称胜,中国古代兵学术语。
语出银雀山汉墓竹简本《孙子·形》篇:“称胜者之战民也,若决积水于千仞之溪者,形也。”意谓国力与军力相称,其军队才有雄厚的实力。《孙子》强调治国治军必须抓住“度、量、数、称、胜”这五个环节,其核心则是“称”,即强调发展军备必须统筹兼顾,要从本国土地面积的大小、物产的数量、人口的众寡等实际情况出发,使几个环节都要相称,这样,才具有取胜的实力基础。在这五个环节中,每一个前项都是后项的条件,因而就递次形成了“地生度,度生量,量生数,数生称,称生胜”的逻辑。银雀山汉墓竹简本《孙子佚文·吴问》中,就是以这个理论观点来分析“晋六卿”的发展趋势的。这也是从周秦以来就有广泛影响的治军理念。《管子·八观》《逸周书·文传解·开望》《礼记·王制》《尉缭子·兵谈》《潜夫论·实边》,以及马王堆出土的《经法》等文献中,涉及筑城建邑、设防实边等经国治军大计时,都有使内部各个方面条件必须相称的论述。而“称胜者之战民也”之句,在《武经七书·孙子》和《十一家注孙子》中分别为“胜者之战”和“胜者之战民也”,这显然是后世学者不明“称”字的深刻内涵而臆改所致。
发布者:中国军事百科全书编审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