穆孝天(1919.5—1996.10)。
回族,别名穆道湘,又名托喳戈。安徽
定远人。擅长
美术史论。
人物简介
1946年毕业于四川大学历史系,当年在
上海暨南大学任助教。1948年至1949 年在上海建华中学任教务主任。1950 年调到安徽科学研究所从事历史研究。1979 年调到
安徽省博物馆工作。1987 年被评为研究员。1988 年被聘为安徽省第六届政协委员。历任上海国立暨南大学助教,上海建华中学教务主任,安徽省科学研究所历史研究室编辑。安徽博物馆研究部
美术史论研究员。安徽省文史研究馆名誉馆员。《安徽文博》编委兼编辑部副主任、安徽博物馆学会副秘书长、
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安徽书法家协会常务理事,中国博物馆学会会员,香港东方文化中心书画研究部委员,
安徽省博物馆学会副秘书长,安徽省造型艺术美学研究会会长、安徽省书法理论研究会名誉会长、安徽省文联名誉委员,安徽省文化艺术人才学会副会长、安徽省老文艺家协会副主席,青莲(李白)书画院顾问,深圳深华书画院顾问、东方国际书画研究会副会长等。他专长
美术、文史研究,著述百余万字。先后发表《华佗的传说》、《安徽文房四宝》、《
中国文房四宝》、《
查士标》(清初画家)、《
邓石如》、《邓石如书法篆刻艺术》、《
梅清》、《邓石如资料研究》、《邓石如世界》、《崔白双喜图》(名画鉴赏丛书)等10 部作品。书法作品参加安徽省历届书法展览及省级各系统书法展览,入选在贵州、山东、黑龙江及日本等地举办的书法展览,多次与日本
书法家进行书艺交流。作品被收入《黄山诗百家书法精粹》《情融丹青》等书画集。多年致力于中国绘画、书法、篆刻和工艺
美术史论的研究,出版《
查士标》《
梅清》《
中国文房四宝》《
邓石如》《邓石如研究资料》等,并有百余篇论文散见于国内报刊。其事迹载入了《中国美术家名人辞典》、《中国书法在辞典》、《中国美学辞典》、《中国少数民族专家学者词典》等30多部大辞典里。
安徽美术出版社出版有《耕耘者:穆孝天》。
主要著述
早期有青年时代诗文集《东方黎明了》。30余年来有:《中国文房四宝史》、《中国安徽文房四宝》、宋代画家研究《崔白》、《李公麟》、元代画家研究《黄公望》、明代画家研究《了云鹏》、清代书画家研究《
查士标》、《
梅清》、《
黄山画派》、《虚谷和尚》、《
邓石如书法篆刻艺术》等,并有与其夫人合着之《邓石如》、《邓石如世界》、《邓石如研究资料》,共15种,先后在京、沪、苏、皖、台湾、香港出版。论文300篇左右,分载京.沪.苏、皖、豫、滇、宁、港、台和曰本、美国报刊。其《
文房四宝》专稿曾在日本东京大型月刊《书学》连载29期。近15年来,为百家以上书画专集和展览撰写序言。其新着《古今艺林丛谈》、《艺林精英》、《
中国书法全集》百卷本《
邓石如》都将陆续间世。讲学:先后在
中国科技大学,中国科学院安徽分院、安徽大学、
合肥工业大学、
安徽教育学院、合吧联合大学,以及杭州、宁波、济南等地讲学,1993年冬,应邀在曰本东京国立学艺大学、京都国立教育大学讲学。书法创作与交流:擅各体书法,尤爱行草。经常参加国内、国际书展。90、92、93、94四年中,先后在台北、深圳合肥、日本东京举办书展,出版
书法作品集。作品收入《国际现代书法集》、《中曰书法作品汇观》、《当代中国书法艺术大成》、《当代中曰书法家作品精鉴》、《94台北国际书法邀请展作品集》、《第二届中韩书画交流展作品集》等数十种专集,并为国内外博物馆、艺术馆、纪念馆所收藏。奖励与评价:曾分获国际一等奖、荣誉金奖、银奖和“世界华人艺术家”称号,以及1978-1985年安徽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由于在发展我国文化艺术上作出突出贡献,从1992年起,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特颁给特殊津贴。其生平事迹、学术艺术成就已分载于50种《名人大辞典》和专集之中。另有数十篇评论其成就的文章分载于国内外一些报刊。有关资料陆续编入“天下名人馆”专柜珍藏。
出版图书
社会评说
穆孝天和他夫人许佳琼的劳动、创造、事业,其内容慨括来说只是四个字:著书、写字。
四个字很简单,可他们那劳动却非常繁重、紧张,从而其创造,其事业成就也就非常丰硕、壮观。
青年时代的穆孝天就喜爱舞文弄墨、写字作文了。散文《东方黎明了》便是当时获奖的代表作。50年代后期,除写作外则专注地从事
中国美术史论研究。他们的著作先后面世的有《华佗的传说》、《邓石如力(评传)》、《邓石如书法篆刻艺术》、《邓石如研究资料力》、《邓石如世界》、《安徽文房四宝史》、《中国安徽文房四宝》、《中国文房四宝史》,以及宋、元、明、清画家传《李公麟》、《崔白力》、《黄公望》、《丁云鹏》、《
