穆恩之
中国科学院院士,地层古生物学家
穆恩之(1917年9月30日-1987年4月8日),江苏丰县人,地层古生物学家 ,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研究员。
人物生平
1917年9月30日,穆恩之出生于江苏省徐州市丰县一个没落的封建大家庭。
1931年,穆恩之从丰县大程庄高级小学毕业后,考取江苏省立徐州中学(1953年改名为江苏省徐州市第一中学)。
1937年,穆恩之中学毕业后在张五楼小学任代课老师。
1938年,穆恩之考取位于云南昆明的国立西南联合大学地质地理气象系,在大学期间因经济困难而辍学,从事教学工作。
1941年,穆恩之回国立西南联合大学复学。
1943年7月,穆恩之从国立西南联合大学毕业,被派往湖南晃县资源委员会管理处,先后任甲种实习员、工务员。
1944年9月,穆恩之在贵州遵义县立中学短期执教,并兼任教务主任。
1945年2月,穆恩之到四川北碚中央地质调查所工作,任技佐、技士。同年7月随调查所迁至南京。
1949年4月,穆恩之到南京古生物研究所(1971年3月改名为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工作,先后任副研究员、研究员、副所长、学术委员会主任,并先后兼任中国科学院南京分院副院长、顾问。
1956年,穆恩之身患肺结核病,仍带队参加祁连山考察工作。
1977年,穆恩之参加海南岛富铁矿会战。
1980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
1987年4月8日,穆恩之在江苏南京病逝。
主要成就
科学研究
早在1950年,穆恩之率先提出笔石的系统分类,描述了从寒武纪到石炭纪的大量笔石,建立了一个新亚目、10余个新科、20余个新属和新种。由他指导建立了中国寒武纪至早泥盆世的笔石带,划分了五个笔石动物群。他对中国奥陶纪笔石动物群及其有关地层进行生物地理分区,划分为六大地层区和三大生态地层类型,创立了一系列新的笔石分类单元。在笔石的演化和分布方面,他先后提出了笔石体复杂化和笔石动物生态分异的学说,还研究了中国海百合、海蕾和海胆化石,建立了志留系和三叠系的海百合序列与白垩纪海胆序列。他以笔石地层为标准,提出了奥陶纪与志留纪的地层划分对比方案,解决了国际学术界长期争议的地层对比问题。
古生物学方面
穆恩之主要研究笔石动物,其次是棘皮动物(海百合、海蕾和海胆)。中国笔石科的发现,证明早在叉笔石动物群笔石胞管发生高度变形以前,中国笔石科的笔石胞管就已发生变形。娇笔石科的发现,证明除了有轴笔石有体壁退化的现象外,无轴笔石也具有体壁高度退化的特征。1950年,穆恩之提出笔石的分类系统,成为世界上最早的笔石分类系统之一。这一分类系统以后逐渐完善,为国内普遍采用。在世界上,有的基本上采用这个系统(如苏联),有的部分采用。在笔石动物的演化方面,他提出一些重要的演化趋向,如笔石体的简化、生长方向的转变、胞管的变形、体壁的退化和局部增厚、笔石体的复杂化及胎管的扩大等。其中笔石体的复杂化的提出最引人注目,因为在此之前人们普遍认为笔石体的演化总是趋向于简单。在这些演化趋向中,笔石体的简化和生长方向的转变起主导作用,其次是次一级演化趋向。穆恩之系统总结和建立了中国笔石带,其中奥陶纪25个带,志留纪23个带,泥盆纪5个带。从寒武纪到志留纪划分为5个笔石动物群,即寒武纪树形笔石动物群、奥陶纪反称笔石动物群、对笔石动物群、叉笔石动物群和志留纪单笔石动物群。他对中国笔石动物群及其有关地层进行生物地理分区,将中国奥陶系分为6个大地层区,即华北区(或称黄河区)、华中区(或称扬子区)、华南区(或称珠江区)、藏滇区(即西藏—滇西区)、西北区、北方区(或称准噶尔—兴安区)。其中藏滇区和华南区又分为3个亚区和3大生态地层类型,即华北型、华中型和华南型。他将中国笔石划分为两大笔石动物群类型,华南笔石动物群类型和华中笔石动物群类型,分别相当于太平洋动物群和大西洋动物群。他提出生态分异学说,认为笔石动物群类型的不同,是各种笔石以其不同生活方式,适应各种生活环境,进行生态分异的结果。
生物地层学领域
穆恩之主要从事奥陶纪和志留纪地层学研究,其次是泥盆纪、三叠纪和白垩纪地层。他以笔石地层为标准,提出奥陶系与志留系的划分对比方案。他对华中区奥陶系的研究,初步解决了华北与华南区奥陶系的对比问题。在国际对比上,中国上奥陶统上部6个笔石带的建立,填补了世界这一层段笔石序列的空白,为确定全球奥陶系—志留系界线提供了极重要的依据。他在四川长宁双河奥陶系剖面上同时发现上、下两层下垂对笔石动物群,解决了长期争议的欧洲、美洲和大洋洲各大洲奥陶系的对比问题,过去国外误认这两层下垂对笔石为同一层,因而引起对比上的混乱和争论。他研究了中国古生代和中生代海百合、泥盆纪海蕾、白垩纪及第三纪海胆,建立了志留纪和三叠纪海百合序列和白垩纪的海胆序列。
为了普及古生物学知识,满足生产实践和教学、科研的急需,穆恩之提出编著《中国各门类化石》丛书,他自己主编其中的《中国的笔石》。从1962年至1978年,这套中国古生物门类的系统总结丛书共出版15种17册。
