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岭蝎蛉(学名:Panorpa qinlingensis)是蝎蛉科、蝎蛉属昆虫。前翅长10.5-12毫米。头顶及喙黄褐色,单眼三角区黑色。胸部背板黄褐色,两侧稍加深。侧板和足乳黄色。翅无色透明,斑纹黑褐色。前翅端带完整,后部具1个大型透明斑。雄性腹部1-5节背板黄褐色。第3节背中突扁平,盖住第4节上尖锐的后背突。第6节黄褐色,后缘略向上突起,着生稀疏的长毛。第7、8节黄褐色,基部缢缩。雄性外生殖器卵形。第9节背板末端具深“U”形缺刻,两侧形成1对指形突起。生殖肢基节内缘端部具1-2根长刚毛;生殖刺突内缘具钝三角形中齿和盘状的亚基齿。阳基侧突粗壮,螺旋形扭曲,内侧密生短刺。阳茎腹瓣短小;背瓣指状,端部具膜质膨大区。
形态特征
成虫
前翅长10.5-12毫米。头顶及喙黄褐色,
单眼三角区黑色。胸部
背板黄褐色,两侧稍加深。侧板和足乳黄色。翅无色透明,斑纹黑褐色。前翅端带完整,后部具1个大型透明斑;痣带完整,基支阔,端支狭;缘斑小;基带断开呈2个小斑;无基斑。雄性腹部1-5节背板黄褐色。第3节背中突扁平,盖住第4节上尖锐的后背突。第6节黄褐色,后缘略向上突起,着生稀疏的长毛。第7、8节黄褐色,基部缢缩。雄性外生殖器卵形。第9节背板末端具深“U”形缺刻,两侧形成1对指形突起;腹板基柄极短下瓣带状,伸过生殖肢基节中部。
生殖肢基节内缘端部具1-2根长刚毛;生殖刺突内缘具钝三角形中齿和盘状的亚基齿。阳基侧突粗壮,螺旋形扭曲,内侧密生短刺。
阳茎腹瓣短小;背瓣指状,端部具膜质膨大区。
幼虫
幼虫蜩式,共4龄,4个龄期之间除了个体大小外,外形无明显差异。胸足3对,较长,分3节,肉质,单爪;腹部1-8节各有1对较短腹足,不分节;第8和9腹节各有1对、第10节具1根具环纹的长毛,着生在长突起上;第11节从后面观分4叉。初孵幼虫和刚蜕皮幼虫均为半透明的乳白色,2-6小时后色逐渐变暗,头壳黄褐色,体躯灰白略呈淡紫色。初孵幼虫体长3-4毫米,头宽0.6-0.7毫米;4龄老熟幼虫体长9-11毫米,头宽2-3毫米。
蛹
强颚离蛹,最初为乳白色,3-4天后偏暗黄色,体躯和翅芽逐步变黑。体长9.5-10毫米。从腹部末端很容易辨别雌雄,雌蛹腹部末端较细,而雄蛹腹部末端外生殖器明显。
卵
卵长0.85-1.00毫米,最宽处直径0.2-0.46毫米,长卵圆形,表面布满近六边形花纹。刚产的卵乳白泛淡黄色,柔软,后颜色变深,近孵化时呈棕褐色。
栖息环境
秦岭蝎蛉常见于北半球潮湿、有茂密草本和阔叶灌木的温带森林中。成虫出现于低植被间,极少高于3米。幼虫和蛹见于土中。秦岭蝎蛉对湿度的要求并不如蚊蝎蛉属(Bittacus)昆虫那样严格,因此分布范围时常更广。秦岭蝎蛉较喜冷凉的温度,在炎热的季节或地区一般没有成虫出现。秦岭蝎蛉大多活动于草本、灌木的叶片上。在阳光强烈、降水或风较大时,常躲在植物叶片下方而不易被发现。在被惊扰时也会以类似“假死”的方式掉落到地面以躲避危险。
秦岭蝎蛉在5月下旬和7月下旬是中国米仓山地区的优势种,发生数量较大,海拔范围1200-2500米,不仅在原始林区有发生,在林区耕地周围的林边道旁都可采到。
生活习性
秦岭蝎蛉成虫为腐食性,主要取食死亡或濒死的节肢动物,偶尔也能取食花粉花蜜或水果。少数情况下,也取食死亡的脊椎动物,甚至人类尸体,因而可以被用于法医学研究。秦岭蝎蛉一般靠嗅觉发现食物。食物不充足时会出现几头成虫同时取食同一食物的现象。有时甚至强壮的个体会攻击并取食弱小或病残的个体。取食时,秦岭蝎蛉先用上颚刺破猎物外骨骼,之后将喙伸进猎物内部取食,一般仅取食猎物的软组织而留下坚硬的体壁。秦岭蝎蛉还有一种独特的取食行为,即盗食蜘蛛网中的昆虫尸体。为了防止被蜘蛛捕食,它们甚至能吐出具有消化功能的棕色液体来溶解缠住自己的蛛丝。秦岭蝎蛉幼虫为腐食性,通常取食节肢动物的尸体或其他有机物。
