稼轩词
2005年岳麓书社出版的图书
《稼轩词》是2005年岳麓书社出版的图书,作者是辛弃疾、俞樟华。清初毛氏汲古阁影宋抄本,收藏于国家图书馆。
内容简介
他对抗金事业的追求,不像陆游那样主要出于一腔热情;作为一个英雄豪杰式的人物,他的个性要比陆游来得强烈,他的思想也不像陆游那样“纯正”;他的理想,不仅反映了民族的共同心愿,而且反映了一个英雄之士渴望在历史大舞台上自我完成的志向;因此,在文学创作方面,他不像陆游喜欢写作诗歌尤其是格式严整的七律,而是把全部精力投入词这一更宜于表达激荡多变的情绪的体裁。他的词集《稼轩长短句》,保存了词作六百多首。
作品鉴赏
宋词在苏轼手中开创出一种豪放阔大、高旷开朗的风格,却一直没有得到强有力的继承发展。直至南渡之初张元干张孝祥叶梦得朱敦儒等人以抗金雪耻为主题的词,才较多继承了苏轼的词风,起到一种承前启后的作用。但他们的这一类词作,主要是在特殊的时代背景下为内心激情所支配的结果,而没有成为有意识的艺术追求,也没有更大幅度地向其他题材拓展,所以成就不是很高。到辛弃疾出现在词坛上,他不仅沿续了苏词的方向,写出许多具有雄放阔大的气势的作品,而且以其蔑视一切陈规的豪杰气概,和丰富的学养、过人的才华,在词的领域中进行极富于个人特色的创造,在推进苏词风格的同时也突破了苏词的范围,开拓了词的更为广阔的天地。
辛词和苏词都是以境界阔大、感情豪爽开朗著称的,但不同的是:苏轼常以旷达的胸襟与超越的时空观来体验人生,常表现出哲理式的感悟,并以这种参透人生的感悟使情感从冲动归于深沉的平静,而辛弃疾总是以炽热的感情与崇高的理想来拥抱人生,更多地表现出英雄的豪情与英雄的悲愤。因此,主观情感的浓烈、主观理念的执着,构成了辛词的一大特色。在他的词中,如“将军百战身名裂。向河梁、回头万里,故人长绝。易水萧萧西风冷,满座衣冠似雪。正壮士、悲歌未彻” (《贺新郎》),“夜半狂歌悲风起,听铮铮、阵马檐间铁。南共北,正分裂”(《贺新郎》),乃至“恨之极,恨极销磨不得。苌弘事、人道后来,其血三年化为碧”(《兰陵王》),都是激愤不能自已的悲怨心声,如“天风海雨”,以极强烈的力度震撼着读者的心灵。辛弃疾也信奉老庄,在词中作旷达语,但他并不能把冲动的感情由此化为平静,而是从低沉甚至绝望的方向上宣泄内心的悲愤,如“元龙老矣,不妨高卧,冰壶凉簟。千古兴亡,百年悲笑,一时登览”(《水龙吟》), “甚矣吾衰矣。怅平生、交游零落,只今余几。白发空垂三千丈,一笑人间万事”(《贺新郎》),“身世酒杯中,万事皆空。古来三五个英雄,雨打风吹何处是,汉殿秦宫”(《浪淘沙》),这些表面看来似旷达又似颓废的句子,却更使人感受到他心中极高期望破灭成为绝望时无法销磨的痛苦。
而他的英雄的豪壮与绝望交织纽结,大起大落,反差强烈,更形成瀑布般的冲击力量。如《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从开头起,一路写想象中练兵、杀敌的场景与气氛,痛快淋漓,雄壮无比。但在“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之后,突然接上末句“可怜白发生”,点出那一切都是徒然的梦想,事实是白发无情,壮志成空,犹如一瓢冰水泼在猛火上,令人不由得惊栗震动。
