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始皇兵马俑一、二号坑所出土的
青铜兵器,最让人着迷的——首先要数锋利坚韧的秦青铜长剑。柳叶状剑身的秦剑,又细又长又尖,长度均在81~94.8厘米,远远超出战国时期其他诸侯国的宝剑(长度一般在50~65厘米)。
1994年在秦始皇兵马俑二号坑内又发现了一批青铜剑,长度为86公分,剑身上共有8个棱面。考古学家用游标 卡尺测量,发现这8个棱面误差不足一根头发丝,已经出土的19把青铜剑,剑剑如此。这批青铜剑结构致密,剑身光亮平滑,刃部 磨纹细腻,纹理来去无交错,它们在黄土下沉睡了2200多年,出土时依然光亮如新,锋利无比。科研人员测试后发现,剑的表面 有一层10微米厚的铬盐化合物。这一发现立刻轰动了世界,因为这种“铬盐氧化”处理方法,是近代才出现的先进工艺,德国在 1937年,美国在1950先后发明,并申请了专利。事实上,早在
春秋战国时期,中国人就已掌握了这一先进的工艺。
回顾中原铜剑的发展历程,剑身一直在不断地加长。当其初起之时,剑长只有二三十厘米;至春秋战国之际,长度普遍达到50~60厘米左右;战国晚期,一些剑超出了70厘米,最长达75、76厘米,秦代,关中秦剑的长度更上新台阶,超过了80厘米,最长者将近95厘米。
青铜剑在技击格斗中,首要功能是刺杀敌人、穿透对方的铠甲,劈砍、划拉只是辅助功能而居于其次。比对手的剑长出近30厘米的秦剑,在格斗中显然更容易刺到对方,这很可能是秦剑加长的主要原因。但是,这毕竟是青铜剑,秦人用什么方法让长剑不易折断呢?
青铜时代铸剑的关键是在冶炼时向铜里加入多少锡。锡少了,剑太软;锡多了,剑硬,但容易折断。对秦剑做的
化学定量分析显示:它的铜锡配比让青铜剑的硬度和韧性结合得恰到好处。作为青铜剑铸造工艺的最后巅峰,秦剑的长度、硬度和韧性达到了结合,攻击性能也因此大大增加。秦剑的表面含锡量高达30%,内部却保持着20%左右的含锡量。现代锡青铜含量为3%-14%,让秦剑的硬度领先世界,硬度相当于中碳钢,韧性相当于一块现代技术制造的玻璃
秦陵考古队首任队长袁仲一曾说:我们把秦陵剑先後分送中国地质科学院、中国有色金属研究院、上海冶炼厂等单位,进行激光显微光谱、电子探针、X光荧光检测和化学定量分析,发现剑表面有一层密密的铬盐氧化屏,厚约十微米,相当於一张报纸厚度的十分之一,含铬量为0.6%至2%。正是有了这层灰色的含铬保护层,起到了强有力的抗銹耐蚀的作用。这比吴、越王剑表面采用硫化处理的防腐性能又提高了一步。
秦式铜剑不仅长,而且很锋利。一些剑出土时毫无锈蚀,光洁如新,锋刃锐利。经试验,一次尚能划透18层纸。这些剑表面都呈灰黄色,组织细密,没有沙眼。而且剑身表面都进行了精细的锉磨、抛光,故极为平整光亮。
秦剑剑身特长,剑茎(柄)也相对很长。秦俑一、二号坑出土的青铜剑,其剑茎长度多在17~20厘米左右。根据秦剑的长度、重量和技击实用功能推测,秦剑多数为双手使用(双手剑在某些时候单手使用亦可);少数剑茎较短者可能是单手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