在野外,多次观察到成虫取食刚刚死亡的蜘蛛和毛虫。在室内饲养过程中,我们投喂多种食物,包括螽斯、蝗虫、蟋螂、叶蝉樁象、甲虫、毛虫、蠼螋、家蝇(包括蛹)、蚂蚁、蜂类、竹节虫、蜘蛛、鱼肉、猪肉等。结果显示,秦岭蝎蛉对绿色、柔嫩的食物如螽斯、毛虫等比较偏好,大多在昆虫的节间膜或者关节处取食,被取食过的虫体仅剩一张空壳。当食物紧缺时身体强壮的个体会攻击弱小个体,即存在同类相残现象。
幼虫孵化存在明显的昼夜节律绝大多数幼虫在夜晚23:00至凌晨6:00之间孵化。幼虫孵化后,一般先取食卵壳和未发育的卵,再四散寻找食物。幼虫食性与成虫食性无明显差别,均取食死亡的或将要死亡的昆虫。食物缺乏时,高龄幼虫会取食低龄幼虫,强壮个体也会取食活力较弱的同龄幼虫。各龄幼虫均有躲在食物下或较隐蔽场所的习性。4龄幼虫常常在食物下造一土室,10-14天后封闭土室,停止取食进入预蛹状态,静候化蛹,土室就成为蛹室。第1代幼虫历期38-50天;第2代幼虫由于是越冬虫态(预蛹期越冬),幼虫期长达231天以上。
蛹为强颚离蛹,一般静止不动。但当受到碰触时,虫体会剧烈扭动,直至躲到阴暗场所。蛹期一般为8-18天。从腹部末端的形状,很容易区分蛹的性别。
分布范围
分布于中国陕西(米仓山、南郑、留坝)。
繁殖方式
秦岭蝎蛉一般以老熟幼虫越冬。成虫大多于翌年7-8月羽化。秦岭蝎蛉的求偶与交配行为复杂且多样化,其中献礼行为最为突出。雄虫腹部的背中突、后背突、臀角、生殖肢等结构发挥着固定雌虫身体的某一部分,以维持交配姿势的作用。
在中国米仓山地区1年发生2代,以4龄老熟幼虫在土室里越冬。越冬幼虫在4月下旬至5月上中旬化蛹,5月中旬越冬代成虫开始羽化,5月18日-6月10日为越冬代成虫羽化盛期。成虫生殖前期近1周,交配后4-8天开始产卵。第1代卵在5-9天后孵化,幼虫孵化3850天后化蛹,蛹期8-18天。7月22日-8月13日为第1代成虫羽化盛期。9月中下旬4龄幼虫成熟后陆续停止取食,并封闭土室,进入预蛹状态,准备越冬。
羽化多发生在凌晨和下午,以6-8时和16-18时最多。临近羽化时,蛹会离开蛹室,慢慢蠕动到土表或者土壤缝隙。羽化时,蛹壳从头、胸部背面开裂,头最先伸出,然后依次为胸部、腹部、和足,翅最后伸出,整个羽化过程历时30-50分钟。初羽化的成虫身体白色,柔嫩,翅面斑纹浅灰色,30分钟后翅变为褐色,身体则在1-2天后变深。
交尾4-8天后开始产卵。从交尾后到产卵这段时期,雌虫食量大,取食次数明显增多。产卵前,雌虫在土面来回搜寻,直至找到适宜产卵场所,有时这一搜寻过程可长达数小时,当土壤过湿或者干燥时甚至会推迟产卵,直至土壤稍微干燥或浇过水,即湿度合适后才产卵。确定了产卵场所后,雌虫将尾部伸长插入土壤缝隙内,并一直保持这种姿势,最长可达4小时。在此过程中,一旦受到干扰,就会立即停止产卵,然后重复寻找产卵场所的搜寻动作,从产卵受干扰而停止到重新找到合适产卵场所而再次产卵的时间间隔可达1-6小时。有时在一个场所产下一堆卵,之后再到另一个地点继续产卵。每堆卵约20-140粒。雌虫一生可产卵13次,产卵量35-180粒。
主要价值
秦岭蝎蛉在林区的生态平衡中具有一定的意义,是一类重要的生态指示昆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