意象的使用上,辛弃疾也自有特点。他一般很少采用传统词作中常见的兰柳花草及红粉佳人为点缀;与所要表达的悲凉雄壮的情感基调相吻合,在他的笔下所描绘的自然景物,多有一种奔腾耸峙、不可一世的气派。如“峡束苍江对起,过危楼、欲飞还敛”(《水龙吟》),“谁信天峰飞堕地,傍湖千丈开青壁”(《满江红》);他所采摭的历史人物,也多属于奇伟英豪、宕放不羁,或慷慨悲凉的类型,如“射虎山横一骑,裂石响惊弦”的李广(《八声甘州》),“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的刘裕(《永遇乐》),“年少万兜鍪,坐断东南战未休”的孙权(《南乡子》)等等。这种自然和历史素材的选用,都与词中的感情力量成为恰好的配合,令人为之感奋。
所以,同属于豪放雄阔的风格,苏轼词较偏于潇洒疏朗、旷达超迈,而辛词则给人以慷慨悲歌、激情飞扬之感。
不过,以上只是指辛弃疾词中主流部分的艺术风格而言。
辛弃疾在词史上的一个重大贡献,就在于内容的扩大,题材的拓宽。他现存的六百多首词作,写政治,写哲理,写朋友之情、恋人之情,写田园风光、民俗人情,写日常生活、读书感受,可以说,凡当时能写入其他任何文学样式的东西,他都写入词中,范围比苏词还要广泛得多。而随着内容、题材的变化和感情基调的变化,辛词的艺术风格也有各种变化。虽说他的词主要以雄伟奔放、富有力度为长,但写起传统的婉媚风格的词,却也十分得心应手。如著名的《摸鱼儿·淳熙己亥……》,上阕写惜春,下阕写宫怨,借一个女子的口吻,把一种落寞怅惘的心情一层层地写得十分曲折委婉、回肠荡气,用笔极为细腻。他的许多描述乡村风光和农人生活的作品,又是那样朴素清丽、生机盎然。如《鹧鸪天》的下阕:
“山远近,路横斜,青旗沽酒有人家。城中桃李愁风雨,春在溪头荠菜花。”以及《西江月》的下阕:“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于简朴中见爽利老到,是一般人很难达到的境界。所以刘克庄《辛稼轩集序》说:“公所作,大声鞺鞳,小声铿鍧,横绝六合,扫空万古,自有苍生以来所无。其秾纤绵密者,亦不在小晏、秦郎之下。”这是比较全面也比较公允的评价。
辛弃疾和苏轼在词的语言技巧上都是有力的开拓者。前人说苏轼是以诗为词,辛弃疾以文为词,这当然有些简单化,但确实也指出:到了辛弃疾手中,词的语言更加自由解放,变化无端,不复有规矩存在。在辛词中,有非常通俗稚拙的民间语言,如“些底事,误人那。不成真个不思家”(《鹧鸪天》),“近来愁似天来大,谁解相怜?谁解相怜,又把愁来做个天”(《丑奴儿》),也有夹杂许多虚词语助的文言句式,如“不知云者为雨,雨者云乎”(《汉宫春》),“不恨古人吾不见,恨古人不见吾狂耳”(《贺新郎》);有语气活跃的对话、自问自答乃至呼喝,如“天下英雄谁敌手曹刘”(《南乡子》),“杯,汝来前!”(《沁园春》)也有相当严整的对句,如“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破阵子》)
