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宽4.5—5mm,长椭圆形,黑褐色至黑色,头中叶与侧叶长相等,复眼突出,喙长达后足基节间。
前胸背板前角刺向侧方平伸。小盾片舌形,末端稍内
凹或平截,长几达腹部末端,两侧缘在中部稍前处内弯。
卵近短桶形,红褐色,大小0,9×0.8(mm),假卵块圆突,四周有小齿状的呼吸精孔突40—50枚;卵壳网状纹上具小刻点,被有白粉。1龄
若虫头胸褐色,腹部黄褐色或紫红色,节缝红色,腹背具红褐斑,体长1.3mm。3龄若虫暗褐至灰褐色,腹部散生红褐小点,前翅芽稍露,体长3.3mm。5龄若虫头部、胸部浅黑色,腹部稍带绿色,后翅芽明显,体长7.5—8.5mm。
江苏、浙江年生1代,江西2代,广东2—3代。以成虫及少数高龄若虫在石块下、土缝内5-10cm处或杂草根际、稻桩间、树皮缝等处越冬。翌年初夏出蛰,群集在水稻上为害。成、若虫喜在晴朗的白天潜伏在稻丛基部近水面处,傍晚或阴天上到叶片或穗部吸食,把卵聚产在稻株距水面6—9cm处的叶鞘上,卵块多由14粒,排成2行。。生长旺盛、叶色浓绿的早播田,
丘陵、山区垄田发生较重。天敌主要有
稻蝽黑卵蜂、
白僵菌、
蜘蛛、
青蛙等。
(1)利用成虫把卵产在近水面稻茎上和卵在水中浸孢24小时即不能孵化的特点,在产卵期先适当排水,降低产卵位置,然后灌水至10—13cm,浸孢24小时,隔3—4天再排灌1次,连续进行4—5次可杀死大量卵块。
(2)在低龄若虫期喷洒2.5%保得乳油1500倍液或
20%氰戊菊酯乳油2000倍液190%晶体
敌百虫800倍液,15天后再防1次。如用10%吡虫琳(一遍净)
可湿性粉剂2000倍液,见效虽然较慢,但持效期长达25—30天,生产上可以推广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