秧歌(昌黎地秧歌),
河北省昌黎县传统舞蹈,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
历史渊源
昌黎地秧歌是昌黎民间舞蹈中现存的主要舞蹈形式之一,关于昌黎地秧歌的起源年代,众说不一,流传各种说法,据考察,昌黎地秧歌至少可以追溯到元代。昌黎地秧歌同昌黎的其他民间艺术一样,是昌黎人民在长期的生产劳动和生活中创造出来的。
昌黎地秧歌在产生初期,并不是单纯的舞蹈,而是唱舞结合,地秧歌和昌黎人民的生活息息相关。演唱和表演的内容多为庆贺丰收、盼望来年风调雨顺、祈求神灵保护;也有歌颂古代英雄的传说、逢佳节之时的吉利话和问候祝福、表达男女青年对爱情的追求、对封建社会制度和封建道德伦理的控诉;但是也有一些宣扬封建道德伦理观念和封建迷信的。
舞蹈特色
舞蹈动作
昌黎秧歌舞蹈中动作要求强调身体各部位的协调配合,主要通过肩、胯、膝、腕甚至颈等部位的动作变化,表现舞蹈的韵味。地秧歌中肩的动作最灵活、最鲜明,舞者的内心节奏多是通过肩部细腻变化来体现的,如“端肩”“抖肩”“错肩”等。胯部的变化也很丰富,“提胯”“坐胯”“绕胯”“拧胯”等,都要求有一种内在的反动力,就是“伸筋拉骨”,以这种独特韵律,使身体动作呈现曲线美和流动感。膝的屈伸是地秧歌表演的下肢动作规律,通过脚掌为支撑点和发力点,使全身呈现出骑马坐轿的感觉。丑角的颈部动作也是一种比较鲜明的风格特点,按艺人们形象地说是:头似顶着千斤石,随着身体颤悠悠,脖子放松别拿劲,下颌点“点”又划“龙”。手腕的转、翻、扣、塌和手指关节交替捻转是扇花变化的关键。昌黎地秧歌的身体各部位的各种不同动作,在同一时间内产生不同的动律和节奏,艺人称之为“浑身是点儿”,要求舞者身体各个部位不能动在一个点上,整个身体舞动起来像是音乐里面的“合奏”而不是“齐奏”,从而形成它动作的灵活性的特征。
角色表情
民间舞蹈的表情,往往与角色和情节密切相关。不同的角色有不同的符合他们性格的表情,妞是情窦初开或尚未婚嫁的少女,因此表情多羞涩;丑是扮演生活中的滑稽角色,他的表情比较丰富,多以逗趣为主,也是地秧歌中的核心人物,㧟多是泼辣、健壮的老婆婆和年龄稍大的妇女形象,表演时性格豪放,性情粗犷。例如在小场表演中,当妞与丑在远距离彼此传情时,㧟可以尾随于妞身后做左右“窥视”的表情,也可以站在两者之间,做“谴责”丑并“羞躁”妞的表情,也可以当两人兴高采烈之际,突然出现在两人之间,以“长者”身份喝斥二人回避,使妞、丑扫兴而去。地秧歌中具有表情的戏剧性的特点,舞者根据人物性格和舞蹈内容的发展,做出符合剧情的表情和戏剧表演。表情的戏剧性还能带动观众情绪,达到表演者与观众互相交流的整体效果。
表演形式
传统的昌黎地秧歌的表演不受场地、时间的限制,随意性比较强。表演时,秧歌舞者善于根据自己的特长,即兴自如的发挥表演技艺。秧歌表演的任何一个动作都不是固定的程式化表演,无论是在感觉和内在意识上,以及姿态、节奏等都受“情”的支配,以情带舞,因此具有即兴性。昌黎地秧歌 “走场”秧歌中的“中场秧歌”没有固定的程式,一般没有故事情节,比较注重塑造人物形象,主要由演员自由发挥做每个人物的亮相,烘托气氛,为“出子秧歌”中每个人物形象的表演做准备,因此表演形式具有即兴性,出子秧歌表演主要是妞、丑、㧟三个角色的情景表演,突出每个人物性格特点,没有规定的动作,舞者根据故事情节随意发挥,因此表演内容也具有即兴性。
表演内容
以秧歌演戏是昌黎地秧歌舞蹈中的一个突出特点,人民群众喜欢有故事情节的表演艺术,也是他们传统的审美属性。表演中注重设置行当和角色,各行当都有典型的性格特点,角色之间注重与现实生活的结合,并相互之间存在矛盾冲突,提供了丰富的舞蹈语汇。例如地秧歌中《跑驴》,讲的是一对农村夫妇骑驴回家走亲,以途中的经历为原型编创的舞蹈作品。这种以现实生活中表演形态为创作原型的表演形式更加贴近生活深受人民群众的喜爱,表现了地秧歌作品内容具有生活性的特点。