概括起来说,辛词在语言技巧方面的一大特色,是形式松散,语义流动连贯,句子往往写得比较长。文人词较多使用的以密集的意象拼合成句、跳跃地连接句子构成整体意境的方式,在辛词中完全被打破了。但并不是说,辛弃疾的所谓“以文为词”不再有音乐性的节奏。在大量使用散文句式、注意保持生动的语气的同时,他仍然能够用各种手段造成变化的节奏。如《水龙吟》中“落日楼头,断鸿声里,江南游子。把吴钩看了,栏干拍遍,无人会,登临意”,意义联贯而下,在词中是很长的句子,但却是顿挫鲜明,铿锵有力,决不是把一段文章套在词的形式中而已。
辛词在语言技巧方面的又一大特色,是广泛地引用经、史、子各种典籍和前人诗词中的语汇、成句和历史典故,融化或镶嵌在自己的词里。这本来很容易造成生硬艰涩的毛病,但是以辛弃疾的才力,却大多能够运用得恰到好处、浑成自然,或是别有妙趣,正如清人刘熙载《艺概》所说:“任古书中理语、廋语,一经运用,便得风流”。以《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一篇为例,百余字的篇幅,叙及孙权、刘裕刘义隆、拓跋焘、廉颇五个历史人物的事迹,而与作者所要表达的主观情感、意念丝丝入扣;不仅内涵极为丰厚,而且语气飞动,神情毕露,实在是不容易的事情。
当然,辛弃疾的词时常也有过分散文化、议论太多,以及所谓“掉书袋”即用典用古语太多的毛病,但不管怎么说,他确实把词大大地改造了;他的词不仅是 “无意不可入,无事不可言”,而且是任何“意”和“事”都能表达得很自由很充分。这样,词的创作才完全摆脱了羁绊,进入了自由的境界。
三《稼轩词》 - 相关评论
稼轩在宋代词史上之地位既明,次论其词所以卓绝之处。
论稼轩词者,率推其豪壮。豪壮诚为稼轩词优点之一,惟南宋人作壮词者甚多,前乎稼轩者,有岳飞张元干张孝祥,与稼轩同时者,有陆游陈亮刘过,后于稼轩者,有刘克庄。诸人均抱恢复之心,有用世之志,其词亦悲愤激烈,然皆不及稼轩词境界之高,意味之美,耐人玩诵。盖稼轩词如《永遇乐》(千古江山)、《菩萨蛮》(郁孤台下清江水)、《摸鱼儿》(更能消几番风雨)等,虽悲壮激烈之情,洋溢纸上,然细绎之,非徒豪壮而已也,于豪壮之中,又能沈咽酝藉,空灵缠绵,得此调剂,故豪壮之情,不失于粗犷,体之美,仍可以保持。盖词之起源,由于歌乐。欧阳炯《花间集序》所谓“绮筵公子,绣幌佳人,递叶叶之花笺,文抽丽锦,举纤纤之玉指,拍按香檀。”可以想见初期作词唱词之情况。故晚唐五代词,多写男女闲情幽怨,其体要眇,其境凄迷,下逮秦晏,意境虽高,而涂辙未改,词所以能在诗之外别为一体,造成一种特美,引入爱好者,其故在此。然词之内容,若长守传统之遗,则又未免失于单简。自苏轼开拓词之领域,稼轩继之,益为恢宏,重在言志,非徒应歌,无意不可人,无事不可言。就扩大词体而论,此种转变,未尝非进步,然所难者,在如何仍能保持词体要眇凄迷之特美,不然,则成为押韵之文,领域虽开拓,而词之所以为词者亦亡矣。秦晏以词写男女之情,内容与体裁相得而彰,其势甚顺。稼轩以词写感事忧时之雄怀壮志,相反之物而调剂浑融之,其事较难。故秦晏之作,其情思与意境合,吾人读之,得一单纯之印象。稼轩作壮词,于其所欲表达之豪壮情思以外,又另造一内蕴之要眇词境,豪壮之情,在此要眇词境之光辉中映照而出,则粗犷除而精神益显,故读稼轩词恒得双重之印象,而感浑融深厚之妙,此其不同于秦晏者也。再以浅喻明之。昔人谓意喻之米,文则炊而为饭,诗则酿而为酒,盖诗重在味也。若准斯例,词则如酒中之甘醴。温韦秦晏之词,纯醴也。柳永周邦彦之词,则醴中浸以甘芳之物,如莲子红枣等,其味犹相合也。稼轩之词,则如以甘醴之糟制肴馔,鸡鸭豚鱼,无所不可。鸡鱼之味,虽远于甘醴,若糟浸既久,渐渍已深,于鸡鱼本身之鲜肥外,又益以醴糟之甘醇,一脔人口,别具风味矣。
