的历史氛围。同时采用大量贺绿汀的早期音乐作品,通过《牧童短笛》、《摇篮曲》写出初到上海的明快;《四季歌》、《天涯歌女》则是家国遭难时的哀吟;再到轻快乐观的《游击队歌》鼓舞士气,其中《天涯歌女》的多次变奏更是呼应不同空间中人物的心境转折。该片结尾镜头又回归湖南乡间的油菜梯田、小河流水、牧童短笛,与之前激烈的战火场面形成鲜明对比,也恰巧应对了《牧童短笛》对立统一的曲式结构,创造出一种“画”外之“境”。
该片不仅呈现了贺绿汀创作的音乐,也恰当引用了《义勇军进行曲》、《旗正飘飘》、《松花江上》等同时代其他有影响力的作品烘托氛围。
影片评价
《穿越硝烟的歌声》是一部视角独特、风格鲜明的抗战题材电影,该片突破了以往作品从政治和军事角度切入抗日战争的惯常做法,将目光聚焦于投身抗战的艺术家,从他们的个人成长折射出全民族抗战的滚滚洪流。通过时空转换,表现了贺绿汀“音乐要从民间来”这一创作思想的不断深化,展现了一个文艺青年成长为文艺战士的蜕变过程。该片用心挖掘题材的独特性,音乐运用与情节推进相得益彰,赋予了该片独特的文艺气质,让观众从熟悉的歌声中回到激荡人心的抗战年代,贺绿汀挺身而出代替张一凡与日本琴师“斗艺”的场景,紧凑流畅的动作性剪辑将文人斗琴拍出了剑客对决般的快感与气势。该片众多人物形象都较为出彩,他们在民族危亡时刻毅然决然投身抗战洪流,让青春在抗日烽火中得到洗礼,彰显了时代召唤下进步青年的集体成长历程。因此该片不仅是一部抗战题材电影,也是一部诗意化的青春片,体现了创作者将革命精神、爱国情怀和崇高理想与观众对接的努力,表达的是艺术与时代的共振、与人民的交融,片中青年们甘洒热血、力挽狂澜的崇高理想和人生追求,是应该得到传承光大的精神财富,也是中国电影应当努力开掘的文化资源。(《人民日报》评)
该片在题材选择上另辟蹊径,集中表现了以贺绿汀为代表的进步文艺工作者在抗战时期“执笔从戎、舍身救国”的革命精神和爱国情怀。(红网评)
该片用电影艺术手法展现了无产阶级音乐家贺绿汀在抗战时期从爱国青年成长为共产主义革命战士,用音乐作为武器积极投身抗日战争的一段人生经历。同时也塑造了抗战前后上海进步艺术家萧友梅、黄自、聂耳、周璇、欧阳山尊等人物形象,增强了该片的文献价值,也多角度地丰满了主人公的形象塑造。该片独特的艺术价值和政治意义已经超越了对作曲家贺绿汀个人的褒扬和缅怀,特别是镜头在一片和谐的乡村美景中结束,仿佛在提醒观众,是革命先贤的奋勇战斗赢得了胜利与和平,“铭记历史,珍爱和平”是我辈对先贤的纪念,也是中国对世界的承诺。(《光明日报》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