1穆恩之.关于笔石的演化和分类[J].地质论评,1950,15(4~6)(171~188)。
2穆恩之,中国树形笔石,中国古生物志,新乙种第5号,科学出版社,1955。
3穆恩之,中国的志留系,科学出版社,1962。
4穆恩之,陈旭,中国的笔石,科学出版社,1962。
5穆恩之.笔石体的复杂化[J].古生物学报,1963,11(3)(347~377)。
6穆恩之.正笔石及正笔石式树形笔石的演化、分类和分布[J].中国科学,1974,2(174~183)。
7穆恩之,葛梅钰,陈旭等,西南地区下奥陶统笔石,中国古生物志,新乙种第13号,科学出版社,1979。
8穆恩之,中国奥陶纪生态地层的类型与生物地理区,中国古生物地理区系,科学出版社,1982。
9穆恩之,李积金,葛梅钰等,华中区上奥陶统的笔石,中国古生物志,新乙种第28号,科学出版社。
10Mu Enzhi,Graptolite Taxonomy and Classification,BullGeolSoc Denmark,1986,35:203~207.
11Mu Enzhi,A-J;Boucot,Chen Xu et al,Correlation of the Silurian of China (A Part of the Silurian Correlation for EAsia), GeolSocAmerica,Spec.Paper,1986,202:1~80.
12Mu Enzhi,The Ordovian-Silurian Boundary in China,BullBrMus NatHis(Geol),1988,43:117~131.
穆恩之所写的论文《辽东太子河流域地层》获1956年国家自然科学奖三等奖。
穆恩之所写的论文《辽东太子河流域地层》获于1978年获得中国科学院重大成果奖、全国科学大会奖,1982年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穆恩之所著的《中国的志留系》是中国志留纪地层的第一次系统总结,获得1978年中国科学院重大科技成果奖和全国科学大会奖。
1984年发表的专著《寒武系与奥陶系界线》和《奥陶系与志留系界线》于1986年获得中国科学院科技进步奖二等奖。
穆恩之所写的专著《西南地区下奥陶统的笔石》于1987年获得全国自然科学奖三等奖。
穆恩之与美国学者A J 布科《中国志留系对比》被国际学术界认为是有关中国志留系的最有价值的文献,并于1989年获得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奖一等奖。
人才培养
穆恩之一贯重视人才的培养,认为培养又红又专的人才是取得科研成果的前提和基础。只有人才济济,才能硕果累累。他主张大胆放手让青年科研人员挑重担,使他们在工作中学习,在工作中提高,通过“以老带新,层层带动”,帮助青年一代迅速成长。他对青年人总是悉心指导,言传身教,诲人不倦,竭诚鼓励。对青年人在学业上、政治思想上严格要求,在生活上无微不至地关怀,他们不少人成为中国地层古生物研究的骨干和学术带头人。
荣誉表彰
1980年,穆恩之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
出版图书
社会任职
穆恩之曾任中国科学院地学部常委、中国古生物学会副理事长、国际古生物协会笔石工作组主席、国际交流委员会主任、全国笔石学科专业组组长、九三学社江苏省委员会科技工作委员会主任、《中国古生物志》主编、江苏省古生物学会理事长。
穆恩之曾担任第五届江苏省政协常务委员、北京大学和南京大学地质系兼职教授。穆恩之曾任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地质对比科学委员会委员、国际地质科学联合会国际地层委员会志留系分会正式委员、奥陶系—志留系界限工作组选举委员、寒武系—奥陶系界线工作组通讯委员等职。
人物评价
穆恩之不仅为中国古生物学和地层学的研究与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而且还为后人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他去世后一幅悼念的挽联写道:“严格要求、严谨工作,勤耕耘、勤灌溉、结出一串美果;平易近人、平淡生活,不贪求、不伸手、留下两袖高风”,这正是他一生的写照。(九三学社评)
穆恩之全面推进了中国笔石学的研究,是中国笔石学科的带头人,国际知名笔石专家。(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评)
参考资料
穆恩之.九三学社.
穆恩之.中国科学院.
穆恩之.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
最新修订时间:2025-01-06 19:46
目录
概述
人物生平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