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气传播(air-borne infection) 指
病原体从
传染源排出后,通过空气侵入新的易感
宿主所经历的全部过程。
含有大量病原体的
飞沫在病人呼气、喷嚏、咳嗽时经口鼻排入环境。大的飞沫迅速降落地面,小的飞沫在空气中短暂停留,局限于传染源周围。
因此,经飞沫传播只能累及传染源周围的
密切接触者。这种传播在一些拥挤的公共场所如车站、临时工棚、监狱等较易发生。对环境抵抗力较弱的
流感病毒、
百日咳杆菌和
脑膜炎双球菌常经此方式传播。
飞沫在空气悬浮过程中由于失去水分而剩下的蛋白质和病原体组成的核称为飞沫核。飞沫核可以气溶胶的形式漂流至远处。
结核杆菌等耐干燥的病原体可经飞沫核传播。
含有病原体的飞沫或分泌物落在地面,干燥后形成尘埃。易感者吸入后即可感染。凡对外界抵抗力较强的病原体如结核杆菌和
炭疽杆菌芽孢均可通过尘埃传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