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震钧(1735-1807)字酉经,号蓉庄,江苏无锡人。工书,得张照法。尝聚古今名迹刻寄畅园法帖十卷。一生在山东、陕西、甘肃、浙江等地任地方官吏,官至山东道台,最后因公奔波于山东东昌、济宁间积劳成疾,不幸亡故于任上,寿七十三。著有《守临清日记》一书。
人物简介
秦震钧是捐官入仕的,1770年在山东泰安府捐东阿县县丞,第二年升任临清州州判,任间,顺利平定了以王伦为首的白莲教起义,受到乾隆帝的嘉奖。乾隆五十一年(公元1786)调任甘肃平凉州,乾隆五十八年(公元1793)调任陕西督粮道。秦震钧在任期间政绩斐然,为民办实事得到当地民众拥戴,可谓封建朝代亲民的典范。
生平经历
少年时代的秦震钧在家随大哥秦鸿钧读书,并习书法,颇有底蕴。1757年乾隆皇帝下江南到无锡,当时在寄畅园接驾的秦家成员中他是最年轻的,才21岁,他将在家摹写的乾隆帝第一次下江南所赐有关寄畅园诗词及自辑前代著名学者和官员的著作奉献给皇帝,乾隆很欣赏并愉快地接受了。
秦震钧青年时代没有继续在故乡读书,在他22岁时捐了个监生到北京的国子监就读,这在当时是相当普遍的。后他在山东泰安府捐了个东阿县县丞。秦震钧41岁时(1776)在山东平度任知州,这是一个地区落后百姓贫困的地方,三年任期内他在治理州政的同时,更集中精力办理教育事业,因为他认为贫困的根源是民众没有文化,教育不发达而导致落后和愚昧。他着手改革本地的学堂,还在行政公务的间隙中抽出时间亲自给学堂里的学生讲课,讲伦理修身之道,讲文章如何写作等,在当地造成很好的影响。
1786年秦震钧调任甘肃平凉州,平凉是陇东的最大城镇,是陕甘宁间重要交通枢纽。到任后,秦震钧努力改善交通条件,因西北风沙天气,土地松软,他亲自带领当地百姓夯实路基,拓展路道并着力提高农业生产,发展当地经济。但他在平凉最大的成就是决定在当地重建已停办数十年的府学,这是培养当地人才的关键举措,他让地方官员用收取的田租从中拨款雇工购料修复府学的旧校址,并决定扩大学校的规模,用州筹集的款项大搞修复府学的基本建设,造了几座更大的校舍,府学建成以后,经过选拔招收了几十名优秀的学生,聘请了有名望的教师给学生授课。秦震钧采取的一系列重视教育事业发展的措施取得了丰硕成果,在新府学重开的第二年,一名学生通过了会试,给平凉府带来了荣誉,在这以后又不断有人中举。重开府学,在当时当地是件值得称道的大事,本地居民都非常感激秦震钧,因为给他们带来了文化教育事业的繁荣和兴旺,又为莘莘学子开辟了入仕的途径。
秦震钧于1793年调离任陕西督粮道,临离开平凉时,当地百姓都依依不舍。第二年正是他60大寿,平凉的百姓到知府衙门要求派代表去陕西西安为秦震钧拜寿,平凉知府龚景瀚劝他们不要长途跋涉,会过于劳累的,他答应向秦转达百姓们的心意,府学的师生们写了歌颂秦的诗词,龚知府将其汇编成册并亲自写了序。
秦震钧还尽自己所能大力推展文化工程,展现了旧时文人墨客的儒家精神。重修秦淮海公祠。秦淮海公祠是秦氏后裔及当地百姓纪念文人学者秦观的祠堂,建于明朝正德年间,到清乾隆五十年时已有300年左右历史,祠中泳烈堂已长时破损。秦震钧在锡自己筹集资金,雇工进行大修,还在泳烈堂后造扩建东西两廊并添置古碑石刻于廊两壁。竣工后秦震钧再与族人商量将原来祠堂大门一间扩建为三间,又在大门旁增建平屋三间给看守祠堂人居住,真是考虑周详。
重修东林书院。现在的东林书院是无锡人纪念东林党人的地方。嘉庆三年浙江钱塘费公后任两江总督来吴地,当时东林书院院长是浙江桐乡人冯鹭庭,费公后见东林书院久未修葺,书院学制较为完备而学舍破旧,率先捐俸银带动同事们都纷纷捐款。临离锡时嘱秦震钧在锡负责修缮院舍,秦震钧欣然从命,随即发动有关学者和同仁集资金若干进行施工重修,并增建了学舍十楹(间),在废址上增建花圃,在书院周围筑了高墙,还在开课之日发给诸生员助餐金。经历了一年多的修缮工程于嘉庆四年三月竣工,为无锡东林书院的保护修复做出了贡献。
增寄畅园文化色彩。秦震钧出资进行《寄畅园法帖》石刻工程。秦震钧晚年自两浙江南都转盐运使任上假归故里无锡,他个人出资为地方上办了不少实事,特别是文化事业方面,工程浩大的《寄畅园法帖》刻石工程即为其一。全帖共十二册,其中前六册是1753年乾隆下江南到无锡时赐给秦家的《三希堂》法帖,堪称书法精品,都是唐、宋朝年间名家名帖的手书。后六册包括两个方面是秦震钧亲自编辑的,一是自宋秦观开始至清列代无锡秦氏有名望列祖列宗名家著作手迹,二是秦家收藏的自宋至清历代名家著作手迹。御赐三希堂法帖就镶嵌在寄畅园内,而后六册石刻则堆放在秦家老屋原《宝仁堂》内,整个刻石工程化了几年时间精雕细琢,竣工于嘉庆六年(1801)四月望日。这些名家手书刻石可称为无锡文物至宝,但迭经战乱都毁坏无存。现在寄畅园郁盘廊及回廊间的镶嵌是1985-1986年市有关部门重刻的后六册九卷二百十七方刻帖,以供游人鉴赏。从历史记载看,秦震钧还在爱民扶贫、关注社会等方面作了大量善事。
他在任山东道台期间,当时邻省河南黄河发大水波及山东。他及时向朝廷请求赈灾,同时命令修堤筑坝,控制洪水,并安排二百多条船运送赈灾食品,使大量灾民得以避灾度难关。
晚年,秦震钧假归故里,谨记当年父亲秦春田曾千叮万嘱要完成捐置义庄田千亩以救济贫困户粮食的心愿,他以历年廉俸积蓄先后捐了500多亩田地,秦泰钧等人捐了400余亩,终于达到1000亩的目标,建立了秦氏义庄(庄址在今崇宁路新生路口)。新建义庄设立董事会管理机构,修造厢间仓库堆放稻谷粮食,具体田亩数载入宗谱。
主要贡献
秦震钧最杰出贡献是改建秦淮海公祠,修复无锡东林书院、增扩寄畅园法帖、以历年官俸积蓄捐置义田五百多亩、以及修祖茔、绘宗像、办私塾等系列公益事业。美籍华人作家秦家骢1993年在《宗族之恋》中写道:‘秦震钧几乎把自己所有的财产都变成了家族公产,他对家族的贡献大大超过了学位和官位都高于他的其它族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