秧田坝组,是以组为
岩石地层单位的地层结构。
甘肃省地质局综合地质大队西
秦岭地质队于1964年命名。主要成分有
变质岩屑砂岩、变岩屑长石砂岩、变杂砂岩与
变粉砂岩、砂砾质千枚岩、
粉砂质千枚岩及绢云千枚岩。其下部与下伏的
碧口群白杨组为
假整合或
不整合接触;上与上覆
关家沟组亦为角度不整合。分布于文县尚德—康县豆坝以南至文县横丹—康县三河坝以北地带及武都洛塘、姚渡等地。
甘肃省地质局综合地质大队西秦岭地质队1964年命名,甘肃区域地层表编写组1980年发表。命名剖面位于甘肃文县
秧田坝。
本组原系
叶连俊、
关士聪1944年命名的碧口系(广义的)的一部分;1961年中科院兰州地质所将碧口系下部称为前震旦系碧口群(狭义碧口群)而将上部单独分出震旦系、寒武系;1963—1964年甘肃局西秦岭队改狭义碧口群时代为下古生代,并进一步划分为三个岩组分别命名为秧田坝组、火山岩组及阳坝组;甘肃区域地层表编表组(1980)将秧田坝组置于震旦亚界,王明嘉、李耀敏等(1991)定本组时代为
青白口纪,均归属于碧口群的一部分;秦克令等(1991)将其从碧口群中分出,时代置于早震旦世并认为属下冰成岩。
对本组沉积特征及时代目前尚有不同认识,认为属巨厚含冰海沉积物的
浊积岩复理石建造,相当于扬子区下冰碛岩,时代为早震旦世,属狭义碧口群以上的盖层(秦克令等,1990);另外认为系一套不成熟陆源为主的
陆源碎屑岩,时代为青白口纪归于碧口群内(李耀敏等,1991)。
本组为一套低级变质的陆屑复理石建造,其碎屑粒度自下而上由细变粗,其下部为浅绿灰—浅灰绿色
变质岩屑砂岩、变岩屑长石砂岩、变杂砂岩与
变粉砂岩、砂砾质千枚岩、
粉砂质千枚岩及
绢云千枚岩等组成的不同比例的薄互层,夹有变砾岩及变玄武岩和绿泥片岩凸镜体,底部为一层底砾岩;上部为灰—深灰色变质
中细粒岩屑砂岩、粉砂质板岩、绢云千枚岩互层夹凸镜状或不规则
变砾岩。
鲍马序列发育。在本组上部板岩中产微古植物:Trachysphaeridium dengyingense, T. Simplex, Leiofusa naviculara, Lophominuscula sp., Bavlinella faveolata, Paleamorpha punctulata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