自稼轩外,南宋人作壮词者,如张元干张孝祥陆游等,最佳之作,亦具斯美,惟尚不能如稼轩造境之丰融,至于才劣者所作壮词,则只能发抒豪情,而不能再造一美境以映衬之,粗直叫嚣,无有余味,几不能成为词矣。读者试取稼轩与陈亮酬唱之(贺新郎)词数首比较观之,稼轩词之高美及其所以高美之故,更可明矣。
稼轩词之佳处,在其能造内蕴之境,与读者以双重印象,而得调剂之妙用,不但壮词如是,其他方面之词亦然。
稼轩晚岁颇多闲适之词,朴淡清逸,鯈然世外。然吾人读之,非徒感觉闲适之趣而已,闲适之中,仍蕴含豪放之情,郁勃之气。其写情者,如“不知筋力衰多少,但觉新来懒上楼。”(《鹧鸪天》)又如“十分筋力夸强健,只比年时病起时。”(《鹧鸪天》)语淡而志壮,虽似自叹衰老,而实则髀肉复生之感也。其写景者,如“绕床饥鼠,蝙蝠翻灯舞。屋上松风吹急雨,破纸窗间自语。”(《清平乐》)又如“山上飞泉万斛珠,悬崖千丈落鼪鼯。已通樵径行还碍,似有人声听却无。”(《鹧鸪天》)虽写清逸之景,而其中极有生气。余尝谓稼轩此种词,譬如江水滔滔东流,阻于山石,激荡回折,潴为大湖,湖波虽似平静,而水势余怒,蕴藏于中,黛蓄膏淳,气象阔远,非寻常行潦之水可比。了解此种意味,始能欣赏稼轩闲适之词。盖其表面所达者,为闲适之情思,而里面另有一豪放郁勃之境以映衬之,自不同于普通闲适之作也。
作品评价
辛弃疾撰。弃疾有《南烬纪闻》,已著录。其词慷慨纵横,有不可一世之概,於倚,声家为变调。而异军特起,能於翦红刻翠之外,屹然别立一宗,迄今不废。
观其才气俊迈,虽似乎奋笔而成。然岳珂桯史》记“弃疾自诵《贺新凉》、《永遇乐》二词,使座客指摘其失。珂谓《贺新凉》词首尾二腔,语句相似,《永遇乐》词用事太多。弃疾乃自改其语,日数十易,累月犹未竟。其刻意如此”云云。则未始不由苦思得矣。
《书录解题》载《稼轩词》四卷,又云信州本十二卷,视长沙本为多。此本为毛晋所刻,亦为四卷,而其总目又注原本十二卷。殆即就信州本而合并之欤?其集旧多讹异。如二卷内《丑奴儿近》一阕,前半是本调,残阙不全。自“飞流万壑”以下,则全首系《洞仙歌》。盖因《洞仙歌》五阕即在此调之后,旧本遂误割第一首以补前词之阙,而五阕之《洞仙歌》遂止存其四,近万树《词律》中辨之甚明。此本尚未及订正,其中“叹轻衫帽几许红尘”句,据其文义,“帽”字上尚有一脱字。树亦未经勘及,斯足证扫叶之喻矣。今并详为勘定。其必不可通而无别本可证者,则姑从阙疑之义焉。
作者简介
辛弃疾字幼安,历城(今属山东)人。金人南侵,耿京聚义,为掌书记。后归南宋历任江阴佥判,江西、湖北和湖南安抚使等职。后因事落职于故乡。
古籍级别
2020年10月30日,入选第六批《国家珍贵古籍名录》。
最新修订时间:2023-12-08 09:32
目录
概述
内容简介
作品鉴赏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