传承保护
传承价值
昌黎地秧歌是中国丰富民间艺术宝库中的有机组成部分,一方面丰富了当地人民的生活,满足了人们精神和情感需求,另一方面,它继承了过去许多优秀的舞蹈形式,并不断得以发扬创新,成为民间舞蹈独树一帜的一支,充实了民间舞蹈艺术宝库。
传承状况
昌黎地秧歌是一种体现农民生活情趣、舞蹈风格鲜明独特的秧歌形式,它反映了农业社会、农村生活的部分特征和农民乐观诙谐的精神风貌。但由于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艺人高龄化等原因,昌黎地秧歌的传承面临着严峻形势,亟待抢救和保护。
传承人物
于振江,男,汉族,1944年生,河北昌黎人,2008年2月被评定为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秧歌(昌黎地秧歌)代表性传承人,河北省昌黎县申报。
周贺华,男,汉族,1938年生,河北昌黎人,2008年2月被评定为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秧歌(昌黎地秧歌)代表性传承人,河北省昌黎县申报。
秦梦雨,男,汉族,1938年生,河北昌黎人, 2012年12月被评定为第四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秧歌(昌黎地秧歌)代表性传承人,河北省昌黎县申报。
保护措施
2019年11月,《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保护单位名单》公布,昌黎县文化馆获得“秧歌(昌黎地秧歌)”项目保护单位资格。
2023年10月,《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保护单位名单》公布,《秧歌(昌黎地秧歌)》项目评估合格,昌黎县文化馆获得该项目保护单位资格。
社会影响
重要活动
2015年3月,第六届中原古韵——中国(淮阳)非物质文化遗产展演开幕,河北昌黎地秧歌等参与演出。
2018年3月18日,第九届中国(淮阳)非物质文化遗产展演在河南省淮阳县举行,来自河北的艺人表演了国家级非遗项目昌黎地秧歌《炫舞奤风》。
2019年3月8日(农历二月初二),第十届“中原古韵——中国(淮阳)非物质文化遗产展演活动”在淮阳县羲皇文化广场举行,河北的昌黎地秧歌参与演出。
荣誉表彰
1956年,昌黎地秧歌《跑驴》参加在匈牙利首都布达佩斯举办的世界青年联欢节并荣获银质奖。
2017年,昌黎地秧歌群舞《炫舞奤风》获评国家艺术基金资助项目。
文化轶事
关于昌黎地秧歌的起源众说不一。相传,昌黎自古民风淳朴、雅书重文。在唐代以前昌黎一带农民在田间插秧时为缓解身体劳累而编创一系列松筋活骨的俏皮动作,伴着自己哼唱的民歌小调,手舞足蹈扭着富有节奏美得动作。恰巧文豪韩愈看到、听到农民们在秧田里的边舞边唱,被这些动作和曲调吸引,被这浓郁的生活气息感动,便为其命名“秧歌”。这个名字既体现了秧田种庄稼的劳动又传达了昌黎人民乐观开阔的情怀,就这样,十分贴切的“秧歌”一词便传开、流传下来。后来为有别于其他地区的秧歌,人们就习惯称之为“昌黎地秧歌”。虽然唐代韩愈为其取名之说未必准确,但这颇具情趣的民间故事为昌黎地秧歌的起始就增添几分人文内涵的味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