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元邦(1899-1991),又名秦秋贤,广东梅县城北塔下村人。1918年在
梅县东山中学读书,1926年初参加国民党,是年秋参加中国共产党。1927年参加北伐战争,1929年留学日本。1933年毕业于
日本早稻田大学,1934年回国后曾任
翁源县县长,中山大学、东吴大学、勷勤商学院教授,广州文化大学校长。1948年
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第一届中央委员。1949年出席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建国后,历任广东省政府委员、省教育厅副厅长、省体委主任、省政府副秘书长兼文教办公室主任,民革第二至六届中央委员、广东省委副主任委员、中央监察委员会常委。1992年2月在广州逝世。
秦元邦,又名秦秋贤,广东梅县人,1899年1月出生于梅县塔下村的一个贫农家庭。在青年时代,秦元邦思想进步,致力于民主革命和民族解放运动。1918年在梅县东山中学读书,与叶剑英元帅是校友。1924年至1926年就读于南京金陵大学。1926年初参加国民党,是年秋又参加中国共产党,曾被派任第一次国共合作时的国民党南京市青年部长及工人部长。在南京金陵大学读书时,秦元邦回广州参加北伐军誓师典礼,在国民革命军第10师第29团政治指导员。北伐后回到梅县搞党的地下工作,为筹划恢复东山中学的中共党组织与国民党地方当局进行斗争。1927年8月,他参加南昌起义。
1931年9月18日,秦元邦先生和女作家谢冰莹等从上海登上“皇后号”邮轮启程前往日本神户求学。当他们在邮轮上得知发生了“九一八”事变,义愤填膺。到达日本后,秦元邦、张友渔等人发起成立“中华学生留日同学会”,领导留日学生进行抗日救亡运动。同学会的宣言、文件、标语、口号等都是由他负责起草。不久,他和许多留日学生在神田中学基督教青年会举行“九一八事变死难同胞追悼会”,并在会上愤怒谴责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罪行,发誓要为死难同胞报仇雪恨。
1934年秦元邦从日本回国后,主要从事文化教育工作,出版进步刊物,支持学生运动,参加抗日战争。他先后任上海侨光中学教导主任、浙江农业人才养成所教导主任。1936年春,他任南京铁道部调查室总干事。1936年底任广州《群声报》总编辑。1938年至1939年冬任国民党第十二集团军政工总队上校政治教官,其教学方法基本上是仿照中共陕北公学和抗日军政大学,结业后的学生被分配到各军、师、团、连工作,参加抗日斗争。1940年底至1943年,他任中山大学、东吴大学教授,勷勤商学院政治经济系主任、教授,广州文化大学教授、校长。
抗战胜利后,秦元邦先生积极参加进步组织,反对国民党“一党独大”。1945年12月他参加中国民主同盟,1946年任广州《人民报》总编辑。1946年3月间,协助蔡廷锴成立“中国国民党民主促进会”成立,推选李济深为主席,秦元邦等10人为常务理事,并发表《中国国民党民主促进会成立宣言》,宣布“民促”忠诚于孙中山的革命三民主义。
1948年,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成立时,秦元邦当选为第一届中央委员。1949年出席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历任广东省政协委员、广东省文化厅副厅长(1952年)、省体委主任(1959年)、省政府副秘书长兼文教办公室主任、民革第二至第六届中央委员、广东省委副主任委员、中央监察委员会常委。