查士标》、《梅清》、《虚谷》等等。即将问世的除增订本《
邓石如》(评传)外,更有百卷本《
中国书法全集》中的《邓石如卷》。他们的有待出皈的《古今艺林丛谈》、《艺术时代大潮》、《艺林精英》、《序丛》、《中国文房瑰宝纵横》和五种古代画家研究,已经反复审度定稿。现时又在着手整理准备多年的《安徽书法史》,《安徽绘画史》等等书稿了。
上述《中国安徽文房四宝》,一经问世,不陉而走,曾获得“1979-1985年安徽社会科学优秀学术成果奖。接着流传到国外,深受欢迎。其中《宣纸》与《徽墨》两章由拥有3。万会员的“日本书道教育学会”主办之《书学》连载三年(29期)。他们的《邓石如研究资料》与《邓石如世界》先后在北京和台湾出版后,更博得中外人士的广泛赞赏。月本文字文化研究所所长,原
京都市立艺术大学校长中田勇次郎盛称:“在日本凡研究中国
文房四宝与清代书法篆刻家
邓石如的学者,无人不知穆先生。”日本国立教育大学教授,书法史论家杉村邦彦认为:“穆孝天先生是近代中国研究
邓石如的第一人。”
中国书法家协会代主席沈鹏先生评价此书为研究
邓石如的“集大成之作”。
邓石如五世孙邓以垫教授在阅读此书初稿时,曾连称“只有惊叹伏服,此外几无措手足。”
《耕耘者》,经过炎夏酷暑的孕育。居然在这金秋收获季节诞生了。就其内容而论,不可避免的会有“拣了芝麻,丢了西瓜”的缺陷,但毕竟不失为一位奋斗数十年如一日的耕耘者的耕耘实录。此时此刻,我心头总是泛起掩盖不住的喜悦。
说实话,当年我对《耕耘者》的主人翁穆孝天先生是了解不多的。无非知道他会写一手潇洒遒劲的好字,并出版一些关于
中国美术史论的著作,其内涵比较丰富,文笔也相当流畅。仅仅如此而已。去年,由于朋友的引荐,我们终于结识了,一见之下,如逢故人,彼此谈得非常投合。以此为契机,我们有了频繁的接触,遂逐步加深了我对他的钦佩之情,深深地感到他确是一位不知疲倦和名符其实的默默耕耘者。
最近二十年来,他已在国内外出版了14种
美术史论和书法史论专著,又有500万字左右的近300篇论文在国内外报刊杂志上发表,这是显而易见的事实。如今我们有了密切交往,及至打开他的书房之门。我才真的感到如登宝山,时兴满目琳琅之羡,惊奇地发现埋藏在书柜裹而且整理成为完璧的书稿,竟有15部之多,诸如《董源研究》、《李公麟研究》、《崔白研究》、《黄公望研究》、《丁云鹏研究》、《梅清研究》、《查士标研究》、《萧云从研究》、《黄山画派研究》、《安徽篆刻史》、《安徽工艺美术史》等等,既属于全国的,更属于安徽的重要课题。于此之外,就其已发表的300篇论文而论,即可以分类集结,编为若干本专题论文集出版发行。但是这些书稿一直处于“久藏深闺无人识,算来不值一文钱”的悲惨境地。谁也无法理解,他现在仍在执着地继续编写《安徽书法史》和《安徽绘画史》呢!我曾问道:“为什么不积极联系出版呢?”他当即不无感慨地表示:“经济大潮热浪滚滚,那容得她们有一丝卷帘露面的缝隙!”因此,他常常担心:“有朝一日,大有可能作为一堆废纸,以八分钱一斤的代价,成为收破烂者的战利品被绑赴刑场化为液浆。”
东瀛归来话交流
刚刚从日本访问归来的穆孝天先生与我一见面,就兴奋不己地谈起他此次到日本访问、展览、讲学的情形。“这次赴日本讲学和举办书展,最大的收获就是通过文化交流,艺术切磋,加深了两国人民之间的友谊,增进了了解……”接着穆老向我介绍此次访曰的经过和感受。
应日本东京都“曰中文化交流联谊会”及负责人柏高仙(照子)女士的邀请,穆孝天先生于11月1日至17日,飞赴日本海,抵达东京。受到了日本书界、艺术界、教育界数百人的热烈欢迎和接待。第二天,即在东京都的中野大厦八阶,举行了穆孝天、柏高仙、吉田彩南女士三人的“曰中交流书展”。日本著名
书法家堀野哲仙、中曰友好协会副会长林林等中曰著名人士和团体,为此次书展题辞、赠送花篮表示祝贺。为期一周的“曰中交流书展”吸引了数干名日本书法爱好者及各界人士。许多日本的观众特地从大阪、横滨、水户、川口等近二十个城市,驱车赶来观看书展。京都各主要电视台、电台和报纸,纷纷撰文介绍并称赞此次书展。众多的书法爱好者纷纷请穆先生当场提笔挥毫,留下墨宝。
在书展的同时,穆孝天先生又应
日本京都教育大学和日本东京国立学艺大学之邀,分别到两所大学为学生讲学和研讨中曰书法艺术。讲学中,穆先生还专门向日本朋友介绍了中国清代著名
书法家、篆刻家
邓石如先生的生平事迹和书法成就,宣传和介绍了中国的
文房四宝,尤其是我们安徽文房四宝的历史功绩。增进了日本友人对安徽的了解,当场即有许多日本听众问穆孝天先生去安徽观光旅游的事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